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颅CT血管高密度的那些事儿(一)要点
userphoto

2023.09.03 山西

关注

头颅CT因广泛使用、扫描快速和相对廉价等特点在急性卒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用于排除脑出血和其他引起急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病变,如肿瘤。它也有助于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征象,包括灰白质界限消失、岛带征、豆状核模糊征和颅内主要动脉的高密度征。Gács等于1983年首次在stroke杂志报道了头颅CT血管高密度。其中以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最为常见,其他主要颅内血管也有报道,但识别度较差。

非阻塞性血液的CT值在40至43(平均41.3)HU。因此,主要颅内动脉和硬脑膜静脉窦通常表现为等密度或略微高密度,因为正常成人灰质的CT值约为39HU。血栓的高密度由于血栓中的血浆被挤出,随之而来的是局部红细胞比容水平的增加。闭塞性血栓的CT值范围为47-61(平均54.0)HU(也有报道称40-80 HU)。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1) 整个MCA水平部分自发可见;(2) MCA的密度高于周围大脑的密度;(3) 骨窗上消失;(4) 单侧;(5) 没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也有学者提出:建议使用绝对密度>43HU,或将未受影响的对侧血管与受影响的血管进行比较,其比值>1.2
平扫 CT 上显示的“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已被确定为血管闭塞的预测因子,其特异性接近 100%,敏感性估计范围为 5% 至 50%。
文献报道发病90分钟内即可出现此征象。
大脑中动脉 '点 “征指的是在外侧裂中看到的MCA分叉以远的MCA分支(M2或M3)的高密度。

颈内动脉高密度征:

颈内动脉高密度征的定义为在脑桥前或中脑前池中观察到的 ICA 床突上部分的高密度,其中血管形成 Willis 环。如果ICA的远端比其对应部位密度大,则认为存在 ICA 高密度征。在岩骨和海绵窦内也可以看到 ICA高密度,但由于过多的骨伪影,其临床意义不大。据报道ICA高密度征在预测CTA上是否存在颈内动脉远端血栓方面具有很高的特异性(100%)。

基底动脉高密度征:


大多数学者对基底动脉高密度征的定义是基于分级的,按照 5 级确定性等级进行评级(5,肯定存在;4,很可能存在;3,模棱两可;2,很可能不存在;1,绝对不存在)。
有研究显示:使用≥4(很可能、确定)的确定性截止分级水平,基底动脉高密度征对基底动脉闭塞的敏感性为 71%,特异性为 98%,准确性为 94%,阳性预测值为 83%,阴性预测值为 95%。

脑静脉窦高密度征:

脑静脉窦血栓占成人卒中患者的1-2%,临床症状不特异,以头痛、癫痫发作、意识改变最常见。因此经常被漏诊或延误。在平扫CT上,闭塞的静脉窦内的高密度血栓是静脉窦血栓的典型发现,但只见于20%-25%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高密度条索征的出现于扫描的时间间隔有关,随着时间间隔的延长,阳性率逐渐下降。有研究显示:目标窦的CT值>62 HU或目标窦/CT值最低窦的比率>1.3是敏感度的最佳分界值。
上矢状窦是最常受影响的窦,其次是横窦、直窦和皮质静脉。深静脉系统血栓累及大脑内静脉和Galen静脉不太常见。
下一次再聊聊头颅CT血管高信号的常见误区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脑静脉窦血栓和颈动脉夹层CT分析
2008年CT医师上岗证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天天读片】CT病例讨论
精品推荐医学影像诊断PPT课件图文详解完整版-脑血管疾病MRI诊断
红细胞增多症的颅脑CT表现
心脏介入植入人工瓣膜后脑卒中的非寻常多模式CT结果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