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治维新后,日本崛起的第一桶金,来自于打败中国最强产业

日本崛起当然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但光有政治上的变革是不够的,日本当时只是一个农业国,基本上没有出口创汇的手段,欧美列强也不会向日本投资,那么,日本崛起的第一桶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事实上,日本最早兴起的外贸产业,正是中国两千年来最强势的出口项目——丝绸。从西汉开辟丝绸之路以来,丝绸便成为中国的最主要象征之一,古希腊人称中国为“丝之国”,古罗马人和日本人都以穿着中国丝绸衣服为贵。

可是,中国丝绸两千年来并没有取得多少进步,欧洲经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后,已经在纺织、印染等技术上超越中国。到18世纪末,中国丝绸出口的主力不再是传统丝织成品而是生丝。

日本很早就从中国学会了养蚕技术,被西方打开国门后,生丝也同样成为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但出口规模仅有中国的五分之一,质量更为逊色,价格低于中国生丝。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为新的产业方向,把生丝出口当做重点扶植对象,在两个方面下苦功,目标是超越中国生丝,为日本带来经济发展必需的外汇。

第一个方面是选种,从1871年开始,日本派人到欧美国家学习先进的养蚕技术。是的,欧洲的养蚕技术已经超越中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已经建有养蚕研究所,引入当时最前沿的细菌学说,专门培育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蚕种。

而日本不断推广新型蚕种,到1923年,最新的F1型蚕种已经在日本达到100%的占有率,生丝质量和产量全面超越中国生丝。1920年日本蚕种的单位产量超过中国30%以上,1927年甚至达到两倍之差。

清朝在1899年才出版了第一本由外行翻译的西洋蚕书,且错误百出,对养蚕业没有任何帮助。直到1930年代被日本生丝彻底打败,中国终于开始全面更新养蚕业的技术水准,但此时已经太晚了。

除了优选蚕种外,日本发展生丝业的第二个举措是现代养蚕工业,通过合作社与养蚕户签定契约,统一收购,然后由缫丝工厂进行统一加工,最后由商社统一负责出口,实现了产工销一条龙,产量和质量稳步提高,消除了不必要的内耗。

而清朝沿用古法,养蚕户分散于民间,由丝绸商人负责收购,相互竞争激烈,规模相对较小。清朝巨富胡雪岩就是最著名的丝绸商人,但是比起得到政府资金支持的日本生丝商社,胡雪岩的实力不占任何优势。

1873年中国生丝出口量是日本的3倍,1930年这个比例反了过来,日本达到30万吨,是中国的3倍。所以,生丝行业让日本得到了第一桶金,而这一切又是建立在打败中国生丝出口的基础上,实在让人唏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冈制丝厂和丝绸产业遗产群(18)—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38)图文介绍(682)
蚕和丝绸
吴江蚕业文化略考
中国古代两大“顶尖技术”被盗始末
72.5亿粒!青州一企业再次刷新国内蚕种出口最大订单纪录
P04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14:1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