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丨影像及临床诊断要点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概述

  • 常见:血管狭窄继发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偏心性、不规则±溃疡、钙化

  • 少见:血管扩张迂曲,但无狭窄

影像

  • CTA/MRA/DSA显示颅内动脉狭窄:基底动脉或颈内动脉远端

  • MRA、CTA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可发现>50%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

主要的鉴别诊断

  • 血管炎/动脉炎

  • 脑血管痉挛

  • 烟雾病

  • 动脉夹层

  • 非闭塞性血栓或栓塞

病理

  • NASCET标准(用于颈部血管病) >70%狭窄将导致血流受限

临床要点

  • 因栓子、重度狭窄、进行性闭塞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斑块破裂常导致脑卒中发作

诊断纲要

  • 影像检查方法推荐:CTA和/或MRA为最佳筛查工具;DSA为诊断金标准, 并可评价干预治疗的可能性

  • 确定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十分重要:形成侧支循环的患者可更好地耐受血管狭窄/闭塞

  • 示意图: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累及颅内主要动脉及分支(空箭),可见穿支动脉(豆纹动脉)(白箭)和腔隙性梗死(黑箭)。

  • 前后位MRA:左侧MCA的M1段远端血流中断(直箭),提示重度狭窄或闭塞;右侧MCA后交通分支狭窄(弯箭);左侧ICA海绵窦段扩张迂曲(空箭),提示动脉粥样硬化。

  • 中年女性,TIA发作:轴位T2WI示右侧ICA血管流空信号消失。

  • 同一位患者,右侧深部白质多发斑点状高信号灶。

  • TIA患者,冠状CTA示左侧ICA远端重度狭窄,右侧ICA床突上段正常。

  • 同一位患者,T1WI +C示左侧脑沟增强,软脑膜皮层支的血流缓慢可能是其显影的原因。

颅外动脉粥样硬化

概述

  • 血浆脂蛋白沉积在动脉壁导致的变性过程

影像

  • ICA近端平滑或不规则狭窄

  • 动脉壁钙化

  • 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是最常见的病变部位

  • 检查方法推荐:

  • 彩超用于初筛

  • CTA、MRA或对比增强MRA

  • 下列情况可考虑行DSA检查: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可疑病例或CTA、MRA显示血管“闭塞”

病理

  • NASCET方法:狭窄%=(正常血管腔直径-最小残留管腔直径)/正常血管腔直径,x100%

  • 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70%,重度狭窄70%~99%

临床要点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适用于颈动脉狭窄≥70%, 且临床有症状(NASCET)

  • 颈动脉狭窄50%~69%, 如临床有症状也能从CEA中受益(NASCET)

  • 颈动脉狭窄60%, 无临床症状者也能从CEA中受益(ACAS)

  • 颈动脉支架取决于术前的危险因素

  • 症状或体征(可能无症状):颈动脉杂音、TIA、卒中(可能无症状)

诊断纲要

  • DSA仍为诊断“金标准”, 但下述任意2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均可接受:超声、CTA、TOF,或对比-增强MRA

  • DSA后期成像阶段对于除外假性闭塞非常重要:高度狭窄呈“细线”征

  • 示意图:A图示出现“脂质条纹”及内膜轻度增厚,B图示重度动脉粥样硬化,典型的斑块内出血、溃疡及血小板血栓。计算方法:狭窄%=(b-a)/b×100%。

  • 斜冠状位CTA MPR:颈动脉球处管腔不规则狭窄,ICA近端存在钙化斑块,远段充盈良好。

  • 斜冠状位MRA:左侧ICA“血流中断”,提示管腔重度狭窄。

  • 轴位1WI +C FS显示ICA管壁增厚(细箭),仅有很小的残留管腔(空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常有新生血管形成,可引起斑块内出血。

小动脉硬化

概述

  • 小动脉硬化症(微动脉)

  • 常见于慢性高血压和/或糖尿病

  • 可导致血管性痴呆

影像

  • CT表现为多发性白质疏松病灶

  • 斑片状/融合的T2/FLAIR高信号

  • 脑室周围广泛或融合性病灶

  • 受累区域:脑室周围>深部>邻近皮质的白质

  • 表现无特异性:

  • 除动脉病外,许多其他原因也有类似表现

  • 脱髓鞘、感染、炎症、药物相关、代谢性疾病

  • 由几种类型的动脉病变所致:

  • 小动脉硬化

  • 慢性高血压(基底节、脑室周围白质受累更多见)

  • 糖尿病(周边受累更多见)

  •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

  • 脑淀粉样血管病(外周白质、皮层、脑膜)

临床要点

  • 临床和影像学表现重叠:多发梗死性(血管性) 痴呆(VaD);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Binswanger病)

  • 由小动脉硬化或多发皮质/皮质下梗死引起的VaD

诊断纲要

  • 所有的老年患者均应采用FLAIR、T2❉(GRE,SWI) 序列检查

  • 查找微出血(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

  • 老年、痴呆、高血压患者,FLAIR显示中度脑萎缩,脑室周围及深部白质融合的高信号病灶及近皮层白质轻度受累,为严重小动脉硬化的典型表现。

  • 同一位患者:脑桥中央斑片样高信号,因小动脉硬化所致。

  • FLAIR显示中度小动脉硬化表现为基底节、岛叶下白质(箭)以及深部脑室周围白质多发高信号区。

  • 同一位患者,SWI显示基底节区及周边多灶性低信号区,为慢性高血压微出血的典型表现。

  • FLAIR显示放射冠区白质多灶性高信号区,脑室周围白质受累较少,符合糖尿病相关小动脉硬化的典型病变分布。

  • 72岁老人,认知功能障碍,FLAIR显示广泛的非融合性白质高信号灶,该表现与年龄相关的微血管病表现一致。

↓ 内容节选自图书:

《脑部影像诊断学》 主译:吴文平 等


转载声明:本微信平台属于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注明来源,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来源:医学影像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介入 | 肾动脉狭窄所致高血压
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动脉也能开个窗户--开窗,看看!
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影像检查的专家共识
[深度学习] “椎动脉夹层”的影像特点及典型临床表现(建议收藏)~~~
2017ASN颅内血管壁MRI:原则及专家共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