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出来的盘状半月板

最近,火了一个字“盘”,源于《相声有新人》中德云社相声演员孟鹤堂的相声表演,原句是这样的:“你看它干干巴巴的,麻麻赖赖的,一点都不圆润,盘它!!!

自从“盘它”火了之后,许多人都爱上了这个“盘”字,甚至有人说:“甭管什么事,盘它就对了!”可见“盘”字如此深入人心。时间一长,所有带“盘”字的词,都被大家发掘出来了,这不,最近有人盯上了医学界的名词“盘状半月板”;有的患者问我,大夫,这盘状半月板,是不就是盘出来的半月板啊?

看到这里,大家不会真的以为,所谓“盘状半月板”就是部分人的身体出现的自主意识,研究了自身的半月板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于是,我们的半月板就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让我来猜一下,是不是看到这,好多读者一拍大腿,大呼一声:你看,我就说是这样的嘛!

别急,别急,让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上面的解释虽有趣味,但并不科学,真正的盘状半月板是这样滴:

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是指半月板的形态异常,较正常的半月板大而厚,尤其是在体部呈盘状因而得名,据报告盘状外侧半月板的发生率在日本和韩国患者中为26%,而在其它国家的患者中不到1%;内侧盘状半月板的发生率为0%~0.3%。绝大多数发生在外侧,极少发生在内侧。绝大部分为双侧膝关节发病!

那盘状半月板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盘状半月板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有较大争论。一般认为是先天性疾病,盘状半月板是相对于正常半月板形态的遗传性变异,主要是胚胎期盘状的半月板组织在结构卷曲过程中出现异常所致。

还有人认为,板之初,皆为盘……(好吧,我装不下去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半月板生成之初,皆为盘状,中间附着于胫骨上平台的髁间隆起上,外周附于关节囊。后中间部分因受股骨髁压迫而逐渐吸收,只剩下边缘,形成两个“弯月”形垫板,于是有了前角、体部、后角三部分。内侧半月板较薄(是否为压力过小所致?),呈“C”形,后角因经常屈膝运动等因素刺激,较前角宽大(刺激能使软骨变粗大吗?待研究);外侧半月板近“O'形,前后角大小形态相近。而盘状半月板者,则为发育过程中,吸收不完全,而致半月板呈现为“盘状”。还有人认为盘状半月板为先天畸形,与发育因素无关。

更有人认为,盘状半月板为增生肥厚所致,和先天无关。半月板为何会增生肥厚呢?有研究者认为,曲度较大的外侧半月板,后角无附着点,而由韧带所系,可处游离状态,在膝关节伸直时,半月板被挤向内侧髁间窝后,而屈膝时,由于腘肌腱及前方冠状韧带拉扯,可使之外移,如此内外异常活动,半月板被研磨增厚形成盘状半月板。这种观点和前种观点有本质的不同,因为这种已经把盘状半月板当成是一种运动损伤,一种病理变化,而不是先天发育不良。

呐呐呐!划重点了各位!

盘状半月板,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但并不确定,可以确定的是在亚洲人中,绝大多数发生在外侧半月板,绝大多数存在双膝发病!!!有研究报道,根据双侧关节镜检查或MRI评估,双侧盘状半月板的患病率从73%到85%.此外,这些报告显示对侧半月板撕裂的发生率为4%~33%。

那盘状半月板是不是都是一个样子呢?

No!No!No!盘状半月板在早年间被分为了三种类型,分别是:

完全型:圆盘状半月板中央部分薄且完全覆盖于胫骨平台。

不完全型:新月状半月板部分覆盖于胫骨平台。

Wrisberg型:半月板移动性较大,胫骨后附着结构缺如。看图说话是这个样子滴:

说到这里,可能大部分人心里慌慌的,害怕自己就是盘状半月板,不要慌,听我指挥:

曾经确诊一侧膝关节患有盘状半月板或行手术治疗过的患者,请直接前往就近医院放射科,拍摄对侧MRI(核磁共振)以确认半月板情况;告诉你们如何通过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诀窍(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矢状位显示连续3或3个以上层面显示前后角相连。冠状位半月板最窄处宽度大于14~15mm,外侧缘高于对侧2mm以上。不要以为我在危言耸听,最近的报告发现双侧盘状半月板率高达79%至97%,相关的半月板撕裂发生率高达33%。此外,中长期随访研究显示,17%至23%的病例初次手术后需要在对侧膝关节进行手术。Sasho等报道,在初次手术后的头两年,对侧膝关节需要手术治疗的风险很高。

还不知道自己的半月板有没有被“盘”的患者,请听我说:完全型和不完全型两种,这两种类型常无症状,在膝关节屈、伸活动过程中,没有半月板的异常活动。假如不完全或完全型盘状半月板发生了撕裂,症状与其它半月板撕裂相似。包括外侧关节间隙压痛、弹响和渗出。而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通常在大小和形状上接近正常,除了Wrisberg韧带外,无后部附着。由于此类型半月板并不呈盘状,Neuschwander 等将其描述为缺少后冠状韧带的外侧半月板变异。以区别于真正的盘状半月板。与完全型或不完全型相比,Wrisberg型盘状半月板常见于更年轻的患者,并不伴有外伤。此型盘状半月板的异常活动可导致膝关节屈伸过程中出现弹响(“膝关节弹响综合征”)。听完之后,如果还是心里感到害怕,那也请您就诊就近医院,检查膝关节MRI,明确一下吧!

如果现在就有确诊完毕的患者,想急切的寻找治疗办法,不用急,听我说:盘状半月板未撕裂前,一般无明显症状,不需手术干预;如果不幸撕裂了,那么只有这个办法可以帮助您:

关节镜可以非常清晰的显示整个盘状半月板的形态、撕裂的部位及程度,也能够做出精准的相应处理。

如果能够及时手术,撕裂还不严重,关节镜手术医生都能够在关节镜下切除损伤的盘状半月板中央区,尽可能的保留一个外观相对正常的半月板(半月板成形手术),以解除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避免膝关节上下软骨的直接接触,过早的引起膝关节退变。一项2019年2月发表的296例连续患者的回顾性系列研究显示,对于有症状的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分析了手术后平均63.4个月的生存率和相关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0年累积存活率为81%。

天津医院运动损伤与关节镜二病区提醒您:道路千万条,人腿就两条;提前有发现,尽早做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月板
后交叉韧带磁共振解剖要点
聊聊后交叉韧带(PCL)的MRI
一文读懂膝关节半月板病变的 MRI 诊断与鉴别
临床常见的三类盘状半月板治疗策略
经典:盘状半月板诊治要点,全面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