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热化痰、下气止呃”——竹茹

竹茹是禾本科植物淡竹、青竿竹、大头典竹等的茎杆去外皮刮出的中间层。有叫竹皮[《金匮要略》]、淡竹皮茹[《别录》]、青竹茹[《药性论》]、淡竹茹[《食疗本草》]等。

竹茹的原植物主要有三:1、淡竹:又叫毛金竹、白夹竹。分布于山东、河南、长江流域以南地区。2.青竿竹:分布于广东广西。3.大头典竹:又名大头甜竹。分布于两广、海南。切不可为求利益将毛竹丝入药,影响临床疗效。

全年皆可生产,以冬季采伐当年之新竹为宜。除去枝叶,将砍取的新鲜茎截成65cm 左右,用特制刮刀刮取,先将外层表皮刮去后,第二层俗称“二青竹茹”,质量佳,将捎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晾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其内层黄白色质次,一般不用。亦有部分地区利用竹器生产刮下的竹丝作竹茹用,质次。

取净竹茹团置热锅内用文火炒,有火星时稍洒清水,炒至黄色微具有焦斑时取出,摊凉。火炒后减弱竹茹寒性,使清热作用减弱,而留其化痰功能。

姜汁炒竹茹常用于寒热并存之哕逆呕吐、中风痰壅、半身不遂,或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或产后虚烦,心中闷乱不解等症。

玫瑰炒竹茹有行气化瘀,解郁安神之功。对肝胃不和,气失调畅,其人阴液又虚致胁痛、胃痛、脘腹痛及妇科诸证。如胸闷心烦,惊悸怔忡,心烦失眠,中风偏瘫等症。清代名医陈莲舫首创此种炮制用法。

枳实( 或枳壳) 炒竹茹,可清热行气而化痰。程门雪说:“我在内伤、外感诸疾中,常用枳实炒竹茹,取其清通肠胃、调畅气机。诸多疾病中,用之极有良效。体实、证实用枳实炒竹茹”。临床常用于胃热噎嗝、呕吐、痰浊内阻、胸脘痞满、痰涎等实症。

竹茹味甘, 性微寒归牌、胃、胆经。《别录》:“微寒。”《药性论》:“味甘。'《汤液本草》:“气微寒,味苦。”《纲目》:“甘,微寒,无毒。”《本草经疏》:“入足阳明经。”《药品化义》:“气和,味苦,性凉,能升能降,性气与味俱轻。入胆、胃二经。”《长沙药解》:“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本草经解》:“入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本草求真》:“味甘而淡,气寒而滑。”《本草再新》:“味甘、辛,性微寒。入心、肺二经。”《本草求原》:“苦竹茹兼入心,大寒。”《药性辑要》:'入肝、胃经。”

竹茹能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主治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于肺热咳嗽,痰黄及痰热烦臊,惊悸。竹茹味甘微寒性润,善清热化痰而除烦。治痰热壅肺,咯痰黄稠者,多用鲜品,与黄芩、瓜蒌、贝母等相配,以增强清肺化痰之功。烦躁惊悸属热者皆可投用,痰热者最宜,虚热者亦可,《千金要方》温胆汤←点击查看)治痰热上扰,胆胃不和,证见胸闷痰多,烦躁不眠,或惊悸不宁,或呕吐呃逆者,即以竹茹配枳实、橘皮、半夏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治产后虚热上冲,证见烦乱呕逆者,可配生石膏、白薇、枣肉等药,共奏清虚热,和胃气之功,方如《金匮要略》竹皮大丸(←点击查看)。产后内虚,烦热短气,可配人参、茯苓、甘草、黄芩等同用,以益气补虚,清热除烦,方如《千金要方》甘竹茹汤

用于胃热呕吐,妊娠恶阻。竹茹清热降逆止呕,为治热性呕逆之要药。治胃热气逆呕呃,常配黄芩、山栀子、生姜等药,以增强清胃降逆止呕之力,方如《延年秘录》竹茹饮。若属痰热客胄,证见脘闷呕吐,舌苔黄腻者,常配黄连、陈皮、半夏等药,以清热化痰、降逆止呕,方如《温热经纬》黄连竹茹橘皮半夏汤。胃虚有热者,可配人参、陈皮、生姜等补虚清热,降逆止呕,方如《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点击查看)

竹茹清降力缓,兼能安胎,能治恶阻,胎动属热者。治怀胎蕴热之恶阻呕逆,常配枇杷叶、陈皮、半夏等药,以清热降逆止呕。治胎动不安,单用即可,有清热安胎之效,或与黄芩、苎麻根等药合用,以增强药力。

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竹茹清热凉血而止血,且有消瘀之效,可治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等证属血热安行者。但其力较缓,临床多入复方,常与生地黄、白茅根、大蓟、小蓟等药同用。 

《本草经解》:“同麦冬、半夏、甘草、生姜,治呕逆;同花粉,治病后大热抽搐。《得宜本草》:“得栝楼,治伤寒劳复;得参、苓、芩、草,治产后烦热。” 《得配本草》:“得鸡子,治饮酒头痛;配蒌仁,治妇女劳复如中风状。” 《施今墨对药》:“配半夏,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力彰。”

大头典竹(来自《中华本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陆跃,陈仁寿.以《中国药典》为引考证竹茹止血的功能[J/OL].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
[3]周景春,朱福典.清热化痰的竹茹[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09):57.
[4]张博华,张义生.竹茹炮制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0):76-79.
[5]朱勇,田晓凤,朱溪悦.《本草纲目》中的竹类药物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13,11(04):24-27.
[6]吴东伟.竹茹善治呕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1):57.
[7]孙媛.竹茹现代研究概况[J].黑龙江医药,2008,21(06):78-7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胆汤
【中药释义】对付烦躁、失眠、甲亢,竹茹茶饮就可以搞定。
〖中药妙方〗化痰祛湿,痰湿重、肥胖常用方
【温胆汤】痰热呕逆组成:半夏 竹茹 枳实...
温胆汤汇粹
中药古今研究:竹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