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教授谈备课

毛教授谈备课

一、新课程下体育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拖沓冗长

新课程下设定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于是就有了教师在每次的备课的教学目标中都要生搬硬套的写上这五种学习目标,不管本次课的教学是否能达成所预设的所有目标。

2、教材的选择不甚恰当

在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新教材探索之中,也出现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状况,体育课中出现了定向越野、心理拓展训练、拉拉操、排舞、踢踏舞、短式网球、小棒球、三门球等新教材的同时,也出现了扁担南瓜、白菜莴笋、废标语、化肥袋、多米诺骨牌、杂耍、劳作、活报剧等各种不良教材和教具,这些教材与增进学生健康无大关联,与运动技能学习无大关联,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无大关联,与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热情并促进学生运动参与仍无大关联,甚至与“因陋就简”和“因地制宜”也无大关联。是想这样的选材合适吗?

3.教案中多了很多空洞的言词

由于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案里也就多了“自主练习”、“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创编新动作”、“自评互评”等一些“新型”用词。很多时候这些看似华美的词句只是摆摆样子,在教学中是不大能够体现的。

4、备课过程中忽视中间过渡性的语言的创设

很多体育老师在上体育公开课的过程中,动作要领、动作做法讲解的非常流畅,但过渡性的语言讲的却是前言不答后语,磕磕巴巴。原因是没有认真思考,认真准备。

于是很多人再说体育老师不善言谈,什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等,其实真是这样吗?我想未必吧?只要我们认真准备了,我们照样可以的,我们的语言表达应该都不存在问题。相反的让他们来上体育课,来个队形调动,讲个动作要领,他们照样会磕磕巴巴,信吗?而且保证他们没有我们流利。

其实这个环节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可以解决得比较好。

二、备课的“三字诀”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贯彻教学大纲,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备好课对于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防止教学中的盲目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必须在备课上很下功夫,努力把握好以下备课的“三字诀”,必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备课及实施教学的依据,教师要熟悉教材的内容及程序,根据学段要求,理清教材的性质特点和技术结构,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并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教材间的横向联系。

2、备学生。

  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学生的情况,是科学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因此,备学生主要是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体育基础、心理状况,学习习惯以及上课时出席人数和女生身体情况等,以便教师备课时更有针对性。另外,备体育骨干也是备学生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知道培养体育骨干并积极启用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课前简要向其介绍课的内容、任务、要求、组织教法及注意事项等,并注意征求他们的意见,为教师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以及对课的某些方面作必要的调整具有一定的作用。

3、备教法。

教师的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在新课程中运用时,教师考虑更多的应该是“讲什么”“怎么讲”,是口若悬河,还是适时、有效地引导?确切地说应该是由备“教法”变为备“导法”: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创新,共同进步的互动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职责的变化和灵活性来面对互动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有效的创造性的活动,确保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实践;引导学生去分析和交流,形成新的知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处理好传授知识、技术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学习领域,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因而选用的教学方法依据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尽在情理之中。

4、备学法

新课标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强调改变现行体育课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是此次体育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
 5、备重点。

  备课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对动作的重点从全方位把握,以便合理地实施组织与教法。所谓重点,就是一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方法、经验、思想),是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或环节。

6、备难点。

备课时,教师要仔细分析动作的技术环节,找出难点,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哪些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所谓难点,就是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地方、教学难于实施的地方,就是本节课学生比较难接受、难掌握的问题或环节。

7、备问题。

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因此围绕教学过程要假设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分别设计出解决的方法。同时,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时要紧扣主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目的,针对性强。

8、备负荷。

体育课是通过适量的身体练习和接受一定运动负荷刺激来使学生掌握技术、增强体质。因此备负荷是否适量,关系到能否有效掌握技术、增强体质。故安排课的运动负荷时,一定要依据课的类型、教材性质和难度。学生身心特点等因素慎重考虑,并使之符合学生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9、备器械。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良好的场地器械布置能影响到学生锻炼的兴趣、情感、信心、意志和运动能力。故既要备好教师在教学中所用教具(如挂图、活动人模等),又要备好学生上课所用体育器材,还要熟知学校现有器材的数量及种类,并要实地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卫生情况。

10、备作业。

体育课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于巩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起着非同不可的作用。布置课外作业要灵活机动,设置要有层次,有梯度和连贯性,要符合因材施教,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把布置作业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终身锻炼习惯养成上。

11、备语言。

  课堂语言要严密,合乎逻辑,具有启发性,幽默感;摒弃陈词滥句。同时,体育教师要善用自己独具风格的体态语言,并把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合理紧密配合,使教学更具效果。 12、备示范。

  动作示范是体育课中最常用的直观教学法。正确的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盲目的示范和错误的示范只能给教学带来下良影响。体育教师的示范要起到典范作用,力求做到准确、熟练、美观。

13、备组织

一堂课用以出彩的地方就是教学的组织,队形怎么样调动?以什么样的队形组织练习?在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才会消除不必要的队形调动,为教学赢得时间。(安庆听课)

 14、备德育。

根据教材内容找好德育渗透点,恰如其分地将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相结合,切实发挥主渠道的德育功能。在体育教学中,针对教材内容有的放矢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勇敢顽强、坚韧不拔之志,寓德于体育教学之中,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5、备美育。

  体育教学中的美,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以及心灵道德、知识技能美、健康身体美、行为作风美等。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及教材的性质,通过体育教学的过程美,体育教学的环境美等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美等。例如,在课的准备和结束部分适当选择一些舞蹈动作和韵律操,配上音乐,使学生在动听的音乐中进行优美的舞蹈和韵律操练习,使他们在美的气氛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美的享受。

16、备科技。

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科技意识、传授科技知识,对未来体育事业来说好比强弩之弓。二十一世纪面临着的各行各业将是以科技为依托,继续奉行科教兴国战略为立国之本。实践证明,科教兴国,科技兴体战略在体育科研及训练领域的启动正日益给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科技将目益显示出体育成果保护神的作用。然而,科学知识是掌握在人手中的,正是他们给我国体育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学校是科技人才的缔造园,教师是科技人才的塑造者。因此,向学生进行科技渗透有其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7、备反思。

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设计的教案,在与学生“见面”,经课堂实践检验后,都会发现有的地方是成功的,有的地方存在着不足。因而教师应课后以“课后记”的形式,把备课的经验和不足记录下来,这样,既有益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备课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反思才能成长。

 

关于备课的总结:

作为公开性质的体育课要做到:认真、实在、有效地备课

为什么提出这3个关键词呢?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认真、实在就是要努力做好自己本就应该做的事情,实实在在,不带一点懈怠的心。备课是教师的分内事,做好是应该,没做好才是不对的。因此,一定要做好,尤其对年轻教师来说,如果草率应付,那就是忽悠自己。我记得《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有很多语录,很直白、很实在,但很有用,如“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了你。”、“人不能过的太舒服,过的太舒服容易出问题。”、“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有效就是你备的课要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每个教学环节要充分考虑仔细,充分照顾每个层面的学生。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高效、有序。我们都知道教案是一堂课的设计思路与组织方法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学行为的开始。因此,落实到具体备课时,我们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空间,既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充满情趣,让发展学生终身意识的目标从时间上延伸到课外;从空间上延伸到校外。

——以学生为主设置目标

新课程教案在学习目标的设定上,可以站在学生角度与立场上来定。由于学习手段的多样性,主体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进行练习。此时,学习对学生有一种约束力,不同学生可以实现自己不同的目标,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时则有很大的灵活性。

——给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空间

新课程能使学生学会自我锻炼的能力,使学生能把课堂中所学的用到课余锻炼中。因此,我们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动态表现。如学生的选择性与创造性的表现,学生兴趣爱好,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师生之间的交流等。例如学生学练兴趣正浓时,就可适当增加练习时间;相反,有的环节学生不大感兴趣,则应及时缩短或调整。

三、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

2、根据课的任务,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易程度

3、依据学校、学生的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常规
怎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效率
大学生【你真的知道怎样写体育课教案吗?】
如何备好体育课-2010年重庆彭水中小幼教师全员远程培训-中国教师研修网
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