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怀念王友谊先生

王友谊先生遗像









怀念王友谊先生







作 者:长安居

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每个人生命的长度又自有其定数,人在脆弱的生命面前,何其渺小、无奈。


这就为我们带来一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应该如何来体现呢?亦即我们每个人怎样才能在自有定数的生命流年中,去更好地利用生命,使个体的生命活得精彩、圆满。我所尊敬的王友谊先生,自少年时代就迷恋于书法,孜孜矻矻,不舍昼夜,苦心孤诣达数十年之久,这是他对生命价值的确认方式,他的这个生命确认,既沉重,又绚烂,今天他老人家虽然已往生净土,步入天国,但他的生命又得以在其传世作品中获得永生。

王友谊先生自谓“可以对自己有个交待”的那本《作品集》


约在近20年前,河北教育出版社在当代书法家大系丛书中,也为王友谊先生印行了一册十分气派考究的大型个人《作品集》。至今我仍能清晰记得,当先生把这册巨著赐赠我时,平静又略带感伤地说,“有了这本书,这一生也算对自己有了一个交待……”。


其时,王友谊先生已经抱病,他也知道这是一种要命的病,故而才对我讲出如此悲戚的话。这让我想起著名作家陈忠实创作《白鹿原》的初衷,陈忠实之所以要在有生之年奋力完成《白鹿原》这部巨著,为的正是在生命终结的那一天,可以用一部满意的作品,放在棺材里给自己做枕头。友谊先生的心态与陈忠实何其相似,狂恋、迷醉艺术却无法抵抗生命有限的悲哀,然而,先生在冥冥之中仿佛又获得了神灵的眷顾,他不仅没有像其他同病病友一样按照医学“病理”的既定“答案”,在规定时间内迎接死神的来临,相反他在死神面前沉心静气,毫无惧色,在雷打不动,日复一日的砚田耕耘中,他原有对生理生命大限即至的悲观心理,竟然完全被其内心里汹涌着的艺术创造活力涤荡殆尽,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使他的生命变得独特起来!先生可谓借书法的神力,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生命奇迹。

长安居藏王友谊先生法书

经历过那次生命劫难后,王友谊先生对生命、人生的体认、理解必然与众不同。有一次,先生在同我闲聊时,无意间提起了他经历过的“濒死体验”,他说由此相信了人的灵魂的存在。友谊先生晚年笃信佛法,每日礼佛至恭至勤,也许他创造的那个生命奇迹,乃缘自佛法的护佑?友谊先生的天性是质朴、赤城的,在其把灵魂彻底交付于佛法和书法之后,他对人生目的的认知,就生成了一个不可易动且韧性十足的根,这条根深深埋在他内心的深处,这又使他的智慧、识见变得顽强、坚固、圆融,他终于发现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这个“意义”将他晚年所有的艺术创造贯通一气。


放眼现实,能写一笔“好字”的人太多了,但是一个人字写得好,也是无足轻重的,因为他们并未拥有大书法家应具备的灵魂。什么是大书法家应有的“灵魂”?在我看来,大书法家的灵魂是单纯、朴素、忠诚的,这就如同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的所讲的那样,“人们很容易注重居里夫人的专业成就,但我认为她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其强烈的道德感,她对社会生活承担的勇气和责任”。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发人深省,对于一位大书法家而言,他能在书坛立身,蔚成广泛的影响力,强烈的道德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字写得好的人,其作品也许十分有趣、有特色,但决不可能称其为“大”。王友谊先生的德行风范正是他过人艺术才华的一部分,是无法从其整体艺术创作成就中分离出来的关键因素。

王友谊先生书作

如果与当代书坛中那些“位高名重”的书法“贵族”相比,王友谊先生傻得近乎可爱,他从来不会在这个圈子里利用人脉关系去“经营”、“推销”自己,“名利谁都喜欢,我也喜欢。只不过随着个人临池学书生涯的延长,我对书坛’经营策略’,对名利等世俗化的累赘物会离得越来越远,看得越来越淡。人,还是名实相称的好,不要浪得虚名,为名利所累”。友谊先生曾如是说。在今天这个众声喧哗与信息爆炸的时代,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普遍流行,一人在选择以书法为平生志业的同时,还需要立定一个立场,一个对艺术、学问的忠诚立场。

王友谊先生书作

王友谊先生的日常生活主要由临池、读书、创作三个内容组成,他说:“自己是一个反应迟钝的人,不懂得’书法创作’的各种大道理,只是愿意通过自己无间临池得来的经验,去印证、体味古贤书论中阐发的那些妙理,当互参有了心得时,把心得表现出来就是见诸于世的’书法创作’了 。”友谊先生最推重的书论是明人赵宧光的《寒山帚谈》,他认为赵氏最解书味,论书持见中正,从中获益最多。先生写得最多的古贤法帖是周金《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清“吴昌硕石鼓文”,汉碑《石门颂》、《封龙山颂》、《礼器碑》,魏碑《汝南王修治古塔铭》以及前秦《广武将军碑》等,以上所列者,先生历年临习累积,每种均过百通以上。友谊先生染病后,在其20多年来的生活就是这样,他每天站立、安坐在画案前实践着、阅读着、思考着,他每每沉默冥想,而后在洁白的宣纸上寻找合于心意的抒写方式,他身上那种不倦的执拗,含纳着朴素和自然的属性,会心兴到时又为心灵里美妙的生成而激动不已。在友谊先生生命的最后几年间,即便是在病患苦痛的煎熬中,他也长思不绝,挥毫不辍,为了自己钟爱的书法艺术,可谓以心相许、以命相搏。这岂非正是一个“砚田农人”的形象?“农人”一生挚爱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说到“农人”,我们马上会联想到田野、耕牛、铁犁、斗笠、谷场……,因之劳动这个字眼是最美的,最有力量的,这也是形容书法家之所有词汇中,最能体现书法家实质与本相的一个。我坚定地认为,书法家就应该一如“农人”,用侍奉土地那样的虔敬来浇灌内心的书法之花,以笔墨为“农器”不停歇的劳作,这是一个书法家必须恪守的责任。于此,友谊先生用自己的全部生命一以贯之地做到了。

王友谊先生的部分遗著

回望近20年以降的当代书坛,各种全国书法“大展”制造了无数书法明星,这些“金玉其外”的书法明星随之也变成了书法泡沫的代名词,书法泡沫和一切泡沫仿佛,形成之后总要破碎。可以这么说,近时的“国展精英”作品,决大部分是极为低劣的,最终注定将沦为破碎的书法泡沫,消失于无形。书法泡沫充斥书坛的时代,书法的核心精神也走向了四处飘散,所谓的书法家除了纠缠于物质的欲望,除了想多卖字多赚钱,已失却了精神理想上的追求、抱负。王友谊先生晚年发愿以大篆手抄儒家传统经典“四书五经”,在其“四书”付梓印行之后,已在当代书坛引起广泛瞩目,当我摩挲着以特殊工艺在宣纸上印刷的先生大篆手迹,我已然可以想象到先生在孤灯下,孜孜不息,锲而不舍,埋首挥运的情景,中国文化的脐带是否全是在如友谊先生这种迂执的“任性者”手中才能生生不息的传承?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友谊先生曾言及,“我写完’四书’找人去题跋,其中有一位书法大家说,’你写这干什么?这不就是抄书吗,有意义吗?有这个时间你应写两件传世作品’。我懵了,我想这么大名气的大家怎么会这样想”?是的,眼光短浅的书坛名家理解不了友谊先生的文化抱负和选择,然而友谊先生自己知道身负着的文化使命,为了实践、完成这一使命,先生注定要以倔强的性情来坚拒、抵抗世俗和庸常,这时他独立自守的精神变得愈发强大,也变得更有气度、更为动人。先生以古篆的笔意还原上古典籍的“原貌”,的称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画”书写,先生用高古的笔墨记录下了个体心灵对文化的那份深情,而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经典之崭新的生命,也随着他笔下这些气象浑穆的古篆,在当代书法文化的语境中获得了一个备有时代意涵的非凡生命。

王友谊先生在“上元雅集”活动中致辞

在“拜物教”、“拜权教”广为流布的当代书坛,卖字发家至千万亿万富翁者不在少数,以忙于成立研究自己“书法”的“研究院”,期待“不朽”者,也不在少数,书坛大家们的日日“忙碌”,无非忙着圈钱,忙着“拜权”,忙着出名造势,这使得他们无暇热心公益,扶持后学,物质时代的书法“大家”大略这般,“不懈”追求物质的欲望,填满了当代书坛多数“大家”的日常生活。友谊先生恰恰与之相反,他对全国各地的书法后学总是那么热情,凡诚意求教者,他无不坦陈书法妙诀而无任何保守,这源于他对自己艺术创造活力的自信,同时也发之于他那种独有的人梯精神和真正的大家风范。友谊先生为了提高当代篆书创作的学术水平,推动其家乡平谷当地书法事业的发展,在十多年前即创办了“上元雅集”的品牌书法活动,这一雅集活动以篆书创作构成其核心内容,集讲学、展示、评比、交流等于一体,在友谊先生生前已举办十二届,可称名动书坛,路人皆知矣,俨然成为当代篆书创作的一个极富代表性的学术活动。在这个活动连续举办的过程中,每一届活动均选出十位青年书家,以“友谊奖”的荣誉奖掖之、提携之,古奥的篆书创作由此在平谷一地薪火相传,香烟不绝也。友谊先生对书法后进的提拔与推扬,真是用心良苦,不遗余力,他对学生的关爱之心,体贴之情,早已在当代书坛中人的口碑里衍为一段段的佳话,必将永远为人传颂不绝。友谊先生或为笃信佛教的缘由,他身上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众生平等”理念,他不像有的名家凡谀己者皆宠爱之,凡异己者皆粪土之,他于门人子弟不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他从来是观点鲜明地支持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方面成绩突出的真才实学者,身体力行倡导端正、踏实的学风,以熏陶自己门下的诸生。友谊先生门下之刘渐丰、马乾、马云、李建春、王墉、贺进、倪和军、杜延平等,均已成当代书坛印坛的翘楚人物,此全赖先生十数年如一日对他们的辛勤教诲、栽培之功,先生的这些得意弟子既是他的骄傲,也是他人间生命的延续……。“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在特别强调物质和权力的今天,友谊先生甘做春泥,乐为人梯的风范会不会“后无来者”,而成为空谷遗音呢?但愿不会。

“为学不作媚时语”是王友谊先生一生做人和为艺的信条,他不媚权贵、不媚巨贾,也不媚时流平庸的大多数,更不会趋附于今之书坛的滚滚浊流,他始终能在这个嘈杂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以己之椽笔来表达个体独立的艺术见解。友谊先生最关心的不是浮在当代书坛表面上的一般问题,而是喜欢着意探究各种书坛弊端之深层次的源头。故而,友谊先生对近时拙文直指书法界时弊者,多有称许和谬赏。赞颂书坛美好,鞭笞书坛丑恶,是友谊先生对我的一种期许和勉励,在先生的眼中,美丑不能混淆,爱憎必须分明,没有对美的深切之爱,也就没有对丑的深切之恨。正基于此,友谊先生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以其正大之音,表达了自己对“2021书坛第一案”的观点,并明确宣示了对我个人的声援。这就是友谊先生的一贯作风,一边深情地歌唱美好,一边又坚定地挞伐丑陋。而今重读友谊先生写给我的那篇声援文章,很容易体味到在他精神世界里贯注的强大人格力量,他教会我敢于爱,才敢于恨,为人为事除了真诚坦荡,嫉恶如仇,一切无以为继。想到这里,蓦然间感觉友谊先生好像在天国里注视着我,呜呼!“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作为深受友谊先生恩泽的晚辈,我将如何回报先生?我想,我只能时刻以先生为人为事的准则为榜样,在有生之年倾尽全力去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以不负先生昔年予我的点教和厚恩。

王友谊先生致长安居函

王友谊先生常常说,“成名不等于成功,有些人名气很大,但他们的作品毫无意义。唯有把作品写好,写到一定高度、深度,这才是一个书法家的责任和正道”。生命有涯,艺术无涯,热闹的人生总是要归于冷寂,个人生活的起落沉浮,最后也终将化为乌有,唯其从精神上不断滋养自己的生命,生命的质感才会丰富多彩起来,而友谊先生向这个世界展现出的恰是一个这种品格的生命———人品与书品高度统一的大写之人。

王友谊先生书作

友谊先生于2021年6月13日凌晨仙逝,先生从此远行了,在这个混浊的世界上,又少了一个高贵而朴素的灵魂。我因众所周知之故,未往平谷奔丧,痛定思痛,谨写此文,聊为长歌当哭,以作永念。








征文启事


各位师长、道友:
你们好。


王友谊先生是当代书坛最有代表意义的书法大家之一,他的道德与书艺可谓名贯天下,口碑载道,他的离世是今之书法界的一大损失!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是一个大艺术家为人为艺的楷则,而王友谊先生于此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为了缅怀、推扬先生“人品书品,俱臻高明”的大家风范,恳盼友谊先生生前之师友同学、亲朋故旧、门生子弟等,就个人与先生交游、相处、请益的往事、经历形之成文,以作为对先生永远的怀念。


凡应征惠赐的大文,可述先生德行之高,可探先生书艺之精,不拘体例,不论篇幅。如能附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老照片”,以及关乎先生艺术生平文献价值的历史资料,则称最佳。惠赐大文的同时,请附作者本人的姓名、手机号码、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以书法的形式缅怀王友谊先生王友谊,194...
柴福善《空灵妙远开新境》 ——记书法家王友谊先生
与古为新 | 展览篇 | 西周时期书风(翟万益)
第九届上元雅集“友谊奖”书法展-1
契文同春
王友谊篆书楹联书法十八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