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表现
作者: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黄兴涛
定义: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有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尿内出现本周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因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人类8型疱疹病毒参与了骨髓瘤的发生.
  • 目前认为骨髓瘤细胞起源于B记忆细胞或幼浆细胞。
  • 进展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IL-6异常升高,认为IL-6是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因子,促进了骨髓瘤细胞的增生,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凋亡.

发病情况:
  • MM在全部肿瘤中占1%、占血液学肿瘤的10%。
  • 中、日等国发病率低有报告为0.6/10万,欧美为2-9/10万老年及男性高发。
  • 在美国,MM已超过白血病成为仅次于淋巴瘤的第二位血液系统高发肿瘤。
  • 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60岁,40岁以下发病很罕见。
  • 男女之比约为3:2。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骨髓瘤细胞对骨骼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浸润与破坏所引起的临床表现
  • 骨骼疼痛和破坏

  • 髓外浸润

  • 贫血表现


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
  • 感染

  • 肾功能损害

  • 高粘滞综合征

  • 出血倾向

  • 淀粉样变性和雷诺现象


多发性骨髓瘤的特殊类型 
  • 孤立性骨髓瘤

少数骨髓瘤仅有单个骨骼损害,称为孤立性骨髓瘤。
  • 髓外骨髓瘤

孤立性骨髓瘤可见于软组织,如口腔及呼吸道等,称之为髓外骨髓瘤。
  • 不分泌型骨髓瘤

极少数患者血清或尿中不能分离出M蛋白(约1%),称之为不分泌型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1、正常:约10%临床确诊病例,X线表现为正常。
2、骨质疏松:好发部位的局部骨质疏松。
3、多发性骨质破坏:穿凿状、蜂窝状、鼠咬状、皂泡状、蛋壳样。
4、骨质硬化:很少见,治疗后较多出现
5、软组织改变:病变周围可出现,胸膜下可出现,不跨越椎间隙。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表现 
CT表现:基本与X线相似。
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改变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
  • 骨髓中浆细胞>15%,或者组织活检有浆细胞的证据
  • 血清中有大量异常M蛋白或尿中本周蛋白1g/24h,
  • 无其他原因的溶骨损害或广泛的骨质疏松。

诊断IgM型时一定要具备上述三项;仅有①、③两项者属不分泌型;仅有①、②两项者须除外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及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

多发性骨髓瘤鉴别诊断:
1、反映性浆细胞增多症:由慢性炎症、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转移癌等引起。浆细胞一般不超过15%且无形态异常。
2、巨球蛋白血症:本病系骨髓中淋巴样浆细胞大量克隆性增生所致,M蛋白为IgM,无骨质破坏。 
3、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除有M蛋白外并无临床表现,即无骨骼病变,骨髓中浆细胞增多也不明显
4、反应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
5、骨病变需与转移癌、老年性骨质疏松、肾小管酸中毒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鉴别。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诊断:
1、首先依靠临床及检验,一定要有临床证据(浆细胞>15%,骨髓穿刺,尿蛋白等)。
2、年龄: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基本不考虑。
3、部位:有红骨髓的地方。老年人四肢骨关节病灶基本不考虑。
4、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影像医生在此认识上应该到位。

鉴别诊断:
1、转移:转移可以有肺、四肢骨关节的病变,骨髓瘤很少或基本没有,怀疑骨髓瘤进行临床检验检查。
2、老年骨质疏松:骨髓MRI信号改变不明显,结节状改变不明显,临床检验可排除。
3、骨巨细胞瘤:膨胀性改变,肢端较多。骨髓瘤不膨胀或较轻。
4、其他病变,不能鉴别时,做检验。

预后:
自然病程:3-6个月
MP方案:3年左右
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业影像 l 独家宝典:多发性骨髓瘤影像诊断口诀
【读片时间】第0685期:颅骨浆细胞瘤
浆细胞瘤
多发性骨髓瘤
血液病课件-多发性骨髓瘤
2016/07/06【养生干货】致命的腰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