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克里希那穆提的6条哲理金句,关于内心,关于选择,关于心灵

一、想要在外物和关系之中寻求安全感的欲望只会带来冲突和悲伤,带来依赖和恐惧。在关系中一味地寻找快乐而不去理解冲突的根源则会导致悲苦。当思想强调感官价值并被控制,那么它就只会导致斗争和痛苦。如果没有自知,关系就会变成斗争和敌对的源泉,成为掩盖内在不足、内心贫乏的工具

二、不论在任何形式的外物中渴求安全感,这都意味着我们内在不足,难道不是吗?这种内心的匮乏使我们去寻求、接受、并依附于公式、希望、教条、信念,以及财富,难道不是这样吗?此时我们的行为不就仅仅变成模仿,变得具有强迫性了吗?因此,如果我们的思维锚定于某种意识形态或信仰之上,那么这种思维就会仅仅成为一种绑缚锁链的过程。

三、我们的思维被过去所限制,自我、我还有“我的”种种都源自储存起来的经历,它们永远都不会完整,对过去的记忆一直在吸引着当下。拥有快乐或痛苦的回忆的自我总是在不停地收集、丢弃,永远在缔造其自身创造出来的牢狱之内。自我紧握住快乐的回忆,丢弃不快乐的回忆。思想必须把要为了真实的到来而超越这种限制。

四、评估是正确的思维吗?选择是被限制了的思维,而正确的思维是通过对选择者、对监察者的理解才能够具备的。只要思想还锚定于信念和意识形态,它便只能在其自身的限制内作用。它便只能在其自身的偏见中感觉、作为,它便只能根据其自身的回忆去体验,而这种回忆会延续自我的存在和自我的束缚。限制阻碍了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思维并不是评估,也不是辨识。

五、必须要有不做选择的、机敏的自我观察——选择便意味着评估,而评估则会加强自我辨识的记忆。如果我们希望深刻地理解这一点,就必须要有无为的、不做选择的觉察,这种觉察可以使经历自动展开,揭示其自身的意义。想要通过真实寻到安全感的心灵只会制造出幻象。真实并不是避难所,也不是正确行为的回报。真实并非是可以到达的终点。

六、当心灵从自身的限制中解脱,它便是成熟的心灵,这种成熟并不是通过对某种精神体验紧握不放的记忆而得到的。如果心灵紧握住记忆不放,那么它就是与死亡同行,而非与生命同行。深刻的体验可以向了悟、自知和正确的思考敞开大门,但是对于其他很多行为来说,这种体会则仅仅只会变成一种刺激物、一种回忆,而且不久就会失掉其充满生机的意义,从而阻碍进一步的体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克里希那穆提:如何让内心安静下来?从学会自我觉察开始
脆弱又敏感的你何时才能成熟?成熟,无非是满足这8条铁律
凡是摆脱不了焦虑症、强迫症的人,都是因为没有看清这2个症结
惯性思维 (评论: 拆掉思维里的墙)
《解开人生的333个心结》
改变你的关注点,快乐地活在当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