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反胃

病证名。又称胃反,翻胃。指进食后经久不化,胃部胀满,食物复又吐出的病变,见《太平圣惠方·治反胃呕吐诸方》。《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跌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圣济总录·呕吐门》: “食久反出,是无火也。”《丹溪心法·翻胃》:“翻胃大约有四:血虚、气虚、有热、有疾。”《景岳全书·反胃》:“或以酷饮无度,伤于酒湿,或以纵食生冷,败其真阳;或以七情忧郁,竭其中气;总之,无非内伤之甚,致损胃气而然。” 又“反胃一证,本属大虚,盖食入于胃,使胃暖脾强,则食无不化,何至复出。……然无火之由,则犹有上中下三焦之辨,又当察也。若寒在上焦,则多为恶心或泛泛欲吐者,此胃脘之阳虚也。若寒在中焦,则食入不化,每食至中脘,或少顷或半日复出者,此胃中之阳虚也。若寒在下焦,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门,丙火不能传化,故以而复出,此命门之阳虚也……。”“虚在上焦,微寒呕恶者,惟姜汤为最佳,或橘皮汤亦可。虚在中焦而食入反出者,宜五君子煎、理中汤……虚在下焦而朝食暮吐……其责在阴,非补命门以扶脾土之母,则火无以化土无以生,……宜六味回阳饮,或人参附子理阴煎,或右归饮之类主之。”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十二指肠憩室,急、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症,十二指肠郁积症,胃部肿瘤,胃神经官能症等等。凡并发胃幽门部痉挛、水肿、狭窄,引起胃排空障碍所致胃反呕吐者,皆属本证范围。多因饮食劳倦、情志失调致使脾胃虚寒,腐熟、运化水谷功能下降,饮食停滞胃脘不化;或因酗酒、吸烟、多食辛辣油炸食物;或胃中虚寒,痰浊阻胃,瘀血积结,日久郁积而致使胃中积热,邪热在胃,不能消化饮食;或因酒食不节,七情所伤,房室劳倦致脾胃受损,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反成湿浊,积湿生痰,痰阻于胃,使胃失和降,宿食不化;或因病久入络,气虚,气滞,食停、痰积终成瘀血内结,内阻于胃,遂使胃失和降,宿食不化胃反而吐。呕吐物多是食物、痰诞、酸水,反胃一般多无吞咽梗噎,与噎膈之吞咽时梗噎不顺显然有异。因于脾胃虚寒,症见反胃,吐尽始觉舒适,大便溏少,神疲乏力,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脉细弱,甚者面色㿠;白,手足不温,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舌淡白,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者,治宜温中健脾,和胃降逆。常用丁蔻理中汤。甚者为脾肾阳虚,治宜上方加温补命门之附子、肉桂,破故纸,吴茱萸等;此外,丁香透膈散、二陈汤加味皆可选用。六味回阳饮,人参附子理阴煎,右归饮亦可化裁入用。因于胃中积热、症见反胃,吐出之物混浊酸臭,便秘,尿黄短,心烦口渴,面红,舌红干,苔黄厚腻,脉滑数者。治宜清胃泄热,和胃降浊。常用竹茹汤,大半夏汤加味。因于酒湿伤脾者,宜葛花解醒汤、胃火上冲则用黄芩汤,半夏泻心汤。因于痰浊阻胃,症见反胃,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或有积块,吐出伴有或稠或稀之痰诞之食物,或吐白沫,眩晕,心下悸,苔白滑,脉弦滑,或舌红苔黄浊,脉滑数。治宜涤痰化浊,和胃降逆,常用导痰汤,痰郁化热者,宜加黄芩、黄连、竹茹。因于瘀血积结,症见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或有积块,或吐黄沫,或吐褐色浊液,或吐血便血,上腹胀满刺痛拒按,积块坚硬,推之不移,舌质暗红或兼有瘀点,脉弦涩。治宜祛瘀活血,和胃降浊,常用膈下逐瘀汤加味。反胃之证起病缓慢,变化亦慢,临床所分四证,可独见,亦可兼见,病初多为脾胃虚寒或胃中积热,其病变在无形之气,温之清之,较易治疗。患病日久,多为痰浊阻胃,或瘀血内积,其病变皆在有形之积,较难治疗;患病日久,全身日见衰竭,四证可交错兼见,进而发展成真阴枯竭或真火衰微之危证,预后多不良,除药物治疗外,调节饮食,戒烟酒刺激之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房室劳倦亦很重要。

吴大真,余传隆 总编;袁钟,图娅,彭泽邦等 主编.中医辞海·上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第675-676页.

(主于虚,有兼气、兼血、兼火、兼寒、兼痰、兼积者。病在中下二焦。食不能入,是有火;食入反出,是无火)【温中开结】[草部]附子温中破积。反胃不下食,以石灰泡热,姜汁淬三次,同丁香、粟米煎服,或为末纸,或为丸噙。或包丁香,以姜汁煮焙丸服。白豆蔻脾虚反胃,同丁香、缩砂、陈廪米,姜汁丸服。白芷血风反胃,猪血蘸食。木香同丁香煎服,治反胃关格。王瓜反胃,烧研酒服。或入平胃散末。木鳖子三十个去皮油,牛乳、蜂蜜各半斤,石器慢熬干研,日取一匙入粥食。火杴草焙末蜜丸。荜茇 草豆蔻 红豆蔻 高良姜 肉豆蔻 藿香 抚芎苏子 前胡 香附 半夏并温中消食止吐。三棱同丁香末服。益智子客寒犯胃,多唾沫。[谷菜]干饧糟同姜捣饼焙研,入甘草、食盐服。韭菜烧熟,盐吃十顿,治噎膈反胃。生姜汁煮粥食。麻油煎研,软柿蘸食。白芥子酒服二钱。紫芥子 大蒜 干姜 兰香作饼。莳萝 茴香杵头糠 萝葡蜜煎细嚼。薤白 [果木] 槟榔青皮 橘皮西壁土炒,姜、枣煎服。胡椒醋浸七次,酒糊丸服,或加半夏或同煨姜煎服。毕澄茄吐出黑汁者,米糊丸服。枇杷叶同人参、丁香煎服。栗子壳煮汁。松节煎酒。千槌花煮汁。

丁香盐梅丸咽。姜、蔗汁丸服。木香同煎服。桂心 沉香 檀香 茯苓 厚朴 枳实[金石]雄黄 雌黄同甘草丸服。铅灰醋熬,蒸饼丸服。铅丹坠痰消积,同白矾、石亭脂煅研,丸服。水银同铅、缩砂,入硫黄、官桂为末,姜汁服,清镇反胃。灵砂镇坠反胃神丹也。赤石脂蜜丸服。

砒石同巴豆、附子、黄蜡丸服。白矾 丹砂釜煤 朴硝 蓬砂 轻粉 硇砂 [鳞介] 烂蛤烧服。蚌粉姜汁服。同田螺壳灰、乌梅烧研,人参汤服。鲫鱼酿绿矾煅研服。鲤鱼童尿浸煨,研末入粥食。[禽兽]抱出鸡子壳酒服。鸡䏶;胵皮烧研酒服。鹈鹕皮毛烧研酒服。五灵脂狗胆汁丸,热姜酒磨服。并加沉香、木香、阿魏。猫衣煅研,入朱砂噙。虎肚煅研,入平胃散末服。

虎脂切块,麻油浸收,每以酒一钟,和油一杯服,不问久近皆效。猬皮煮汁服,或炙食,或烧灰酒服。白马尿热饮。驴尿以上并能杀虫。驴屎 羊屎五钱,童尿煎服。牛;草同杵头糠、糯米粉、牛乳和丸煮食。羊胲子煅研,入枣肉、平胃散末,沸汤点服。

【和胃润燥】 [草部] 人参止反胃吐食,煎饮或煮粥食,或同半夏、生姜、蜜煎服。白术芍药 芦根止反胃五噎吐逆,去膈间客热,煮汁服。茅根反胃上气,除客热在胃,同芦根煎汁饮。[谷菜]山药 粟米作丸,醋煮吞。罂粟同人参、山药煮食。陈仓米水煎服,或炊焙为末,入沉香末服。马齿苋饮汁。柳蕈煎服。莼心 麻仁 胡麻油 [果木] 杏仁 桃仁 梨插丁香十五粒煨食,止反胃。棠梨叶炒研酒服,止反胃。甘蔗汁同姜汁饮,治反胃。干柿连蒂捣酒服,止反胃,开胃化痰。干枣叶同丁香、藿香煎服,止反胃。石莲入少肉豆蔻末,蜜汤服,止反胃。乌芋主五噎膈气。梓白皮主反胃。淡竹茹 竹沥 醴泉 井华水并主反胃。螺蛳泥每火酒服一钱,止反胃。地龙屎同木香、大黄末,水服,止反胃。白善土醋煅。西壁土 灶中土米饮服三钱。蚕茧反胃吐食,煎汁煮鸡子食之。缲丝汤煮粟米粥食,止反胃。牛羊乳反胃燥结,时时咽之,或入汤剂。牛涎噎膈反胃,以水服二匙,或入蜜,或入麝香,或和糯米粉作丸,煮食。羊肉蒜、薤作生食。羊胃作羹食。

乌雄鸡虚冷反胃,入胡荽子煮,食二只愈。乌雌鸡炒香,投酒中一夜饮。反毛鸡同人参、当归煮食。

(明)李时珍 编著;张守康 校注.本草纲目.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第67-68页.

反胃,或称“翻胃”,或称“胃反”,都是一回事。它和蓄饮的呕吐不同,蓄饮是呕吐痰水,并且是蓄到一定程度才呕吐,反胃是呕吐所进的食物,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只要进食,就必吐出,而且必须吐尽,象是把胃翻过来一样。除此以外,蓄饮呕吐,多兼有渴、痞、眩、悸等症状,而反胃没有这些症状。蓄饮由于不常呕食,且常能间歇多日不吐,饮食物一般可以少量进入大肠,所以对于大便的影响不大,而反胃则由于呕吐频繁,每日必吐,饮食不能进入大肠,就会数日或十数日,甚至数十日大便一次,而且坚涩异常,形如羊屎,人们多认为这是胃脘干枯。

胃反的形成,实际多是胃的下口——幽门梗阻。这些梗阻,可能是炎症产物,如瘀血、稠痰,或炎症变形,如瘢痕狭窄、水肿,以及肿瘤或其它脏器肿瘤压迫等。此外,胃反病人往往大便干如羊屎,排便不畅。大便不畅反过来更使饮食不入,食入即出,形成恶性循环,也是胃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便不通畅,也是反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治疗反胃,就离不开消除梗阻和润肠通便,或止呕的同时又润大便等几个方面。

姜建国,李树沛 主编.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克绍.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第55-56页.

膈下逐瘀汤原方:五灵脂二钱(炒)、当归三钱、川芎二钱、桃仁三钱(研泥),丹皮二钱、赤芍二钱、乌药二钱、元胡一钱、甘草三钱、香附钱半、红花三钱、枳壳钱半。

原方药用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元胡(即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共12味药。基于王氏瘀血治病之论,制方所用药味沿用了活血化瘀的几味基本方药,以赤芍、红花、川芎、桃仁治以化瘀活血;当归用以活血养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五灵脂用以通利血脉、散瘀止痛;延胡索入肝经,它具有活血、利气、止痛之功,其中以止痛的疗效较为突出;丹皮能和血凉血生血,善行血滞,与方中香附同用,又善除腹中包块;香附与乌药配伍,用以顺气止痛,且入肝经;香附、乌药、枳壳、延胡索四药以行气活血止痛;枳壳行气宽中,条畅气机;甘草健脾补中,调和诸药。

膈下逐瘀汤全方诸药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方中王清任用了较多归入肝经的药味(如乌药、香附、丹皮、川芎、延胡索、赤芍、五灵脂等等),肝具有藏血与疏泄之功,而使用多为调畅气机的药味加之归入肝经,其旨在充分调动肝脏之功能。全方以活血祛瘀和行气药物居多,使气帅血行,则活血逐瘀,破癥消结。

在现代,很多医生也爱用这个方剂,并且还将这个方剂应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肝病、胃溃疡、慢性结肠炎、胰腺癌等疾病。


那么我们返回去看看,王清任都用这个方子治疗哪些疾病呢?

病有专方,再好的方子,它都有治疗的范围,并非包治百病,而王清任是一个相当求真务实的医者,王氏几乎在每个制方当中都明确指出方子的治疗效验,如在膈下逐瘀汤的治验当中,王氏指出,其治疗小儿痞块,肚大青筋,用本方跟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三个方子轮转服用月余,就没有不成功的;而治疗肚腹痛处固定的情况,病人夜卧腹中似有物,左卧向左边坠,右卧向右边坠,用这个方兼用其他药,可治;又如治疗肾泻、久泻时间较久,用多方而不效,用本方治疗,可全愈。

王清任所创制的名方,膈下逐瘀汤亦为现代很多临床医者的掌上必备方药,最后特别需要大家注意一点,这个方子中的要主要以攻为主,王氏提到,如果病人气弱,不能抵抗得住药力的攻势,那就应该原方的基础上,再加党参三、五钱。原方的使用,病轻的少服,病重的多服,总之是,病去后就应该停止用药,不应该多服。

处方灵脂6克(炒)当归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丹皮6克 赤芍6克 乌药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红花9克 枳壳4.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肾泻久泻。现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血卟啉病、糖尿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

摘录《医林改错》卷上

少腹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方歌:调经止痛肉蒲香 芎归没脂赤姜元

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研)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黄9克 五灵脂(炒)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少腹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

为瘀血结于下焦少腹。下焦包括肝肾在内,由肝肾等脏功能失调,寒凝气滞,疏泄不畅,血瘀不适,结于少腹,故症见少腹积块作痛,或月经不调等杂病。治宜逐瘀活血、温阳理气为法。故方用小茴香、肉桂、干姜味辛而性温热,入肝肾而归脾,理气活血,温通血脉;当归、赤芍入肝,行瘀活血;蒲黄、五灵脂、川芎、元胡、没药入肝,活血理气,使气行则血活,气血活畅故能止痛。共成温逐少腹瘀血之剂。

【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少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连接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瘀血阻滞,久不受孕等证。

【方歌】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子宫肌瘤中药药方

气滞子宫肌瘤患者的中药治疗。治法:行气导滞,活血消症。子宫肌瘤的中药疗法的方药:木香10g,丁香15g,三棱25g,枳壳15g,莪术25g,青皮10g,川楝子15g,小茴香15g、可水煎服,也可共为细末,制成水丸内服。月经不调加丹参20g,香附15g。带下过多加茯苓15g,苡仁15g,白芷10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g,田七15g。

血瘀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治疗。治法:活血破瘀,消症散结。子宫肌瘤的中药疗法的方药:桂枝15g,云苓20g,丹皮20g,芍药15g,桃仁15g。可水煎内服,可共为细末,制成水丸内服。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加蒲黄15g,五灵脂20g;带下过多加苡仁15g,白芷10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g,乳香15g,没药15g;月经过少或闭经者加牛膝20g,泽兰15g,包块明显,推之不移可加逐瘀破坚药加水蛭、zhe虫等。

痰湿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治疗。治法:理气、化痰、消症。子宫肌瘤的中药疗法的方药:制半夏20g,陈皮15g,茯苓15g,青皮10g,香附10g,川芎15g,三棱25g,莪术25g,木香10g,苍术10g,甘草10g。脾虚者加党参15g,白术10g;带下色黄去香附,苍术,加败酱草15g,红藤15g。[6]

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皆能治之,效不可尽述。

       更出奇者,此方种子如神,每经初见之日吃起,一连吃五付,不过四月必成胎。必须男女年岁与月合成阳数方生子,如男女两人,一单岁,一双岁,必择双月方生子;如两单岁或两双岁,必择单月方生子。择月不可以初一为定准,以交节为定准。要知偶有经过二十日结胎者,切记准日期,倘月份不对生女,莫谓余方不验。余用此方,效不可以指屈。

       道光癸未年,直隶布政司素纳公,年六十,因无子甚忧,商之于余。余曰:此易事耳,至六月,令其如君服此方,每月五付,至九月怀孕,至次年甲申六月二十二日生少君,今七岁矣。此方更言险而不险之妙。孕妇体壮气足,饮食不减,并无伤损,三个月前后,无故小产,常有连伤数胎者,医书颇多,仍然议论滋阴养血、健脾养胃、安胎保胎,效方甚少。不知子宫内,先有瘀血占其地,胎至三月再长,其内无容身之地,胎病靠挤,血不能入胎胞,从傍流而下,故先见血。血既不入胎胞,胎无血养,故小产。

       如曾经三月前后小产,或连伤三、五胎,今又怀胎,至两个月前后,将此方服三、五付,或七,八付,将子宫内瘀血化净,小儿身长有容身之地,断下致再小产。若已经小产,将此方服三、五付,以后成胎,可保无事,此方去疾、种子、安胎,尽善尽美,真良善方也。

少腹逐瘀汤

      小茴香七粒炒 干姜二分炒 元胡一钱

      没药一钱炒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 官桂一饯

      赤芍二钱 蒲黄三钱生 灵脂二钱炒 水煎服。

    【方歌】

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种子安胎第一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温通气血
胡希恕临证心法
慢性前列腺炎,从瘀论治,以行气化瘀为法,二十剂愈
益气活血汤治疗胸痹心痛
血府逐瘀汤:血脉畅通,一身轻松!
中医内科学——积证、聚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