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千年古方真香!竟能治这么多病,真是不可轻视


第 1632 期

作者 / 1高志刚2戴卫红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5医院药剂科2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药剂科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及方剂研究进展

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作干姜甘草汤……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原文中芍药甘草汤主要治疗脚挛急。该方由白芍和炙甘草组成,白芍酸苦微寒,益阴养血;炙甘草甘温,补中缓急。二药合用,有滋阴血、缓挛急的作用。临床上应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肌肉痉挛、关节拘急、疼痛均有较好疗效。近年来,对芍药甘草汤的应用更加广泛,方剂配伍研究更加深入,现综述如下。

1 临床应用研究

1.1 肌肉痉挛:赵保忠认为,腓肠肌痉挛是由于肝肾阴虚,寒湿之邪瘀滞经络,筋失濡养所致,应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痉挛患者30例,在原方基础上加木瓜、伸筋草。3 d为1个疗程,不愈者继服1个疗程。结果:治愈25例,显效4例,临床治愈率83.3%,总有效率100%。临床治愈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均未复发,且均服用5剂以下,疗效显著。洪传桃等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痉挛患者46例,药物组成:白芍90 g,虎杖30 g,甘草20 g,桂枝15 g,木瓜20 g。共治疗4~7 d。结果:显效3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可见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痉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1.6 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 :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会引起患者的血清泌乳激素(PRL)升高,从而诱发女性患者月经失调、闭经、溢乳,也可引起男性患者性功能低下,增加骨质疏松和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并降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向小妹等应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92例,疗程10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PRL水平及利培酮血浆浓度。结果:治疗后,患者PRL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利培酮血浆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女性患者月经不调、闭经及男性患者女性化等症状基本消除,提高了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顾培等将120例服用奥氮平片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维持原治疗方案,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芍药甘草汤,药物组成:甘草15 g,赤芍15 g。2组疗程均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R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芍药甘草汤可降低此类患者血清PRL水平,且对基础疾病无影响。谢姗姗等通过临床证实,芍药甘草丸能显著降低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血清PRL水平,芍药甘草2∶1的配比效果最为明显,且不影响利培酮的治疗效果。孟延兵实验研究显示,芍药甘草汤降低高催乳素血症小鼠血清PRL的机制可能是芍药甘草汤能提高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抑制垂体Prl mRNA、Preb mRNA表达,且芍药与甘草配比为3∶1时效果最好。






2 方剂学研究

2.1 历代医家对芍药甘草不同组成方剂的研究:历代医家研究芍药甘草汤甚多,除《伤寒论》中的芍药甘草汤方剂外,其他论述药味或有增减,治疗疾病亦各有异同。组成相似的有《魏氏家藏方》“六半汤”:“白芍六两,灸甘草半两,用治湿热脚气,不能行步者。”《朱氏验集方》中“神功散”:“白芍一两半,甘草一两,主治消渴。”《圣济总录》芍药汤:“芍药二两,甘草(炙)、桂枝(去粗皮)各一两,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普济方》甘草芍药汤:“白芍药(四两苦酸微寒),甘草(四两炙甘平)……酸甘相合,用补阴血。”(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宋代《传信适用方》“中岳汤”:“赤芍六两,灸甘草半两,用于治湿气腿脚赤肿疼痛,及胸胁痞满,气不升降,遍身疼痛,并治脚气。”清代《医门八法》白芍甘草汤:“白芍一两(醋炒),甘草三钱,主治胃气痛。”

2.3 配比对药效的影响:杨艳等研究白芍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的解痉作用,各组豚鼠先给予乙酰胆碱刺激,再分别给予白芍、甘草的配伍比例为1∶1、2∶1、4∶1、6∶1的药物刺激,记录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平均频率、平均张力的变化。结果:白芍、甘草的配伍比例随1∶1至6∶1不断递增,可使乙酰胆碱兴奋后的离体回肠平滑肌蠕动变慢,解痉作用加强,从而增强缓急止痛的效果。孙婷等通过热板法实验证实,芍药甘草汤有明显镇痛作用,甘草无明显镇痛作用,白芍单味药镇痛效果明显弱于芍药甘草汤,说明甘草与白芍配伍后能明显增强白芍的镇痛作用;在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实验中,芍药甘草汤组能明显抑制肿胀,白芍组有一定抑制肿胀作用,甘草组无明显抑制肿胀作用,表明甘草白芍配伍可增强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以上说明芍药甘草汤具有显著的解痉、镇痛作用,作用明显强于单用白芍或甘草。(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汪萌等按照芍药甘草汤中成分的配比配制对照品溶液,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药物组成分别为醋白芍:炙甘草12 g∶12 g、赤芍∶炙甘草12 g∶1 g、生白芍∶生甘草12 g∶8 g、赤芍∶生甘草12 g∶2 g、生白芍∶炙甘草12 g∶1 g、生白芍∶生甘草12 g∶4 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测定各个药效组分的含量。结果证实,赤芍更偏重于活血止痛功效,以白芍为组分的汤剂中,甘草量越小,芍药主要成分的含量越少,各药效组分之间的比例也随甘草与芍药组分的变化而变化,并呈现不同的临床疗效。该研究结果与不同的芍药甘草配比所发挥的临床疗效相吻合,也证实流传至今临床多以醋白芍12 g、炙甘草12 g作为止痛药方的合理性。

2.4 合煎与分煎对组分的影响:何丽仙等以煎煮、提取、浓缩等方法制备芍药甘草汤合煎和分煎的提取物供试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煎剂提取物进行测定。结果:芍药甘草汤合煎后无新成分产生,但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率大于分煎,且主要化学成分的组成比例发生较大改变,这种变化可能是芍药甘草汤中各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增加治疗药效。经过以上综述分析,芍药甘草汤剂量比以1∶1为宜,两药合煎,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临床效果最佳。

3 结 语

白芍—甘草这对经典的中药配伍药对,是中医学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得出的有效经验方剂,也是中医理论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可养肝阴,柔筋止痛,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的特点,止痛作用是标本兼治,而非单纯阻止疼痛,是西药单一成分无法相比的。研究人员对芍药甘草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芍药甘草汤具有很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对胃肠、输尿管、膀胱的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具有保护肝脏、保护胃黏膜、利胆退黄、平喘、抗过敏、增强免疫、通便等多种药理学作用。(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临床上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已用于治疗各种临床疾病,且疗效显著。但是,目前芍药甘草汤仍无成型的优良制剂,对该类经方的开发远落后于日本,国际、国内市场几乎被日韩占领,除趋利因素外,国人对中医药的重视、信任程度及研发投入也远低于国外。当务之急是乘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实施及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东风”,充分放开对中医药的束缚,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尤其要深入经方方剂学研究,加快研制出一批方简效优的经方制剂,全面普及中药经方应用常识,提高治病及治未病的效果,充分发挥中医学在医疗改革及全民大健康中的强大优势。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背诵第二天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
白芍与经方(1)——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介绍
白芍30克甘草15克能治什么病
名老中医郑伟达教授36方特效验方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汤,治痛第一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