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状疱疹后遗症五年多,经方面前不算什么


写在前面的话

                                                                                      


一诊
初诊网诊。
6月1日,阮某,女,63岁,肾囊肿病史,20年前中风史,5年前带状疱疹病史,右背疼痛十余年。

刻下症见:带状疱疹后遗区瘙痒五年,春夏发作,两胁胀痛,腰痛,偶闪电般掣痛并传导至下肢,畏寒,汗出不明显,后背拘紧。脖颈怕冷,夏天需戴围脖,睡眠差,浅,易醒。易早醒。胃口一般,易胃胀,眼睛干涩,白痰,大便粘不成型。小便夜尿2到3次。疲倦乏力,心情烦躁焦虑,偶胸闷气短心慌。

网络问诊,脉象未考,舌暗红。

舌苔如下:



网络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散加减:

方证分析

患者身冷、身痒痛、无汗、恶风寒——病在少阴;

眼干、心烦、胁痛为半表半里之热——病在少阳。

当为少阴少阳合病。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医学衷中参西录》解释:

此(方)外感之寒凉,由太阳直透少阴,乃太阳与少阴合病也。为少阴与太阳合病,是以少阴已为寒凉所伤,而外表纵有发热之时,然此非外表之壮热,乃恶寒中之发热耳。是以其脉不浮而沉,盖少阴之脉微细,微细原近于沉也。故用附子以解里寒,用麻黄以解外寒,而复佐以辛温香窜之细辛,既能助附子以解里寒,更能助麻黄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阳透入之寒,仍由太阳作汗而解,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妙用也。

病人反馈如下:



二诊


二诊继续网诊,6月14日,
刻下症见
右侧肋部后背疼痛减轻,身体轻松,畏寒改善,仍有午后瘙痒,胃口一般,易胃胀,口中和,心情郁闷。服药初期大便溏泻,现好转,小便正常,夜尿0,睡眠改善,寅时易醒。心情郁闷。
脉象未考,舌暗红,底淤。

舌苔如图:



处方如下:

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方证分析
患者恶寒减,心烦,胁痛,胃胀,为少阳之热扰动于半表半里之间,且气机郁滞,方与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

《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皇汉医学》:少阴病者,脉微细,但欲寐也。四逆者,四肢厥逆之意。谓有此厥逆现象,或有以下之证者,为本方所主治也。但本方证非真少阴病,本方亦与少阴病之主方四逆汤异。无热药之干姜、附子,则无治阴证之能力。然仲景谓本方证为少阴病四逆,方名亦名四逆,虽似矛盾,抑亦深意之所存。欲示本方之治热厥时,疑似于少阴病之寒厥也。因里热极时,阻止血流使人之四肢厥逆,而呈阴证之外观,实与阴证之四肢厥逆(寒厥),内外俱厥冷者异。表虽厥冷而里有热,所谓表寒里热者(热厥)是也。故不可被表证之阴状所惑,以直治其里热,为古今寒热二厥之大别。本方证虽本来为阳热证,然可能热极而疑似寒厥,则呈热厥之证。


病人反馈如下:

感  悟
人体质有别,证有万端,见症需揣摩慎思。

有些中医,一见带状疱疹皆是龙胆泻肝汤,一见瘙痒就是白鲜皮,蜈蚣,全蝎,见一证即套一方,见一症即添一药,全然失去辨证的活法机用!

辨证当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当辨六经八纲方证,当透过现象看本质,此案即是。

并非见胁肋之病位即用苦寒清肝止痒药,痒亦有寒热虚实,不抠症,不落窠臼。你我共勉。此案见效如此之快,得赖于经方之助以及病家之信任坚持。

另外:首诊患者服药后腹泻,患家并未咄咄逼人和有所疑虑按照医嘱吃完所有药物后统一反馈,选择充分相信医生!

实际该症状也是排病反应之体现,包括平时临床病人服用中药初期咳嗽加重,腹泻,血块增多,皮疹等症状,很多都是排病反应可能,整体好转即可放心,大家可以回顾我之前的文章:中医调理有疑问?看完这篇就明白了

可是有些病人根本坚持不了吃药,随便有一点用药不适不沟通直接停药,也不复诊,甚至半信半疑,对医生指手画脚,那怎么能看的好病?

由此可知,医家细心辨证以及病家良好的依从性才是病情向愈最好的良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状疱疹医案(张存悌)
跟诊心得 060 | 带状疱疹继发脊髓炎
我如何用经方治疗皮肤病(上)
带状疱疹
六神丸治带状疱疹等
带状疱疹遗留的神经痛太遭罪,3个经方显奇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