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国六卿:出自毕公高之后的王族血脉——魏氏


字数 2591——阅读约6分钟

春秋末年,晋国六卿之中只剩下赵、韩、魏三家独大。赵氏的先祖是周穆王的御者造父,而韩氏的先祖则是“曲沃代翼”时桓叔的庶子韩万。但魏氏的先祖不同于上述两家,魏氏宗主的源头可以上述到西周初年,一同辅佐周王治理周朝的“周初四圣”之一——毕公高。

▲毕公高一般指毕公

《史记·魏世家》:“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西周初年,辅佐周王的除了著名的周公旦,还有分治周天下西面的召公奭(shì)。 但到了周成王临终前,周公旦已经去世,成王担心儿子钊没有办法升任治国的重担,因此将儿子托付给了召公与毕公。根据记载,毕公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是货真价实的王族血脉。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有了毕公与召公的辅佐,周王朝蒸蒸日上,遂有了成康之治的盛世。对于治国功臣,周康王自然也不能亏待。于是,他下令让毕公带领一部分周朝子民,前往成周雒邑的东郊居住。关于毕公前往雒邑的记载,目前尚不清楚毕公位于成周东面何处。除此之外,文献记载毕公在今日陕西省咸阳北部还有一处被称为毕国的封地。

似乎在西周初期,辅佐周王的大臣,都会让自己的嫡长子前往继承封地。而自己则留在宗周辅佐君王,也因此君王会在京畿附近再分配一块封地作为大臣的城池。

但奇怪的是,毕国后来不知为何被消灭了。亡国的毕公后裔毕万,只得在晋献公任内的晋国讨生活。毕万在晋献公时屡建战功,后来便被献公封在魏地,也就是今日山西芮城县附近。

《史记·晋世家》:“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

古魏城遗址,应该就是毕万当时的始封地。毕万一族于是以封地魏为氏,魏氏也就此有了根。后来,魏氏宗主传至魏武子之手,而他就是跟随重耳一同流亡,后来辅佐晋文公的五贤子之一。

魏氏其实不如韩氏或赵氏那样在朝中掌权并功高震主,魏氏一家虽有一些出色的成绩,但并没有像另外两家一般锋芒毕露。历来的正卿,魏氏一族只有魏舒曾经担任。公元前514年,魏舒成为了中军将。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晋顷公的决定,而是因为正卿韩起病逝,身为次卿的魏舒顺位而已。

魏氏一家在三家灭智等分地盘的时候,并没有极为有才干的家臣辅佐。赵氏当年有董安于建造了晋阳城,韩氏在灭智后有段规一心要去成皋而望新郑。只有魏氏一家傻傻的任人挑选,也因此,魏氏的土地被韩氏从中断成了东西两大块。不过,魏氏也并非毫无成就,只是魏氏一家的成就基本在建功立业,对于国内政权的你争我夺确实干涉较少。

公元前573年,晋悼公继位,魏氏第三任宗主魏绛被提拔为中军司马。此后魏绛忠心耿耿,虽然于扬干一事中先被怀疑,但后来却得到了晋悼公深深的信任。魏绛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与晋国一直以来的外患戎狄和亲。魏绛不止和戎有方,还功成不居,大为晋悼公所好。最后,魏绛被赐予了安邑作为封地,魏氏才从魏城迁至了安邑城。

▲晋悼公(前586年-前558年)

《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 “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

魏氏迁至安邑城后,以此为据点,历经六卿专政、三家灭智,最后三家分晋。一直到魏国都正式成立半个世纪后,才从安邑城迁到了大梁城。而这个大梁城,就是后世著名的古城开封。开封在中国历史上两度发光发热,一次是从五代到北宋期间,另一次,就是战国时作为魏国都城。

大梁城原先是郑国边上的一座小城,当时称为“仪邑”。后来,仪邑反被南边的楚国兼并。公元前391年,魏国联合赵国大军打败楚国并取得仪邑之地。30年后,才将都城迁移至大梁城。

单纯从历史上看来,会觉得魏氏的存在无足轻重,但事实上,魏氏对于均衡韩赵魏三家的势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效果。而且,有鉴于三家灭智时,魏氏先祖分得晋国中央这一片容易被四面夹攻的土地,稍有不慎,魏氏将会是三家中第一个出局的。

魏氏宗主中,建立魏国百年基业的,非魏文侯莫属。魏文侯继位时,虽位列三晋之一,但其实领土不如北边的赵氏大,自己的土地还被韩氏从中分割,实实在在的一手烂牌开局。因此,魏文侯心里明白,若是不自强,那马上就要亡国了。

魏文侯在魏氏领地中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任用贤能。魏文侯的改革在当时可谓创举,后来秦国的商鞅变法,也是参考了魏文侯的一系列施政作为模板。魏文侯的施政中,最有趣的当属采用儒家的方法治理百姓。

▲魏文侯 (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

他深知治理百姓用儒家的方式最好,也明白在乱世之中必须集权力于自身之上。因此,他只让子夏等西河学派的儒士宣讲,但不让他们有实权。单纯从文化上熏陶自己的子民,此举获得了极大的成效。魏文侯之下,还有李悝、翟璜等文士与乐羊、吴起等武将,等到一切就绪的时候,魏文侯最大的担忧也就逐渐浮上心头了。

魏文侯心里明白,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让他不会被他国以清理晋国弄权大臣的名义消灭的机会。终于,公元前405年,齐国内政发生了重大变革,田氏代齐的事件已经有了苗头,而最后一人姜姓齐王齐康公,却是一个沉迷酒色的昏君。

▲齐康公(前455年—前379年)

于是,魏文侯联合赵氏与韩氏的军队,一同打到齐长城边上。顺利平乱的三家,并没有就此停手,他们俘虏了齐康公,并一同面见周威烈王。

由于平乱有功,式微的周威烈王也明白若是不册封三家为诸侯,怕是今日就会被三家整得倒台。最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三家宗主为诸侯。而这一件事,就是后来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全文开端。

《资治通鉴》:“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aa 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此篇内容在:周纪.周纪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战国时魏国世系
魏世家(一)
春秋时期默默无闻的魏氏家族如何变成战国第一强国的
春秋时期最低调的家族如何转眼间成为战国第一霸的
战国第一强魏国的兴衰史是什么?
大魏雄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