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概述

有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可生长在远离子宫的部位,但绝大多数局限在卵巢和子宫,骶韧带等盆腔组织。本病为进行性发展的良性病变,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能力。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已成为妇科常见疾病,有报告约占妇科腹部手术的50%,本病多发生于30-40岁妇女,治疗可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及范围选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1.痛经:继发性和渐进性痛经为特征,月经周期性发作,月经前1-2天开始下腹坠痛,肛门坠痛,经期第二天达高峰,经期结束症状缓解。
2.性交痛。
3.不孕。
4.月经异常: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
5.急腹症: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而出现急腹症的症状。6.子宫后倾、粘连固定,子宫直肠陷凹内,宫颈峡部、子宫骶骨韧带可扪及触痛结节,附件部位可触及不活动囊性包块。这些结节或包块在月经前增大,经后缩小。


诊断依据

1.继发性,渐进性痛经,检查子宫活动受限,子宫骶骨韧带或子宫直肠凹内有触痛性结节。
2.应用合成孕激素或雄激素,痛经减轻。
3.B超或CT检查提示子宫后壁有囊性包块。
4.腹腔镜或剖腹探查取活组织检查诊断。


治疗原则

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及范围以及对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症状轻,采用药物治疗;症状重,盆腔病变重者,采用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年轻有生育要求者,病变轻,选用用药框限“A”、“B”、“C”;
2.老年妇女为了缓解症状,曾有过保守性手术而复发者;作为术前的准备治疗,用药框限“A”、“B”、“C”;
3.症状重,盆腔病变重者,采取手术治疗。


辅助检查

1.子宫内膜异位症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诊断不明确应与慢性盆腔炎、盆腔恶性肿瘤鉴别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疗效评价

1.治愈:手术或药物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消失。
2.好转:病变缩小或部分切除后,症状减轻。
3.未愈:治疗后症状无减轻。


专家提示

本病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即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因此,预防本病要防止经血倒流,凡有引起经血倒流的疾病,如处女膜闭锁,阴道横隔,宫腔粘连,均应及时手术治疗;经期一般免作盆腔检查,要避免手术操作所引起的子宫内膜种植。本病易与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盆腔恶性肿瘤混淆,凡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经久治疗症状不消失者,应考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如与盆腔恶性肿瘤难区别,应尽早行剖腹探查术。 提请注意: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是令人遗憾的。中医药治疗,虽无明显副作用,但也常常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所以病情较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尽可能彻底切除异位的子宫内膜而同时保留生育能力。手术风险很小、效果良好,一旦有医师建议可以欣然接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原因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2015指南盘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
2017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 SOGC)临床实践指南:原发性痛经(No.345)
子宫内膜异位症专题讲座-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科-裴玉环主任
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