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常脾脏的CT表现
userphoto

2023.01.18 山西

关注

CT横断位上脾脏的形态因层面而异。上部和下部呈新月形,中部(脾门)处呈内缘凹陷的半圆形或椭圆形。脾脏的长轴约3~5个肋单元。脾脏的下缘超过肝脏下缘或脾脏的前缘或后缘超过中线均是判断脾脏增大的指标。儿童时期脾可相对较大,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小。

脾脏正常CT边缘可见浅分叶或浅切迹。当脾脏发生变异时,脾脏边缘出现明显的分叶,分叶的脾脏可突入到胰尾和左肾之间,常被误认为是脾脏增大,也常被误认为是左肾、左肾上腺或胰尾部的肿块,尤其在CT平扫时容易误诊,而应用CT能谱曲线的同源性判定可较好地进行鉴别。发生在脾脏下缘的切迹,在横断位CT图像上多表现为脾实质的裂口,易误诊为脾脏撕裂或梗死。

脾脏切迹

CT平扫示脾脏边缘切迹,脾脏呈分叶状

动脉期示脾脏切迹光滑锐利,脾脏实质强化均匀

正常脾脏在CT平扫时,密度均匀一致,但略低于肝脏密度(低于5~10HU)。在增强动脉期,由于脾内血流关系,皮质强化明显高于中间的髓质,造成密度不均,呈大理石花纹状,不应误认为是病变或占位;静脉期则密度均一,40s后CT值升到最高,之后缓慢下降。增强的CT峰值可达100~150HU。

正常脾脏CT表现

CT平扫示脾脏密度均匀一致,但略低于肝脏密度

动脉期示脾内密度不均,呈花斑样强化

门脉期示脾内密度趋于均匀

脾脏的血管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上显示得非常清楚,脾动静脉容易区分,有利于指导脾脏的外科治疗与介入治疗。脾动脉走行于胰腺上方,稍迂曲。脾静脉在其稍下方走行于胰体及胰尾后方。

正常脾脏的血管

CT动脉期示脾动脉走行于胰腺后上方

门脉期示脾静脉走行于脾动脉稍下方

CTA示脾动脉,脾静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图像诊断标准
8大系统CT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之肝胆胰脾篇
CT 肝脏分段及读片基础
脾脏病变(七)
【消化系统】胰腺内副脾
脂肪肝CT诊断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