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鼓付梓 顿还旧观

雅昌二玄新版安思远旧藏《石鼓文》





石鼓付梓 顿还旧观
任 鹏
原载于《中国书法》2021年 第2期



中国文字与书法的联结,始于书契与结绳的更替。古人缀字成文,纪纲万事,或为流传广布,或为阅之后嗣,然竹帛之坚、寿,不逮金石,镂金刻石之风遂起。《墨子》所云:“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子孙。” [1] 即此也。

三代刻石,传有《岣嵝》《比干》《坛山》诸铭,然年深日久,石已不存,或由附会,于古无征。今所见之可信者,唯商代《小臣系簋断耳铭文》与《妇好墓石磬刻文》耳,其文颇简略,却是石刻先声。

小臣系石簋断耳铭文

妇好墓出土“妊竹入石”磬

及秦《石鼓》一出,乃证石刻于战国已渐成大观。其后沿习成风,成为文字与书法的重要载体。《石鼓文》由此得誉“石刻之祖”。石刻的出现与发展,助推了文字由上至下的传习,也让书法一步一步走进了大众生活。
《国家宝藏 · 石鼓》
故宫博物院石鼓馆内景

唐初,石鼓出土于陕西天兴县南,其形似鼓,其数有十。周身以籀文铭刻四言古诗十首,因言秦王渔猎事,故亦称“猎碣”。“初不见称于前世”,后经历代文人、书家歌咏不辍,其名大显。人们对石鼓上的古代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故宫博物院藏“车工鼓”
雅昌新版《石鼓文》之“车工鼓”
故宫博物院藏“汧殹鼓”
雅昌新版《石鼓文》之“汧殹鼓”
故宫博物院藏“田车鼓”
雅昌新版《石鼓文》之“田车鼓”
故宫博物院藏“銮车鼓”
雅昌新版《石鼓文》之“銮车鼓”
故宫博物院藏“霝雨鼓”
雅昌新版《石鼓文》之“霝雨鼓”
故宫博物院藏“乍原鼓”
雅昌新版《石鼓文》之“乍原鼓”
故宫博物院藏“而师鼓”
雅昌新版《石鼓文》之“而师鼓”
故宫博物院藏“马荐鼓”
雅昌新版《石鼓文》之“马荐鼓”“吾水鼓”
故宫博物院藏“吾水鼓”
雅昌新版《石鼓文》之“吾水鼓”
故宫博物院藏“吴人鼓”
雅昌新版《石鼓文》之“吴人鼓”

昔周宣王令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略异,世谓之曰“籀文”。“及平王东迁,诸侯立政,家殊国异,而文字乖形” [2] 。彼时,诸国文字异形的发展状态正如《汉书》所言“是非无正,人用其私”。而秦人世居西陲,少与中原各国相交通,半封闭的社会环境使秦文字保留了以籀文为基础的字形结构。这种以《石鼓文》为代表的秦国文字,即是周秦文字一脉相承、稳定发展的明证,是汉字字体演变链条中的关键一环。
作为“史籀之裔”“小篆之祖”的《石鼓文》,不断吸引着唐宋以来的诸多学者与书家,学书之人对《石鼓文》的研究与取法日胜一日,千年不衰,是为书坛之永续盛事。

唐人张怀瓘列石鼓于“神品”之首,并评其书曰:“乃开阖古文,畅其纤锐,但折直劲迅,有如镂铁,而端姿旁逸,又婉润焉。若取于诗人,则《雅》《颂》之作也。” [3] 

元人周伯温作《石鼓赋》赞其:“法皇颉之妙画,续《小雅》之变风。蔚兮九天之仪凤,蜿兮六合之神龙。” [4] 

宋徽宗缩临石鼓文
吴昌硕临石鼓文
朱复戡临石鼓文
然石鼓命途多舛,字多残泐,现存文字若不计重文、合文,仅余三百五十六字。因此,《石鼓文》拓本时间之早晚、存字之多寡、椎拓之精粗都成为了值得关注的焦点问题。

《石鼓文》唐拓不存,宋、元、明拓之精善本亦早已成为难得一见的“灵篇宝笈”。

近日,安思远旧藏《石鼓文》已由雅昌二玄与山东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及新书到手,展卷谛观,顿觉古韵盎然,叹为当代善本。

雅昌二玄新版安思远旧藏《石鼓文》
雅昌二玄新版安思远旧藏《石鼓文》

此安思远旧藏《石鼓文》为元明间所拓至精善本,曾为江艮庭、杨寿门、潘奕隽、吴云、李启严递藏。吴云据《石鼓音训》所载,定为元代至元前拓本。因整纸而未剪裱,于石鼓早期拓本之中尤显珍贵。又因其“汧殹鼓”第五行“黄帛”两字左侧未见传世宋拓“先锋”“中权”“后劲”三本之豆状石花,而在学界引发了针对日本藏宋拓《石鼓文》 三本真伪问题之聚讼。[5] 可即便抛开“最善本”之争,单以精神气韵而论,此册亦胜出远甚,展临一过,似可得史籀三昧。一如吴云在第六开“作原鼓”上所跋:“庚午重阳节,晴窗清晦,阅此古拓,欣然取旧纸临写数行,觉腕底增瘦劲之气。”并且在跋文之后,吴氏又赫然题写“天下第一宝刻”以示推重。

此次出版,雅昌二玄除以复制级工艺标准把控编、印诸环节,使“最善本”名实相副外,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主编庸堂先生在原拓之后,为我们附上了此本之中所有完整可辨单字的放大图片。放大倍率与清晰程度诚为《石鼓文》出版之罕有。

雅昌二玄新版《石鼓文》单字放大页


清末以来,有赖于出版印刷业的繁荣与发展,在众多出版人的不倦努力下,百年之间,大量法书善本、孤本得以写真流传,成为学书人书斋案头的宝贵资料,推动着书法艺术在温故纳新之中不断发展。此次雅昌二玄策划出版的《安思远旧藏善本碑帖选》系列,虽刚刚推出文徵明朱释本《十七帖》与元明间拓《石鼓文》两部经典,然以此观之,后续九部当可拭目以俟。至于再现经典魅力的意义,正如本套丛书的主编庸堂先生写在序言末尾的那句诗:“焕若神采得畅见,顿还旧观展长篇。”
雅昌二玄新版安思远旧藏《石鼓文》
雅昌二玄新版安思远旧藏《石鼓文》




[1](清)毕沅校注,吴旭民标点《墨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 卫恒《四体书势》,《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 
[3] 张怀瓘《书断》,《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
[4] 周伯温《石鼓赋》,(清)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二十七,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5] 详见马成明《关于明朝安国“石鼓斋”收藏宋拓<石鼓文>之我见》,《典藏古美术》,2020年6月,第 33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鼓文》善本举要
墨彩斑斓 石鼓齐鸣 ——《石鼓文》善本新年大展琐谈
安思远旧藏“最善本”《石鼓文》付梓出版,即将发行,优惠预售!
安思远旧藏“最善本”《石鼓文》
木鸡室:安思远旧藏善本碑帖过眼记
安思远藏善本碑帖鉴赏会在京召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