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在研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伴随着人们对疾病的生物学机制的理解逐渐加深、单靶点层面的易摘果实已所剩无几、生物技术不断进步等多种因素的推动或倒逼,双特异性抗体逐渐成为“后单克隆抗体时代”抗体新药研发的一个突破方向。虽然目前仅3个此类药物获批上市(catumaxomab、blinatumomab和caplacizumab),但纵观临床阶段的研发管线,双特异性抗体已成井喷之势。

根据小编的统计,目前全球主流市场临床在研的活跃状态的双特异性抗体不少于93个。

有近90%的项目布局在癌症领域,针对各类实体瘤;但有11个项目散落在其他多种疾病领域中。

而癌症相关的这82个项目按照作用机理可分为4类:第一类是以“immune cell engager”为主设计原理,即一个靶点为免疫细胞上的蛋白,另一个靶点为癌细胞表面抗原,抗体起到激活和重定位免疫细胞从而促进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的作用,这类抗体占比达60%以上;第二类是靶向免疫细胞上的两个不同受体,促进免疫细胞的激活或者阻断免疫细胞的受抑制;第三类是作用于癌细胞上的两个不同靶点,以期起到抑制代偿作用或协同效果;第四类是靶向癌细胞表面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发挥“1+1>2”的抑制作用。
第一类的设计中,招募的免疫细胞以T细胞为主,且相关靶点主要是CD3,也有4-1BB、B7-H3等;少数项目是基于招募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的机理,如Affirmed Therapeutics公司的AFM13,以CD30和CD16A为靶点,意在调动NK细胞杀伤癌细胞。
第二类设计如同时靶向PD-1和LAG-3的MGD-013、同时靶向B7-H3和CD3的MGD009等,意在增强进一步释放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第三类设计的典型代表是同时靶向c-met和EGFR多个抗体,包括礼来的LY3164530、强生的JNJ-61186372等,通过同时阻断EGFR下游的信号通路抑制EGFR对c-met的信号通路的代偿作用,以期起到更好的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第四类设计因靶点而异,目前最经典的靶点是HER2/neu基于单个抗体的双表位的抑制体现出的效果超出单纯叠加作用的新机制和更好的效果。相关项目不下5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药监局发布“双抗”指导原则!这类癌症新药,有潜力解决单抗不能解决的治疗问题
《自然》:科学家首次证实,肿瘤中存在大量与癌症不相关的“吃瓜”杀伤性T细胞,难怪有些患者对免疫治疗没...
T细胞免疫疗法新突破!白血病、乳腺癌…
详细总结:关于靶向药的知识点都在这里!
单克隆抗体衍生出的六大靶点在生物创新药中发挥巨大价值丨医麦新观察
一文读懂国内三抗药物研发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