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像征象-隧道征
userphoto

2023.05.30 山西

关注

隧道征是指在MRI图像T1WI增强后病灶呈条状强化,也就是虫体样强化,呈隧道样外观,所以称之为隧道征。

隧道征为虫体运动后留下的轨迹,与扫描层面有关,T1WI呈等及稍低信号、T2WI呈等及稍高信号,周围伴大片水肿。

隧道征是诊断脑型肺吸虫病,脑裂头蚴病的MRI特异性征象。

  • 脑型肺吸虫病

脑型肺血吸虫病,又名并殖吸虫病,是肺吸虫在脑内异位寄生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可寄生于大脑白质、内囊、基底节、小脑、蛛网膜下腔和脑室,以脑白质常见,约占肺吸虫病的1%。

脑型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临床表现:急性期出现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昏睡等颅内高压症状;慢性期由于脑萎缩,颅内高压等症状缓解,但可能出现脑组织损害的征象,以瘫痪、感觉丧失、癫痫症状为主。

CT平扫为大片状低或混杂密度区,边界不清,其内可见条片状稍高密度出血灶,病灶周围可见水肿;慢性期可出现环形或蛋壳状钙化,增强扫描可见结节状、单环或多环状强化。脑室内的肺血吸虫CT表现为和脑脊液密度相近的囊肿,无强化。

MRI表现:

1、“隧道征”是脑型肺吸虫病的具有特异性的特征,表现为小于3mm管径的孔洞状改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缘见短T1略高信号出血区和大片炎症反应。反映了肺吸虫体在脑组织穿行的病理特点。

2、出血改变:不同程度的多发性不规则出血信号,主要呈短T1、长T2改变,部分可显示短T2信号环。

3、炎性病变:表现为不规则长或等T1、长T2信号,病灶相对聚集或呈迁移状,边缘较模糊,符合炎性病变特点。

4、水肿信号:炎性水肿和出血灶周围的水肿,特别是小出血灶周围可能伴有较大的与之不相符的水肿信号。

病例 CT图像显示右顶叶条状低密度病变,周围有轻度水肿(C)。在T2/FLAIR上;在图像中,病变是一个带状的低信号,周围是一个高信号,这是经典的“隧道征”(D)

病例 29岁中国女性,3天前突然发病,出现复视和头晕

MRI图像T2WI显示右侧顶叶典型的“隧道征”表现,病灶中心低信号,边缘见明显水肿表现,T1WI呈等信号改变。

  • 脑裂头蚴病

脑裂头蚴病是一种少见的寄生虫疾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第二期幼虫——曼氏裂头蚴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脑裂头蚴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

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癫痫,与虫体寄生于皮质下区并沿皮质下游走,刺激皮质细胞过度放电所致。其次为轻偏瘫、头痛、偏身感觉障碍、视力模糊、意识改变甚至昏迷等。

病灶部位:主要累及额叶或顶叶,其次累及颞叶、枕叶、基底节、小脑及脑干;病灶位置一般较表浅;病灶多单发,也可多发。

CT表现为不规则斑片低密度影,由于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灶周常伴有水肿,但占位征象多不明显;出现局部脑萎缩时显示为负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可见不规则、结节状或小环状强化。类似小脓肿或其他肉芽肿样病变。可见到多发大小不一、浓淡不均的细小针尖样钙化,位于低密度水肿区,CT发现细小点状钙化是诊断脑裂头蚴病的重要线索

常规MRI表现:表现为脑实质内不同程度长T1、长T2水肿信号,一般水肿明显,但占位效应轻;中心区可见迂曲条状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虫体影,部分信号混杂;增强扫描:病灶内出现小环状、串珠状强化,出现“绳结状”、扭曲条索状、匐行管状或逗点状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性;也可出现“隧道征”。

病例 MRI图像显示右侧额叶T1WI呈等低信号,T2WI见病灶内不规则低信号及周围高信号的大面积的水肿,增强后矢状位T1WI呈边缘明显强化中心低信号的病变,呈“隧道样”外观,冠状位显示不规则斑片状强化,邻近脑膜明显强化。

参考文献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像学习(19)——肺吸虫脑病合并脑出血影像特点
颅内占位的脑型肺吸虫病 (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Neurology病例:出血性椎管内肺吸虫病
泡型脑包虫病的MRI特征
单发脑实质型囊虫病二例误诊分析
原发性脑淋巴瘤与脑转移瘤的MRI鉴别诊断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