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怀古绝句》赏析之十

《红楼梦》第五一回


读红品诗词-170

怀古绝句》赏析之十

/墨吟 筱蕊

图:牡丹亭


众人看完薛宝琴的第九首怀古诗《蒲东寺怀古》,继续看第十首,只见写道是:

怀古绝句第十首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这首怀古诗咏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爱情故事,典出明·汤显祖创作的杂剧《牡丹亭》。梅花观系汤显祖虚构的地名,剧中说杜丽娘死后,葬于花园梅树下,墓旁修建了梅花观。

前二句取材于《牡丹亭》中“写真”和“拾画”两出。

《牡丹亭·写真》云:杜丽娘临死前自画肖像,并在肖像空白处题诗一首云:

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这首诗意为:杜丽娘常在梦中见一书生,近看音容宛在,远望则如天仙飞去。来年若有蟾宫折桂的贵客可以依靠,丽娘会在梅树边或柳树边等候。

“不在梅边在柳边”,隐含柳梦梅之名。

《牡丹亭·拾画》云:柳公子亦常梦见一女子站在梅树下,因倾慕不已而改名为柳梦梅。后来他借宿梅花观,捡到杜丽娘的画像,看了题诗后回了一首云:

丹青妙处欲天然,不是天仙即地仙。

欲傍蟾宫人近远,恰如春在柳梅边。

这首诗意为:画像上的美婵娟,尽显天然之妙,非天上仙女,即地上仙女;若想依靠蟾宫折桂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像春天在柳树边和梅树边一样。

后二句取材于《牡丹亭》中“圆驾”一出。

《牡丹亭·圆驾》云:三年后杜丽娘起死回生,与柳梦梅私定终身,结为夫妻。但杜丽娘的父亲激烈反对这门婚姻,硬把二人拆散。别指望春天到来就能团圆,柳公子与杜丽娘自从秋天西风刮起时分别,又是一年过去了。

“春香”是杜丽娘的丫鬟,用以借指春天。三年加上“又一年”,杜丽娘和柳梦梅最后终成眷属,曲曲折折历经四年。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故事梗概:杜丽娘在梦中见一手持半枝垂柳的书生前来求亲,二人一见钟情。梦醒后杜丽娘因相思过度,一病不起,临死前自画肖像并题诗,命丫鬟春香藏于太湖石下,嘱咐母亲将她安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其父杜宝时任淮阳安抚使,委托杜丽娘的塾师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观。穷书生柳公子亦梦见花园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与他有缘分,自此日夜思念,遂改名为柳梦梅。三年后,柳梦梅赶京赴考,途中寄宿于梅花观,在太湖石下捡得画像,发现画中人即梦中人。当晚杜丽娘魂游花园,和柳梦梅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妻,一起前往京城临安。陈最良发现坟墓被掘开,即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在临安应试后,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回杜家报还魂喜讯,立即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得中状元,但杜宝仍拒不承认这门婚事,纠纷一直闹到皇帝面前。皇上感慨于二人之旷世奇缘,遂亲自主婚,“敕赐团圆”。

众人看了薛宝琴十首怀古诗,都称奇道妙。只有宝钗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的,后二首都无考据,我们也不懂,不如另作两首为是。”

宝钗真不懂吗?非也。

宝钗曾对黛玉说过,诸如《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等书,她也是偷着读过的。既然如此,怎么能说“我们也不懂”?

倒是不会拐弯抹角的黛玉,一针见血说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无考据,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我们?”

黛玉说“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算是给宝钗留了点面子,当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十首怀古灯谜诗,“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连红楼众灵秀女儿也猜不出,别人恐怕很难猜中了。

关于谜底,清·王希廉《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和清·徐凤仪《红楼梦偶得》均认为是“纨扇”,清·周春《阅红楼梦随笔》认为是“秋牡丹(别称野棉花)”。仅供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白描重彩两相宜,连环画《牡丹亭》(三)
【连环画】牡丹亭(之三)
邮说古代爱情传奇(五)牡丹亭
梅花观怀古   其十
牡丹亭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王绪波:游园惊梦•杜丽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