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传统丧葬习俗之“泼汤”,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农村的丧葬礼俗受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最能展现当地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即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村的丧葬礼俗却从而改样。就算在如今,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经济生活的提高,丧葬礼俗也大致未改。曾经有人说“现在若想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估计只能在婚丧嫁娶了”。对于很多生活在城里的人,可能从未听说过一些“丧葬”礼俗的方言、谚语,今天我们就一探究竟!

一、报信儿

家中有亲人故去,如何通知亲朋好友这一消息,我们村这里称为“报信儿”或者“报丧”。一般是自家的子侄、儿孙、侄孙等,通常手拿白旗,头戴孝帽。

二、灵棚

家里有老人逝去,便要在院子里搭起宽阔的“灵棚”。棺柩停在主屋里,“灵棚”是祭奠死者灵魂的场所。人死后要在院子里树一根长长的杆子,顶上悬挂纸做的天鹅,作为家中置办丧事的标志。大门左右贴白条,按男左女右,在大门的一侧放“纸骨垛”,在棺材前放烧纸的“老盆”。按照家族中血缘关系的远近,全家穿孝服。

三、吊丧

丧事的正日子,死者家属接待亲戚朋友吊唁,叫开吊,也叫“人情”。儿子女儿都要邀请吹鼓手班子。请吹鼓手的目的是让逝去的灵魂走得热闹不孤单,特别是为隆重的发丧仪式做好铺垫。

四. 扯孝

在农村有红白理事会,会有专门帮助操办的人,我们农村的叫法是“忙客(kei)”,管事的“大总理”。当有前来奔丧的人,“忙客”们会按照来人与故人的关系,制作分发孝冒、孝鞋、孝服,颜色大体以白色为主,根据远近关系在孝冒上会有纽扣,有藏青色、白色的。因“孝服”都是用整块布扯下的,故称为“扯孝”。女人戴“孝”一般是,“孝搭头”也就是方形白布。

五、送汤

送汤也叫“泼汤”。人死之后,一般三日而葬,但要挑偶数日子。咽气后要马上送“倒头汤”,只有本家人参加。下葬前一天中午那次汤称“齐头汤”,所有家人都要参加。

六、抢碗

如果死者高寿且子孙满堂,前来吊孝的人吃完宴席后会带走几个碗,意为讨寿。

七、送盘程

这里在我们农村的意思是,送一程的意思,在发丧的大日子,按照农村的传统,人死后会去往另一个世界,需要花费很多的盘缠,到现在就演化成送故人最后一程的意思了,以表示依依惜别之情!孝子摔盆,将故人乘坐的纸轿停放在路口,“五服”之内的男丁分列两边,跪下。女性 家属一般留着 纸轿后边。前来吊唁的亲朋在依次祭拜,与 故人辞行!这时,古乐齐响,鞭炮震天!

八、落葬

等宾客依依送别之后,发丧队伍会前往祖林,举行“落葬”仪式。孝子慢慢将骨灰盒安放在事先挖好的墓坑中,众孝子上前用土封盖。落葬完成!

九、圆坟

“圆坟”是死者入葬后第三天死者的亲属到新坟上添土、烧纸、致哀。在农村人眼里,坟墓的土堆得越多,形状添得越圆,说明死者的家属越孝顺。

在农村“十里不同俗”,但是在我看来“丧葬”习俗是,变化最少的!在农村丧葬的习俗还有很多,像何时“除服”,如何“祭坟”,等等。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有很多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了!所谓“老人不讲古,后人会失谱”,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丧葬礼俗之“方言”,这些俗语你可能从未听说过!
丧葬习俗有多少种﹖现在又发生了哪些改变﹖“拦祭”你见过吗﹖
农村出殡时,长子为何要摔碎瓦盆?
农村丧礼习俗,15种丧礼流程全揭秘,路祭、泼汤只是其二!
俗语“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啥意思?农村丧葬的讲究
俗语:“冷棺莫入村,热孝莫入门”,啥意思?你们也这样讲究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