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概述

流行性斑疹伤寒又叫虱传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稽留型高热、头痛、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程约2-3天。地方性斑疹伤寒又称鼠型或蚤型斑疹伤寒,为莫氏立克次体通过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与轻型流行性斑疹伤寒非常相似,只能根据血清学和动物试验进行鉴别。 病人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唯一的传染源,体虱是主要传播媒介。本病的流行与人虱消长密切相关,故常流行于冬季,北方寒冷地区较易发生,战争灾荒时期、个人卫生不良则易流行。地方斑疹伤寒主要是在鼠间传播,本病散发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的部分地区,常发生于夏秋季。家鼠为本病主要传染源,鼠蚤是主要传播媒介。


临床表现

1.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
2.皮疹。
3.神经系统症状如剧烈头痛、失眠、耳鸣、听力下降等等,重者谵妄、狂燥、昏迷。
4.肝脾肿大。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个月内有否旅游史以及是否有接触过生虱的人等。
2.临床表现:突然持续发热,伴剧烈头痛及皮疹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3.实验室检查:外斐氏反应>=1:160为现患诊断参考效价;立克次体凝集反应>=1:8为阳性;>=1:256为现患诊断;补体结合试验>=1:8为阳性,>=1:32为现患诊断;间接免疫灾光试验IgM,IgG>=1:16为阳性,IgM>=1:32,IgG>=1:256为现患诊断;豚鼠接种及立克次体分离可确诊。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和护理:卧床休息,补给足够维生素,必要时补液。
2.抗生素治疗:四环素族、氯霉素及红霉素均有效。
3.对症治疗:高热者可予物理降温或给适量解热药,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用药原则

1.对无并发症的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首选脱氧土霉素。
2.对毒血症状严重者可选用氯霉素或红霉素静滴,并加用地塞米松。


辅助检查

1.对临床表现较为典型的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临床表现不典型,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时,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可包括“A”和“B”;
3.对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需与其他病毒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时,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可包括“A”、“B”或“C”。


疗效评价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体温正常,停药后无复发。


专家提示

流行性斑疹伤寒是通过人虱为媒介而传播的,如果在冬春流行季节,到过卫生较差而有衣虱的环境,出现持续发热,伴剧烈头痛、肌肉痛时,应疑为本病。如因条件有限,无法确诊时,可试用强力霉素或氯霉素治疗。地方性斑疹伤寒通过鼠蚤等昆虫传播,如果病前1-2周在地方性流行区有鼠类或鼠蚤接触史或其他昆虫接触史,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尤其是发热持续不退,伴剧烈头痛,皮诊时,应疑有本病,及早到医院作有关检查以便确诊,亦可试用强力霉素或氯霉素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或蚤型斑疹伤寒)
立克体、立克次体百科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诊断治疗预防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诊断标准(WS 215-2008)
2016资格考试微生物检验分章节复习(二十二、二十三)
地方性斑疹伤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