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磁共振(MRI)内耳扫描技术
耳部大部分结构是骨性结构,在解剖学上耳部属于颞骨结构。耳部的影像学检查中,通常使用的是高分辨率的CT扫描方式。MRI主要用于评估内听道,听觉中枢传导通路和周边血管及组织结构的情况,fMRI主要用于神经功能的研究。使用CT和MRI互补,可以更精准的评价耳部疾病的诊断。
线圈:头颅正交线圈或相控阵线圈。体位:仰卧位,头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头部不能旋转,左右居中;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头部用海绵垫固定,遵循“三中心”原则。定位位置:双耳中心连线。常规扫描方位:横断位,冠状位。
横轴位: Ax T2 FSE,横轴面T2加权序列在冠状面及矢状面上定位,矢状位上使定位线平行于前后联合连线,在冠状位上调整角度,使定位线平行于两侧内听道连线,范围包括全脑,主要用于评估脑组织发育有无异常。 
使用上下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伪影。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横轴位: Ax T1 FSE,横轴面T1加权序列在冠状面及矢状面上定位,矢状位上扫描定位线平行于前后联合连线,在冠状位上调整定位线角度,使两侧对称扫描,扫描范围包括蝶窦和双侧乳突结构,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建议层厚3.0mm,间距0.3mm。使用上下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伪影,去除上下饱和带可缩短扫描时间。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横轴位: Ax T2 FSE FS,横轴面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 复制Ax T1 FSE定位线。
建议层厚3.0mm,间距0.3mm。重复次数2,可有效减小层间干扰。如采用FS压脂不均,可采用STIR压脂。使用上下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伪影。频率编码方向为前后。 冠状位:COR FS FSE T2,冠状面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在矢状位和横轴位上定位。横轴位上扫描基线与两侧内听道连线平行,调整角度双侧对称扫描,矢状位上定位线与脑干平行,扫描范围包括蝶窦和左右乳突结构,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建议层厚1.5-2.0mm,间距0。重复次数2,可有效减小层间干扰。使用脂肪抑制可提高病灶与组织间对比。添加上下饱和带,减小血管搏动伪影。频率编码方向为上下方向。 横轴位:Ax 3D Fiesta-c,横轴面双激发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在冠状面及矢状面上定位,范围包括左右侧半规管结构。在冠状面定位像上调整角度使扫描模块平行于两侧内听道连线,矢状位上使扫描模块平行于颅底。
激励次数使用偶数次,可减轻层间干扰。频率编码为前后。调整参数使其各向同性。该序列为水成像,主要用于观察耳蜗、半规管,前庭结构、神经管径、内听道及神经的走行等情况。扫描完成后进行后处理多平面重组及3D成像等。
后处理基线分别垂直于神经走行和平行于神经走行。
横断面:AX 3D TOF MRA,横断面TOF血管成像序列
复制Ax3DFiesta-c定位线,但建议适当增加范围及FOV。
可不使用脂肪抑制技术,为了更好的抑制背景信号,可使用MT(磁化传递)技术。使用窄带宽(15.63KHZ),最短TE(out of phase),最短TR,高分辨率扫描。需观察动静脉与神经间的关系,不添加上下饱和带。频率编码为前后。调整参数使其各向同性。扫描完成后为了更好的观察血管与神经间的关系,需进行后处理重建。 如平扫发现问题,如颅内并发症,肿瘤等应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分为两种:1.有创的鼓室内注射稀释对比剂后直接扫描。2.无创的静脉直射注射单倍剂量对比剂后扫描。
目前常用的为第二种扫描方式。扫描体位采用横轴位和冠状位扫描,横轴位通常采用3D薄层梯度回波序列扫描。其至少一个体位使用压脂序列。必要时(如需观察面神经时)加扫斜矢状位(平行面神经走形)。对于内耳淋巴积水、梅尼埃病等应在注射药后8H(文献证实6-8H均可)行3D FLAIR抑脂序列。 常规耳部磁共振扫描序列推荐:(红色部分为建议必须扫的序列)
平扫
AX FSE T2WI
全脑扫描,评估颅内情况
AX T1 FSE
横轴位T1WI
AX FSE T2WI FS
横轴位T2WI压脂
COR FSE T2WI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压脂
AX 3D FIESTA-C/B-FFE/T2WI-3D -DRIVE
水成像
AX 3D-TOF MRA
横轴位3D TOF血管成像
AX 3D T2 FLAIR(选扫)
突发性耳聋及出血性病变
AX DWI(b=800)(选扫)
肿瘤,炎性病变等
增强(任选一个体位压脂)
AX 3D SPGR T1WI
横轴位3D扰相梯度回波T1加权序列
COR FSE T1WI
冠状位T1加权序列
AX 3D FLAIR(延迟8H)(选扫)
横轴位3D水抑制序列
耳部扫描技术参数推荐:2D序列,FOV 18~24CM,层厚2.0~3.0mm,间距0-0.5mm。3D序列,FOV 18~24CM,层厚0.5~1.0mm,间距0。3D扫描需做到各向同性。
注意事项:1.检查前应仔细询问病史,根据被检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序列。2.MRI禁忌症及人工耳蜗植入者,应避免做MRI检查。3.对于肿瘤应加扫DWI序列,由于是颅底结构,应尽量使用磁敏感伪影较轻的DWI序列,如TSE-DWI、PEOPELLER-DWI序列等。4.对于神经的成像序列不局限上述序列,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序列,如3D FLAIR,3D STIR等序列。5.由于颅底结构复杂,血管众多,为了减轻相应的伪影,增强扫描通常采用3D薄层梯度回波序列扫描。
实例: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耳部CT和MRI检查及诊断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9):654-659.
林毅,王紫仪,张宗锐,郑璇,陈青华,王翰菁,郝欣平,李永新,鲜军舫,杨本涛.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增强后延迟扫描对内耳淋巴积水磁共振成像的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5):333-337.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内耳内淋巴积水磁共振影像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0)[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55(9):809-813.
李进叶,孙立新,李龙,赵慧,许挺,田静,胡娜,黄一帆,巩若箴.经鼓室和静脉途径给药后内耳3D-FLAIR MRI观察梅尼埃病迷路变化[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36(1):46-49.
刘维,汪芹,伍伟景.内耳钆造影MRI技术的原理与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9,25(4):439-443.
陈仲良,邓虹,曾伟科,易志龙,苏赟,杨泽宏,谢明伟.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磁共振成像在梅尼埃病内耳淋巴造影中的诊断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9,10(7):509-513.
祁吉,夏爽.磁共振成像在耳部疾病应用及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4,5(z1):15-19.
张宏,邬小平,银小辉,高明,董季平,马鸣岳.高分辨率CT联合MR T2-DRIVE序列诊断儿童蜗神经发育不良[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0,17(5):275-279.
感谢磁共振之家授权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磁共振(MRI)胎儿、胎盘扫描技术
扫盲:眼部MRI该如何扫描!
磁共振(MRI)大腿、小腿扫描技术
​扫盲:肾上腺MRI该如何扫描!
扫盲——乳腺MRI怎么扫描?
扫盲:垂体MRI该如何扫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