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错与误判] “终板退行性变”的相关临床知识、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终板退行性变

影像表现

椎间盘退行性变常伴有髓核中水分丢失以及纤维环结构完整性减弱。髓核在T2WI图像中的高信号减弱且椎间盘高度降低。邻近脊椎终板和骨髓的改变通常取决于邻近椎间盘的退化程度。这些改变基于脊椎终板的病理学改变分类如下。

Modic1型骨髓改变意味着骨髓的血管化,表现为T1低信号和T2高信号(图1)。2型改变更多表现出的慢性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邻近骨髓脂肪样变(图2)。该类退行性病变表现为T1高信号和T2稍高信号。3型改变为硬化及骨髓纤维化,表现为T1低信号T2低信号。1型及2型中脊柱终板的改变可出现增强后强化。很少有证据表明骨髓变化的确切类型有任何临床意义。不过,影像科医师必须了解这些不同的骨髓异常信号而不与其他恶性病变相混淆。

X线片和CT中,终板改变类似于硬化表现。终板边界清楚(图12)且无侵蚀样改变。

重点提示

伴有椎间盘退行性变的骨髓改变常被误诊为椎间盘炎或骨髓炎。要区分这些病变有时会很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

典型临床表现

终板退化性变主要通过评估背痛或者神经根病情况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终板和骨髓退变常与椎间盘炎和骨髓炎混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疾病还是可以相互鉴别,但偶尔也会十分困难。

椎间盘炎是一种起源于脊椎终板感染的炎性病变。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引起终板破坏并累及椎间盘。随着椎间盘破坏的进展,病灶处开始出现积液以及椎旁和(或)硬膜外炎性病变(图3)。终板破坏与侵蚀样改变是椎间盘炎和骨髓炎的标志(图3,图4)且常伴有骨髓水肿,而终板在退行性变过程中通常保持结构完整。在椎间盘炎中,椎间盘呈T2高信号且增强后强化,而在退行性变中椎间盘大多呈低信号,仅在少数情况下椎间隙内可出现T2高信号影。在椎间盘炎和骨髓炎中,增强强化明显,而在终板退化性变中,强化不明显。此外,脊柱旁炎性病变是椎间盘炎的表现,在退行性变中不会出现。同时,急性期反应物指标,如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在发生椎间盘炎时几乎总是升高。尽管这些都是非特异性指标,但阴性结果可用于排除椎间盘炎。

教学要点

尽管许多骨髓改变可伴有椎间盘退行性变,但仍可根据终板边缘结构完整、椎间盘内缺乏T2高信号影及增强强化不明显的特点将其与椎间盘炎鉴别开来。在少数椎间盘呈T2高信号的退行性变病例中,结合病史及炎性标记物(如CRPESR)有助于进行鉴别诊断。针对疑难病例,短期内的影像学随访检查十分重要。侵入性活检几乎都是不必要的。

1矢状位(AT1WI和(BT2WI脂肪抑制图像示L2-3椎体水平Modic 1型改变。注意:T1WI图像中对称的低信号带在T2WI图像中呈高信号水肿带;终板边界清楚,椎间盘呈T2低信号,提示退行性变

2矢状位(AT1WI和(BT2WI脂肪抑制图像示L4-5椎体水平同时出现1型和2型骨髓改变。注意:终板结构完整且无椎旁硬膜外水肿

3 T12L1椎体水平椎间盘炎和骨髓炎表现明显。(A)炎性表现包括不对称的椎间隙狭窄、椎间盘呈T2高信号以及终板边界消失(皮质线,短箭);(B)此外,矢状位T1WI图像显示一较小的硬膜外炎性病灶(箭)提示为炎性过程;(CCT图像示不规则硬化及终板破坏,进一步支持上述诊断

4若未正确诊断,椎间盘炎及骨髓炎(DO)的病情可迅速发展。(A-B)该L3-4椎体水平DO患者最初被漏诊;(C-D2周后的MR图像显示骨髓信号进行性异常改变,椎间隙狭窄及硬膜外蜂窝织炎椎管内容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关节MRI常用报告模板
类风湿颈椎磁共振变化及颈椎术后磁共振变化
椎间盘退变时的终板MRI信号改变
【C009】慢性骨髓炎
【骨与关节】骨髓纤维化
腰椎MRI读片基础课(二):ABCDE阅片法之AB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