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难兴邦”探源

语言与文字


“多难兴邦”探源

/墨吟


       多难兴邦,意思是说,国家虽然多灾多难,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反而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一)

“多难兴邦”语出《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这段话的意思是:邻国虽遭灾难,但不可不防。因为有的国家多灾多难,反而使国家更加稳固,疆土得以开拓。有的国家虽然没有灾难,却使国家趋于灭亡,失去了土地和城池。

“多难”和“兴邦”原是两个并无关联的词。后人依据上面这段话提炼出“多难兴邦”这个成语,例如唐代陆贽在《论叙迁幸之由状》中说:“多难兴邦,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意思是说,灾难深重反而能使国家富强,这是因为上下齐心,懂得世事艰难而应处事谨慎的道理啊!

(二)

晋·刘琨在《劝进表》中说:“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东晋后期,国家多灾多难,刘琨写《劝进表》劝告晋元帝司马睿要发愤图强,振兴国家。上面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国家接连遭到这么多的危难,但只要从中吸取教训,奋起救危赴难,那么“多难”反倒可以激励我们复兴晋朝,巩固国防。其中后一句话也演变为成语“殷忧启明”,常与“多难兴邦”连在一起使用。

(三)

《孟子·告子下》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而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这段话大意是说:舜(圣君)原是个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傅说(汉族傅姓始祖,商王武丁拜其为相)原是个砌砖墙的泥瓦匠,胶鬲(辅佐周武王的大臣)原是个卖鱼、卖盐的商贩,管夷吾(齐国名相)原是个在狱吏看管下的囚犯,孙叔敖(楚国令尹)原是个居住海滨的隐士,百里奚(秦国大夫)原是个市井小民,他们都历经磨难,而后才成就了辉煌的事业,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所以上天凡要一个人承担起国家的重任,必定要先让他吃苦受难,接受磨炼,使他懂得忧国忧民、知错即改的为人之道。如果国家没有这样经过考验的贤士良臣来辅佐,国外没有强敌来捣乱破坏,那么国家就可能会灭亡。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啊!

从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为千古名句,与“多难兴邦,殷忧启明”并立。

(四)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公元1901年9月),李鸿章在所写的遗折中说:“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渝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患难,定能一心协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

李鸿章临死之时,仍念念不忘“多难兴邦”,希望光绪皇帝与他所推荐的大臣齐心协力,继续推行变法维新,以救国于危亡。但是,当时的大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摇摇欲坠,内不能惩治腐败,外无力抵御列强入侵,时隔不久,光绪帝呜呼哀哉,清王朝也随之覆亡。

所以,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多难”才能“兴邦”。

如今的中国,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有强大的国力,我们有党中央坚强的领导,我们更有万众一心的亿万民众,任何内忧外患,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部编文言文系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题
怎样理解“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我的世界”第三十二景:贫穷不应随便感谢 ——由王心仪的《感谢贫穷》谈反向立意与突转
初三语文文言课文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熟语典故探源(6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