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妇科学——产后病(一)

1、产后三病是指

A.呕吐,泄泻,盗汗

B.尿失禁,缺乳,大便难

C.血晕,发热,痉证

D.病痉,病郁冒,大便难

E.腹痛,恶露不下,发热

2、产后郁冒,属产后哪项之一

A.“三冲”

B.“三急”

C.“三病”

D.“三禁”

E.“三审”

3、患者女,25岁,已婚,近半年来常感小腹部隐痛,拒按,痛连腰骶,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胸闷纳呆,口干便秘,小便黄赤,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膈下逐瘀汤

B.少腹逐瘀汤

C.银甲丸

D.理冲汤

E.止带方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产后三病:病痉,病郁冒,大便难。
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产后郁冒属于产后三病。

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题中患者近半年来常感小腹部隐痛,拒按,痛连腰骶,故诊断为盆腔炎。湿热余邪与气血搏结于冲任胞宫,故小腹部隐痛,拒按;劳累耗伤气血,正气虚衰,故劳累时加重;湿热下注,故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湿热瘀结内伤,故胸闷纳呆,口干便秘,小便黄赤;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瘀结之象,故辨为湿热瘀结证,治宜清热利湿,化瘀止血。膈下逐瘀汤为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的选方,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A错)。少腹逐瘀汤功能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主治寒凝血瘀证(B错)。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治宜清热利湿,化瘀止血,方选银甲丸(C对)。理冲汤功能益气健脾,化瘀散结,为治疗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的选方(D错)。止带方功能清利湿热,解毒杀虫,为治疗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的选方(E错)。

细目十二 妊娠小便淋痛

要点一 概述
 
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淋沥涩痛等症,称“妊娠小便淋痛”,或“妊娠小便难”,俗称“子淋”,类似于西医的妊娠合并泌尿系感染。
 
要点二 病因病机
 
病因总因于热,机理是热灼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其热有虚实之分,虚者阴虚内热;实者心火亢盛,湿热下注。
 
要点三 辨证论治
 
本病治疗上均以清润为主,不宜过于苦寒通利,以免重耗阴液,损伤胎元。
 
1.阴虚津亏证
 
主要证候:
 
妊娠期间,小便频数,淋沥涩痛,量少色淡黄,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颧赤唇红;舌红少苔,脉细滑而数。
 
治法:
 
滋阴清热,润燥通淋。
 
方药:
 
知柏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车前子。
 
2.心火偏亢证
 
主要证候:
 
妊娠期间,小便频数,尿短赤,艰涩刺痛,面赤心烦,渴喜冷饮,甚者口舌生疮;舌红欠润,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

清心泻火,润燥通淋。
 
方药:
 
导赤散加玄参、麦冬。
 
3.湿热下注证
 
主要证候:
 
妊娠期间,突感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欲解不能,小便短赤,小腹坠胀,胸闷食少,带下黄稠量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润燥通淋。
 
方药:
 
加味五苓散。
 

细目十三 妊娠小便不通

要点一概述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妊娠小便不通”,古称“转胞”或“胞转”。以妊娠晚期7-8个月时较为多见。
 
要点二 病因病机
 
妊娠小便不通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胎气下坠,压迫膀胱,致膀胱不利,水道不通,溺不得出。属本虚标实证,临床有肾虚、气虚之分。
 
要点三 辨证论治
 
本病以小便不通为主,但其实质是肾虚或气虚。治疗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补气升提助膀胱气化为主,不可妄投通利之品,以免影响胎元。
 
1.肾虚证
 
主要证候:
 
妊娠小便频数不畅,继则闭而不通,小腹胀满而痛,坐卧不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薄润,脉沉滑无力。
 
治法:
 
温肾补阳,化气行水。
 
方药:
 
肾气丸去丹皮、附子,加巴戟天、菟丝子。
 
2.气虚证
 
主要证候: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或频数量少,小腹胀急疼痛,坐卧不安,面色㿠白,神疲倦怠,头重眩晕;舌淡,苔薄白,脉虚缓滑。
 
治法:
 
补中益气,导溺举胎。
 
方药:
 
益气导溺汤。
 
第十单元  产后病
 

细目一 概述

要点一 产后病的定义
 
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产后,亦称“产褥期”,一般约为6周。古人有“弥月为期”“百日为度”之说,俗称“小满月”与“大满月”,即产后一月(弥月)为小满月,产后三月(百日)为大满月。目前根据临床实际,将产后七日内称为“新产后”。
 
要点二 产后“三冲”“三病”“三急”的含义
 
汉代《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指出:“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张氏医通·妇人门》云:“败血上冲有三,或歌舞谈笑,或怒骂坐卧,甚者逾墙上屋,口咬拳打,山腔野调,号佛名神,此败血冲心,多死……若饱闷呕恶,腹满胀痛者曰冲胃……若面赤呕逆欲死曰冲肺……大抵冲心者,十难救一,冲胃者,五死五生,冲肺者,十全一二。”又论:“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泄泻为急,三者并见必危。”前人所指的产后病,涉及范围较广,根据现代临床的认识来看,古人所说的产后“三冲”,与西医产科的羊水栓塞有相似之处,是产时危急重症。
 
要点三 产后病的病因病机
 
产后病的发病机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亡血伤津。由于分娩用力、出汗、产创和出血,而使阴血暴亡,虚阳浮散,变生他病。二是元气受损。分娩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体力持续消耗过程,若产程较长,产时用力耗气,产后操劳过早,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耗,而致气虚失摄、冲任不固。三是瘀血内阻。分娩创伤,脉络受损,血溢脉外,离经成瘀。产后百节空虚,若起居不慎,感受寒热之邪,寒凝热灼成瘀;或胞衣、胎盘残留,瘀血内阻,败血为病。四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后元气、津血俱伤,腠理疏松,所谓“产后百节空虚”,生活稍有不慎或调摄失当,均可致气血不调,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常,冲任损伤而变生产后诸疾。
 
要点四 产后病的诊断与产后“三审”
 
产后疾病的诊断在运用四诊的基础上,根据新产特点,还需注意“三审”,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的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三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及饮食之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同时还应根据病证,了解产妇体质,产前、产时、产后情况,参以脉证,必要时配合妇科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要点五 产后病的治疗原则
 
应根据亡血伤津、元气受损、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常用的具体治法有补虚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固表、调理肾肝脾等。选方用药,又需照顾气血,行气勿过于耗散,化瘀勿过于攻逐,时时顾护胃气,消导必兼扶脾,寒证不宜过用温燥,热证不宜过用寒凉;解表不过于发汗,攻里不过于削伐;掌握补虚不滞邪,攻邪不伤正的原则,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要点六 产后用药“三禁”
 
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此外,对产后病中的危急重症,如产后血晕、产后痉病、产后发热等,临证时必当详察,及时明确诊断,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救治,以免贻误病情。
 
要点七 产后病的预防与调护
 
居室宜寒温适宜,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不宜关门闭户;衣着宜温凉合适,以防外感风寒或中暑;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而易消化;不宜过食生冷辛辣和肥腻煎炒之品,以免内伤脾胃;宜劳逸结合,以免耗气伤血;心情宜轻松舒畅,不宜悲恐抑郁太过,以防情志伤人。产后百日内,不宜交合,勿为房事所伤;尤宜保持外阴清洁卫生,以防病邪乘虚入侵。
 

细目二 产后血晕

要点一 概述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可与西医“产后出血”和“羊水栓塞”互参。
 
要点二 病因病机
 
导致产后血晕的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多由阴血暴亡,心神失守而发;实者多因瘀血上攻,扰乱心神所致。
 

要点三 鉴别诊断

1.产后郁冒 

 
虽都可见眩晕症状,但产后郁冒是因产后亡血复汗感受寒邪所致,症见头眩目瞀,郁闷不舒,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而产后血晕则多由产后阴血暴亡,心神失养,或瘀血停滞,气逆攻心所致,晕来势急,病情严重,临床诊断时以不省人事,口噤,甚则昏迷不醒为其特点。
 
2.产后痉病 
 
口噤不开为二病的相似之处,但产后痉病多由产时创伤,感染邪毒,或产后亡血伤津,筋脉失养所致,其发病时间较产后血晕缓慢,其症状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为主,二者易于鉴别。
 
3.产后子痫 
 
虽都可见神志不清,但产后子痫除了产前有头晕目眩、头面及四肢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病史以外,尚有典型的抽搐症状,可与产后血晕相鉴别。

要点四 急症处理

产后血晕无论虚实都属危急重证,应予以高危重视,查明原因,积极进行中西药结合抢救,以免延误病情,危及产妇生命。
 
中医治疗本病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当产后血晕发生休克时,应首先抗休克,促其复苏,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将产妇置于头低脚高的仰卧体位,同时予以保温。
 
2.针刺眉心、人中、涌泉等穴,强刺激以促速醒。
 
3.丽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或滴注,迅速补充血容量以抗休克。
 
4.结合西医有关“产后出血”原因,即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抢救。
 

要点五 预防与调护

本病多由产后大出血发展而来,因此防治产后大出血是预防产后血晕的主要措施。
 
1.注意做好孕期保健。对双胎、多胎、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孕妇,或有产后出血史、剖宫史者,应严格把好产前检查关,择期住院待产;对胎盘早剥者,应及早处理,避免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2.提高助产技术,正确处理分娩三个产程。认真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残留。如发现软产道损伤等体征,应及时处理。
 
3.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同时观察血压、脉搏及全身情况。
 
4.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量多,需迅速查明引起出血的原因,及时纠正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注意保健,避免风寒,注意外阴部清洁卫生,避免产妇情绪激动,并应注意产后饮食调摄,清除其他导致产后血晕的因素,确保产妇生命安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产后病方药妙用
《金匮钩玄》 > 卷之三\妇人科 产后血晕
第六单元 产后病 细目一 概述
产后血晕2
中风病发病急危险高,中医治疗化痰通络是关键!
温病学课件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