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络的起源---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

经络学说

是中医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

两千多年一直为保障华夏儿女的健康

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那么

经络是什么? 起源于哪里?

存在于人体何处? 能不能看到?

经络有哪些作用? 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

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

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

今天

我们就先从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

来了解经络的起源

十二经又名十二正经

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

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

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其流注次序:

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

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阴经和阳经在指端或趾端交接。

上述规律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十二经络交错循环,同有机体完美结合共筑一套强大的经络体系。

内经对于十二经络的阐述偏于宏观

想要更细致的了解经络的起源

敬请期待下周三的

【经络的起源】--囊胚经络理论

中府穴

取穴:在锁骨外端下窝,下1拇指宽处。

穴位图片为Heal361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功效:

咽喉肿痛,咳嗽,胸痛,哮喘,胸膜炎,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臂痛,肋间神经痛。

手法:

双手拇指头分别按住两侧穴位,按揉20下,每天3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络辩证漫谈:经络系统的组成
针灸学-重点(1)
民间中医“竹梯”(28)经络学说(上)
中医基础——经络
【学霸真题】16经络概述与经脉循行
经络是怎样分类命名的?十二经脉的分布和循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