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阖闾城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初步认识
阖闾城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初步认识
 
 

张   敏
(南京博物院  210016)

 

  阖闾城遗址是1956年公布的江苏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无锡市和常州市交界处,分属无锡滨湖区胡埭镇和常州武进区雪堰桥镇。


 


  图一  阖闾城遗址保护范围示意图


  阖闾城遗址现存东城和西城两个小城,两城共一隔墙,两座小城的北墙已不存,然南垣和隔墙皆保存较好。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最宽处约500米,阖闾城遗址的原保护范围50万平方米。

  阖闾城遗址东临太湖,外围有龙山山脉为屏障;阖闾城有较多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有保存较好的城墙和大型高土台,附近还有历史地名胥山和闾江。阖闾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2007年初,为配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无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对阖闾城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考古复查。


  一  阖闾城遗址的考古复查


  阖闾城遗址考古复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查阅资料。

  (一).查阅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阖闾城遗址相关的档案

  阖闾城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514年,遗址东西向,分东、西两城,东城在无锡,西城在武进,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500米,城墙高出地面2~3米,墙基宽约20米,东城墙和南城墙保存较好,西城墙和北城墙已不存在。

  城外原有护城河,南城墙和西城墙外的护城河比较完整,东护城河和北护城河由于开挖鱼池已难以辨别。
  文物保护单位的档案过于简单,实际意义不大。


  (二).查阅与阖闾城遗址有关的历史文献

  查阅的历史文献主要有《春秋》、《左传》、《国语》、《孙子兵法》、《吕氏春秋》、《竹书纪年》、《史记》、《越绝书》和《吴越春秋》等。历史文献从吴王寿梦至吴王夫差进行编年,并分类进行梳理,一类为历史事件;一类为迁都和筑城的记载。

  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吴王阖闾即位的时间为公元前515年—公元前496年。假定阖闾城为吴王阖闾时所筑,筑城的年代应在公元前515年—公元前496年之间。

  阖闾筑城始见于东汉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

  《越绝书•吴地传》:“阖庐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徙治胥山。

  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阖庐所造也。

  吴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广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门三,皆有楼,其二增水门二,其一有楼,一增柴路。

  阖庐宫,在高平里。南城宫,在长乐里。

  东宫周一里二百七十步。[路]西宫在长秋,周一里二十六步。”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元年。……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

  《越绝书》和《吴越春秋》的内容基本一致,即有大城和小城。根据文献可知阖闾之时徙治胥山,筑吴城,城中有小城二;吴大城有陆门八、水门八,吴小城有陆门三,其二增水门;城内有阖庐宫、南城宫、东宫和西宫。

  历史文献中,亦有吴越因复仇而大肆毁坏城池的记载。

  《国语•越语》:“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越王曰:“吾将残汝社稷,夷汝宗庙。”

  《吕氏春秋•知化》:“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

  根据对历史文献的分析,阖闾城也有可能遭到越人毁灭性的破坏,这也是考古复查工作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查阅与阖闾城遗址有关的地方志

  查阅的地方志主要有唐代陆广微的《吴地记》、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宋代范成大的《吴郡志》、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和清光绪年间的《无锡金匮县志》、《锡金考乘》、《太伯梅里志》等。

  《吴地记》:“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筑。大城周四十五里三十步。小城八里六百六十步;”《吴地记后集》:“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筑之,……为大小二城。阖闾伐楚还,取以为号。子城在无锡富安乡,地名闾江。大城在阳湖界十六都八图。”

  《史记正义》:“吴,国号也。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孙寿梦居之,号句吴。寿梦卒,诸樊南徙吴。至二十一代孙光,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

  《吴郡志》:“阖闾城,吴王阖闾自梅里徙都,即今郡城。”

  《无锡金匮县志》:“阖闾城在州富安乡。今按:阖闾大城在姑苏,即今之平江是也;小城在州之西北富安乡闾堽其地,边湖,其城犹在。”

  《锡金考乘》:“敬王六年,阖闾徙姑苏。”

  《太伯梅里志》:“阖闾城在无锡县西南五十里富安乡,此盖阖闾小城也;阖闾大城在今苏州府。”

  地方志记载相同的是城名“阖闾城”;地方志的记载出现的分歧主要是地望:《吴地记》云阖闾大城在武进,小城在无锡,即西城和东城;《吴郡志》云阖闾城在苏州;而《无锡金匮县志》等则云阖闾大城在苏州,阖闾小城在无锡,显然是对《史记正义》和《吴郡志》作苍白的辩解。

  对历史文献和地方志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东汉时关于阖闾城的记载基本一致,有大城和小城,说明高出地面的阖闾大城的城垣在东汉时期尚存;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动乱时期,至唐宋时高出地面的阖闾大城的城垣已不复存在,因此关于阖闾城的记载便产生了分歧:或云西城为大城,东城为小城;或云东西城皆为小城,而苏州城为大城。

  (四).查阅与阖闾城遗址相关的地图

  查阅分析了各种地图,然地图对阖闾城遗址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貌的反映并不直观。

  (五).分析阖闾城遗址的卫星航片

  卫星航片较直观地反映了阖闾城遗址的东、西小城之外有长方形的环壕,环壕的转角近似直角,显然为人工开筑。通过对卫星航片进行分析,在东西小城之外可能存在阖闾大城。


 
  图二   阖闾城遗址的卫星航片
  分析了卫星航片之后再反观1∶10000的地形图,亦证明确有长方形环壕的存在。
 

  图三  根据卫星航片简化后的阖闾城遗址图

  (六). 查阅与阖闾城遗址有关的研究论文

  与阖闾城遗址有关的研究论文极少,大多根据地方志和历史传说乃至民间传说进行研究,参考价值不大。

  第二阶段,考古复查。

  东汉历史文献、地形图和卫星航片为考古复查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一).阖闾城遗址的考古调查

  从阖闾城遗址内水沟的剖面和采集的文化遗物分析,阖闾城遗址大致经历了马家浜文化、马桥文化和春秋早中期的吴越文化三个时期,阖闾城的城址叠压或打破春秋文化层,应晚于春秋中期。

  阖闾城遗址东城和西城的北墙已夷平,东城、西城之间的隔墙和南城墙保存较好,环壕保存也较好,西城的北半部还有一道东西向的土墙,将西城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内有高台建筑遗迹4处,北区内有高台建筑遗迹1处,保存较好。


  
  图四  西城城墙的城门与城墙转角
 

  图五  西城内的高台建筑遗迹(F3)

  阖闾大城的城垣已不存,城外的长方形环壕保存完好。
  闾江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阖闾城,构成阖闾城外的环壕和城内的水系后,流入太湖。
      


  图六  阖闾城北面的胥山和流经阖闾城的闾江

  阖闾大城北面有胥山,胥山下的胥山湾现为低洼的农田,仍可看出原来的形状。

  (二).阖闾城遗址的考古测绘

  采用全站仪进行考古测绘,凡高出地面的部分均用等高线标明。


    
  图七  阖闾城遗址的考古测绘与东城西城实测图
  (等高线密集处为城墙或高台建筑遗迹)

  根据测绘图划出方格网,然后进行考古钻探,同时又使钻探结果反映到测绘图上。测绘图成为分析判断阖闾城遗址重要遗迹及其相互关系的主要参考依据。

  (三).阖闾城遗址的考古钻探

  将阖闾城遗址划分成5m×5m的网格进行全面的考古钻探,而城墙、城门、高台建筑遗迹等重点区域划分为1m×1m的网格进行钻探,按钻孔进行编号、记录,并详细填写《考古钻探登记表》。

  钻探的关键是确认春秋时期的堆土,依据春秋时期的堆土确认与阖闾城遗址相关的文化遗迹,然后根据土质、土色和包含物,划分地层、测量深度、确定年代。

  根据钻探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高出地面的东城、西城的城墙和西城内高台建筑遗迹均叠压或打破春秋早中期的文化层,城墙和高土台的包含物最晚为春秋中期,因而确定该类遗存的年代晚于春秋中期;东城的南城墙被汉代和宋代墓葬打破,因此城墙的年代应早于汉代。

  东城、西城的城墙和西城内的高土台均用坚硬、纯净的浅黄色粘土堆筑而成,而城的四周的皆为松软、肥沃的灰色水相沉积土,土质、土色的差异十分明显,可能筑城的土取自地下较深的土层。

  考古钻探结果表明阖闾城遗址东城和西城年代的上限晚于春秋中期,下限早于汉代。

  东城、西城内钻探的重点是城墙、水门、陆门和城内的高土台和道路。

  东城、西城的城墙均存有高出地面的城墙,城墙最高处约4.0米,一般高1米左右,其余部分存有墙基,墙基宽30~32米。

  西城的北半部有一道东西向的墙,将西城分为南区和北区。

  南区发现春秋时期的大型高台建筑遗迹4处,编号FI~F4,皆座西朝东,呈建筑群分布,其中F3长约70米,宽约35米,为特大型建筑遗迹;F4的南面应有一对称的高台建筑,由于现代村庄无法进行钻探。

  北区发现大型建筑遗迹1处,编号F5,呈西北—东南向。

  东城内仅发现春秋时期的水井1口,编号J1;马桥文化的灰坑和灰沟编号为H1、H2;城内的3处高土台为宋代堆积,未编号。

  西城与东城之间有陆门1座,编号CM1,并有长约10米的道路;西城的南区与北区之间发现陆门1座编号CM4;西城南面发现水门2座,编号CM2、CM3,CM3两侧有成排的木桩。

 


   
  图八  阖闾城遗址西城、东城遗迹分布示意图

  阖闾大城高出地面的部分现已不存,因此大城钻探的重点是确认是否存在大城。钻探主要沿城壕内即大城的一周进行,由于村庄、道路、工厂以及高速公路的原因,许多地方无法进行钻探,仅在大城的西南角发现宽约34米城墙的墙基,墙基的土与东城和西城完全相同,即坚硬、纯净的浅黄色粘土,包含物最晚亦为春秋中期。

  阖闾城遗址的大小城的用土和筑城方法相同、包含物相同,不仅证明了大城的存在,而且证明了大城的年代与小城相同,即大小城同时建造。考古勘探的结果确认了阖闾大城的存在,大城东西长约2100米,南北宽约1400米,面积约2.94平方公里。

  胥山湾现为低洼的农田,钻探结果证明胥山湾为深黑色的湖相沉积土,并有水道与太湖相通,胥山湾以马家浜文化遗物为多,其次是春秋时期的文化遗物。考古钻探证明胥山湾原为太湖的天然湖湾,春秋之后逐渐湮没,最后成为低洼的农田。

  (四).阖闾城遗址的考古物探

  物探的目的主要是对考古钻探的结果进行叠加验证,对城壕、水门和城内水道情况进行探测和推测。

  通过物探再次确认了西城内的水门、水道和西城内的大型建筑遗迹以及东城、西城外的城壕,并根据阖闾城城内的水门和水道情况模拟复原阖闾城西部的水系图,利用水系推测和复原了部分大城水门的位置。

  阖闾大城和东、西小城的水系为闾江,引闾江入阖闾大城和东西小城后,形成城外的环壕和城内的水系,出阖闾大城后流入太湖。
 


  图九  阖闾城遗址西部水系模拟复原图

  (五).龙山石城的考古调查

  阖闾城遗址以北的胥山、仆射山传说颇多,对此亦进行了考古调查,除部分可能为宋代的纪念性建筑遗迹外,未发现春秋时期的文化遗迹。

  临太湖的龙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为龙山、鸡笼山、马鞍岭、东湾山、莲花山、青龙山和惠山,沿太湖的山湾即著名的太湖十八湾。

  龙山山脉的山顶和山脊沿十八湾分布着石冢和石城。

  龙山石城蜿蜒分布,依山势高下而筑,目前已调查了盘坞湾——夏墓湾石城,石城两面用大石块垒砌,中部填土,为“石包土”的建筑形式。石城宽约1.0米,残高约0.4~0.7米,目前已调查的长度为2公里,其余十六湾尚未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石城叠压在石冢之上。因此龙山石城的年代应晚于龙山石冢。


 
  图一○  丛林中的龙山石城
 

  图一一  龙山石城的考古调查
 

  图一二  龙山石城叠压在石冢之上

  龙山石城的发现,将阖闾城遗址的范围由阖闾城大城扩大到龙山一带。
 


  图一三  龙山石城的分布范围

  (六).龙山石冢群的考古发掘

  龙山的山顶和山脊分布着石冢群。石冢群保存较好,自上而下排列有序。

  龙山石冢群在阖闾城遗址以北,又被石冢叠压。为了解决龙山石冢群与阖闾城遗址和龙山石城的相互关系,在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对龙山石冢群进行了考古发掘。
  

   图一四  龙山石冢发掘前外景与石冢的墓道和封门墙 

  石冢用巨石堆砌,分为墓道、墓门和墓室。墓室由大块的铺地石、石墙和条形封顶石构成,墓门两侧为大块的条石,墓门与墓道之间用石块封门,墓道顶部则无封顶石。

  在墓室和墓道的石墙外侧有护坡石,护坡石的外围用大石块围成石圈,最后再封土,形成高大的土墩。石冢从采石到建造,工程浩大。


   
  图一五  龙山石冢的墓室与墓室内的随葬器物

  龙山石冢随葬器物丰富,出土了陶器、印纹硬陶器、原始青瓷器等文化遗物150余件,主要为原始青瓷器,有罐、钵、碗、豆、盂、盅、盘、杯等,印纹硬陶器主要有瓮、坛、罐等。根据随葬器物分析,龙山石冢的年代为春秋早期至春秋中期。

  



  


  


  

   
  图一六  龙山石冢出土的部分随葬器物

  第三阶段,资料分析。

  (一).阖闾城遗址

  阖闾城遗址包括阖闾大城和东、西小城,东西两座小城位于阖闾大城的西北。

  东西小城计发现陆门和水门4座;根据物探,阖闾大城也应存在水门。

  阖闾大城的面积约2.94平方公里,东西小城的面积约50万平方米。

  西城的南区有大型建筑群,以F3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北区亦有大型建筑。

  阖闾城的大城、东、西小城的年代晚于春秋中期,早于汉代,推测为春秋晚期。

  西城内大型建筑遗迹的年代与城墙相同,亦应为春秋晚期。

  (二).闾江和胥山湾

  闾江经过改造,构成阖闾大城和东西小城的城外环壕和城内水系。

  阖闾大城以北的胥山下有胥山湾,胥山湾在春秋时期为通太湖的湖湾。

  (三).龙山石冢和龙山石城

  龙山石冢的年代为春秋早期至春秋中期,龙山石城叠压在石冢之上,年代应晚于春秋中期;而石城的建筑方式与石冢相同,年代应相去不远。因此龙山石城的年代在春秋中期之后,应与阖闾城遗址的年代相同。

  二  阖闾城遗址的初步认识

  (一).阖闾城遗址

  1.吴国都城之名

  根据文献记载,吴国都城名“句吴”或“吴”。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太伯起城,名曰句吴。”

  《世本•居篇》:“孰姑(即寿梦)徙句吴,诸樊徙于吴。”

  《越绝书•吴地传》:“阖闾之时,大霸,筑吴城。”

  《史记正义》:“寿梦卒,诸樊南徙吴;至二十一世孙光,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

  如楚都数迁仍名“郢”一样,吴国都城虽多次迁徙,然其都城始终名“句吴”或“吴”。 阖闾城亦名“吴城”,虽然唐代出现了“阖闾城”之名,然又称“筑阖闾城都之”。

  从阖闾城的城名分析,阖闾城应为吴国都城。

  2.阖闾筑城的背景

  吴国的强盛始于寿梦。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自寿梦二年吴楚便战事不断;阖闾九年,吴终于攻入楚都郢。

  越国的强盛始于允常。允常之时,拓土始大,称王,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

  《史记•吴世家》:“阖闾十年春,越闻吴王之在郢,国空,乃伐吴……阖闾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句践迎击之檇李。”显然阖闾筑城迁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攻越,因而阖闾城既表现出都城的布局和规模,又表现出强烈的军事性。

  3.阖闾城的年代

  根据考古调查和钻探,阖闾城遗址叠压或打破在春秋早中期的文化层,东城的南城墙被汉代墓葬打破,因此阖闾城遗址的筑城的年代晚于春秋中期,早于汉代,大致为春秋晚期,与吴王阖闾的年代相当。

  阖闾的年代为公元前515年—公元前496年,因此阖闾筑城的年代应在公元前515—公元前496年之间。阖闾城遗址除高出地面的城墙和大型台基外,考古钻探未发现春秋晚期的文化层,因此推测阖闾城使用的时间不长,亦与吴王阖闾即位19年相吻合。

  4.阖闾城的规模

  阖闾城遗址由大城和小城组成,小城分为东城和西城。

  大型建筑群集中在西城,水门陆门也集中发现于西城,而东城仅发现春秋时期的水井,因此西城的规格高于东城。

  从阖闾城大小城的布局和西城内高台建筑遗迹的分布分析,阖闾城的布局除防御功能外,还反映了吴民族以中为尊和以西为尊的思想。

  阖闾城遗址的规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大致相当,试将阖闾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比较如下:

  魏都安邑东西长4900米,南北宽3500米;燕下都武阳东西长4630米,南北宽4600米;郑韩故城东西长4300米,南北宽2400米;楚都郢东西长3700米,南北宽4500米;秦都雍城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齐都临淄东西长2800米,南北宽3300米;鲁都曲阜东西长2500米,南北宽3500米;晋都新田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1700米;而吴都阖闾城东西长2100米,南北宽1400米。

  阖闾城遗址有郭有城,城内有大型建筑群,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的建制,亦符合春秋战国时期都城的规模。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管子•乘马》:“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凡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世本•作篇》引《吴越春秋》:“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阖闾城的规模和布局既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营造都城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格局,又完整地反映了伍子胥的筑城思想。

  5.阖闾城的布局

  阖闾城遗址外有大城,内有两小城;阖闾城的主要水系为闾江,城北还有胥山。

  《越绝书•吴地传》:“阖庐之时,大霸,筑吴城。城中有小城二。徙治胥山。”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筑小城。”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史记正义》引《吴地记》云:“胥山,太湖边胥湖东岸山。”

  《吴地记后集》:“阖闾城,……为大小二城。子城在无锡富安乡,地名闾江。”

  阖闾城遗址的大城内有东西两小城,与《越绝书》记载的“城中有小城二”相符;阖闾城遗址的西城内有大型建筑群,亦与《越绝书》记载城内有阖庐宫、南城宫、东宫和西宫相符。

  阖闾城外的胥山、闾江等历史地名,见于《史记》、《吴地记》。
  《吴地记》云:“阖闾城……北齐、平二门。齐门,北通毗陵。……平门,北面有水陆通毗陵。”

  毗陵,今常州。而北通毗陵的也恰恰只能是阖闾城。

  根据以上分析,阖闾城遗址的名称与吴国都城相符,阖闾城遗址的等级规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相似,而阖闾城遗址的年代与吴王阖闾的年代相符,阖闾城遗址的布局与历史文献记载相符,阖闾城遗址附近的山水,亦见于历史文献。

  6.阖闾城的性质

  阖闾城遗址的年代为春秋晚期,与吴王阖闾的年代相当;阖闾城遗址有郭有城,西城内有完整的宫殿群,其规模、布局与春秋时期的都城基本相同; 阖闾城遗址有水门和陆门,西城内有大型建筑群,大城外还有胥山湾和龙山石城,构成完整的宫殿群和完整的防御体系;阖闾城遗址的地理环境以及胥山、闾江等历史地名与历史文献记载相符;阖闾城遗址的地理位置、年代等亦与历史文献的记载相符。

  根据考古复查,初步推断阖闾城遗址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都城。

  (二).龙山石城

  龙山石城的年代与阖闾城遗址相同,应为阖闾城的外藩。

  《越绝书•吴地传》:“阖庐之时,秋冬治城中,春夏治姑胥之台。旦食于纽山,昼游于胥母,射于鸥陂,驰于游台,兴乐石城,走犬长洲。”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出入游卧,秋冬治于城中,春夏治于城外,治姑苏之台。旦食且山,昼游苏台,射于鸥陂,驰于游台,兴乐石城,走犬长洲,斯止阖闾之霸时。”

  根据文献记载,吴王阖闾“兴乐石城”,因此分布于龙山山脉的石城应名“石城”。

  龙山石城可能为为吴国长城。长城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最早的长城是公元前656年的楚长城,其后有公元前555年的齐长城,公元前368年的中山长城,公元前360年的魏长城,公元前332年的赵长城,公元前305年的秦长城,公元前300年的燕长城等,而吴长城则不见记载。

  “长城”一名出现在战国,春秋时期各国长城的名称不一,如列城、方城等。

  早期长城并无定制,以土筑城墙为主,亦有石包土筑。构成长城的主要特点是依山脊而建,随山势高下蜿蜒起伏,而城堡或烽火台则选择在“四顾要之处”,收“易守难攻”之效。

  《史记•蒙恬列传》:“始皇三十四年……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龙山石城具备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基本要素,其建筑形制与中山长城相同,可能为年代仅次于楚长城和齐长城的“吴长城”。

  龙山石城依山而筑,延绵数里,工程巨大,有城有台(石冢),石城工程浩大,俯瞰太湖,气势雄伟。龙山石城的建筑形式考究,虽局部有坍塌,但基本保存完好。

  龙山石城为阖闾城遗址第一道防御工事,并与阖闾大城、东城、西城和胥山湾构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石城立于太湖之滨,为阖闾城第一道防御;胥山湾为训练和驻扎水军之湖湾,构成阖闾城的东部水域防御;阖闾大城居住兵士和民众,构成阖闾城的第二道防御;东城居住兵士或民众,形成西城的外藩;西城的南区为大型建筑群(宫殿区),北区则加强了南区(宫殿区)防御的纵深。

  龙山石城是首次发现的“吴国长城”,也是长江下游年代最早的“长城”。

  (三).阖闾城遗址的保护范围

  阖闾城遗址的考古复查,基本廓清了阖闾城遗址的文化内涵,确认阖闾城遗址的范围、年代和布局,在此基础上初步推测了阖闾城遗址的性质和周边文化遗迹的相互关系,为重新划定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阖闾城遗址的保护范围,为合理规划、科学保护阖闾城遗址和制订大遗址保护规划,为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供了科学而详实的依据。


 
  图一七  阖闾城遗址保护范围示意图

 

 三  结   语


  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契机,对阖闾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复查。将阖闾城遗址的保护范围由东城和西城扩大至阖闾大城、胥山、胥山湾和龙山山脉。

  阖闾城遗址考古复查最重要的成果是发现并确认了阖闾大城和龙山石城,完整地复原了阖闾城遗址;阖闾城遗址应为春秋时期一代吴王阖闾的都城,而龙山石城应为长江下游最早的吴国长城。

  吴国都城在春秋时期的都城遗址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研究春秋吴国的历史和我国的都城发展史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字编辑:南博信息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锡发现2500年前吴国阖闾古城
无锡阖闾城遗址
后城咀石城址:龙山时代 内蒙古地区最大石城
吴国历史的再思考——以近年来苏南春秋古城遗址的发掘为线索
阖闾城遗址
苏州这座古城遗址,堪称全国之最。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阖闾大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