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宜厚教授毛发病的中医治疗

毛发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对毛发的认识

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说:“毛者,统词。一身之毛及眉髭髯前后二阴之毛皆是:发者,专指但即生于头者言也。”中医学对毛与发提出了明确的区别,但由于毛所生长的部位不同,又有专用名称,比如生在大拇指(趾)爪甲二节后面的毛,称之为“丛毛”(一名三毛);胸前部位的毛,称之为“胸毛”;腋窝部位的毛,称之为“腋毛”,腹部耻骨部位的毛,称为“毛际”;胫前部位的毛,称之为“胫毛”等。

毛与发的发生与生长,在《灵枢·五音五叶篇》有段原则性论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在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者澹渗皮肤,生毫毛也。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脉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官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圣人观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美眉者太阳多血,通髯及须者少阳多血。”这段文字叙述主要回答了3个问题:①周身毫毛皆有血气化生;②阐述妇人或宦官(包括天宦)无须生长的原因;③视毛发的色泽与荣枯,常能窥测气血的盛衰。

后世医籍宗《内经》之源,多有发挥,特别是《千金要方》、《寿世保元》、《证治准绳·疡医》、《医述》等,另辟毛发疾病的专论,大凡对毛发的化生来源、命名、荣枯以及功能无所不涉及,从而,构成了既将毛发视为人身仪表的外征;又可以从毛发窥测脏腑盛衰的全方位的认识。

毛发是人身的仪表

《杂病源流犀烛》说:“毛发者,所以为一身之仪表。”这种仪表通常反映在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毛发命名的含义,古籍称:名,称号也,所以区别事物,而确定其分际义类也。可见凡一物名,皆有其特殊的含义。比如发,拔也,拔擢而出也;眉媚也;须,秀也,物成乃秀;髯髯也;髭,姿也,姿容之类也。综观上述命名,既概括了毛发的仪表功能,又反映了从仪表的外征探知机体的成熟。其二,毛发荣枯验证气血的盛衰,是古人在医学史上的一大创举,至今仍然是临床医疗最方便、最直观的方法之一。《医学入门》说“肾华于发,精气上升,则发润而黑,六八以后,精华不能上升,秋冬令行,金削水枯,以致须发焦槁,如灰白色。”又如象征男性仪表健美,集中表现在毛与发,有时男子的胡须往往被视为男性特有的美,老年人的“美髯公”确实丰韵神态可赞!其他还有美须(浓而粗长)、美髯(密而厚长)、腋毛、胸毛、阴毛、胫毛的浓密乌黑,通常是男子美的标志、民间俗语:“男子俏,一身毛、女子俏一身孝”(指皮肤净白)颇有科学的内涵,然而毛与发的荣枯无不与太阳、少阳、阳明气血的多少有关,一般而论,毛发的荣润是太阳、少阳、阳明多血的缘故;反之毛发的稀少或缺无,则是上述三经气血皆少,或气血不平衡(血多气少或血少气多)的结果。

毛发病十因说

明代·《医述》说“人身毫毛皆微而发独盛者,何也?百脉会于百会,血气上行而为之生发也。”意思是说,人体有百脉皆汇聚于头,血气随之上行,气血充盛,外渗与头皮,故发生秀美。由此可见,毛发的生长与荣枯,同脏腑气血关系密切,为此,综合历代文献,撷要归纳为十个方面简叙之。

(1)肾虚说

此说倡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实,齿更发长。……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落齿枯……”。肾藏五脏六腑之精华,精虚不能化生阴血,致使毛发生化少源,故症见脱发或过早花白。

(2)肺损说

张仲景说:“肺主皮毛,肺败则皮毛先绝。可知周身皮毛,皆肺主之。察其,毛色枯润,可以觇肺之病。”肺位最高,为脏之华盖,主一身之气。肺气旺能助津液营血的宣发敷布,为以养脏腑;外以营肌肤皮毛,润孔窍。肺气虚则变生诸证,其中毛发花白和枯焦,就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3)血瘀说

清代《血证论·瘀血》说:“凡系离经之血,与养荣周身之血已暌绝而不合,瘀血上焦,或发脱不生。”《医林改错》更是明确指出:“……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血瘀毛窍,经气不宣,新血难以灌注于发根而失其濡养,故而迅即出现大面积的脱发。

(4)血热说

《儒门事亲》说:“年少早白落,此血热太过也。世俗只知发者血之余,血衰故耳。岂知血热而发反不茂肝者,木也。火多水少,木反不荣;火至于顶,炎上之甚也。热病汗后,发多脱落,岂有寒耶?”血为水谷精微所化,以奉养周身。若过食辛热、炙煿之味,或者情志抑郁化火,或者少年气血方刚,肝木化火皆能暗耗阴血,或者血热生风,风热随气上窜于巅顶,毛根得不到阴血的滋养,头发则会突然脱落或焦黄,或早白等。

(5)失精说

《金匮要略》说:”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为清谷亡血失精。”失精家是指平素失精的男性患者,精泄过多易致精室血海为空,阳气也随精而外泻,症见阴头冷、目眩、发落等。

(6)血虚说

隋代《诸病源侯论》说:“冲任之脉,谓之血海,其别络上唇口,若血盛则荣于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渴,不能荣润,故须秃落。”营血虚损,冲任脉衰,均可出现毛发枯而不润,或者萎黄稀少,乃至毛发脱落等症。

(7)偏虚说

《诸病源侯论》说:“人有风邪在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肌肉枯死,或大如钱,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故谓之鬼剃头。”头皮空虚,外风乘虚攻注,使之发根空松,濡养不足,故现斑块状脱发。

(8)湿热说

《临证指南》说:“湿从内生者,必其人膏梁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说明姿食甘肥,容易伤胃损脾,湿热内蕴,循经上蒸颠顶,侵蚀发根白浆,导致头发粘腻,头发稀少或者均匀性脱发。

(9)忧愁说

《千金翼方》说“……忧愁早白,远视流风泪出,手足烦热,恍惚忘误……。”鉴于所思不遂,情志内伤,损及心脾,脾伤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故形伤在外多白发;神耗则精气内守,故有烦劳虚热内证的出现。

(10)胎弱说

古人认为怀孕七个月后,始见毛发生长、受胎之始,若禀赋不足,胎气虚怯,则神气不足,头发生长迟缓或稀少、焦黄少华。清代《兰台规范·小儿》说:“发久不生,生则不黑,皆胎弱”。

综观上述论述,一方面说明毛发生长的迟缓、稀少、早白、枯黄、脱落等是多因素所造成的,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另一方面说明毛发的外观可以洞察脏腑气血的部分病变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头发就知道你得什么病
脱发的中医辨证论治
脱发的中医治疗
脱发不要怕!中医专家帮你化解“头顶尴尬”
好男一身毛 好女一身膘|毛发|气血|脂肪
为什么大家常说“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