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浩然文学VIP作家:张俊杰专栏】随笔‖品读小汉口十位书画家作品(湖北)


品读小汉口十位书画家作品

湖   北:张俊杰

  
     在歌词中,无数次听到母亲河黄河与长江的名字,而万马奔腾的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边,有一座码头城市——小汉口。
     到底这座城市蕴含着什么廉政文化呢?不妨走进十位书画家的艺术世界如何?
1、《清白》作者:孙旭东 廉洁就是碗中菜,一清二白进万家,时时温暖幸福家。留下一粒清白种,代代相传你我他。读一读,文友孙旭东先生自己对写意画白菜的解读,让我想起茶馆一帮古稀老师谈的一个典故——刘秀会见习郁赠大白菜场景。
     回忆历史,想当年枣阳的刘秀出道之前,天天与我差不多,灰头土脸,不是买菜做饭,都是地摊子喝茶。一次,都转悠到襄阳鹿门寺一带,饿的要死。百姓都同情他,管他吃一碗白菜面条。
   时来运转,当上皇帝后,再次带着襄阳候习郁在鹿门寺游玩,都是感到缺点什么东西。都找寺院高僧要一碗白菜面,无论如何细品,都品不出当年吃饭的味道。
    “皇上:不如生吃白菜!”按照襄阳候习郁建议,果然韵味无尽。
    “爱卿:需要什么奖励,尽管提出来。无论封官进爵,还是金银财宝,统统可以。”
    “感谢,皇上。请恩赐我一颗大白菜即可。”
    于是,刘秀都恩赐给襄阳候习郁全国最好的白菜种子,开始在鹿门寺试种成功,慢慢拓展。如今,这种“襄阳白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湖北襄阳市襄城区的特产。有关刘秀带带着襄阳候习郁在鹿门寺游玩,清代《襄阳府志》有记载,而且大白菜让寺院香火很旺。
有古诗词为证:“闻风受教千里云集,一时香火不断。”
2、《廉花朵朵》作者:李肖飏 莲花圣洁,是官员崇尚之物。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它提醒我们为官清廉。读一读,文友李肖飏对自己书画的解读,让我想起茶馆一帮老人谈的诸葛亮夫人荷花挽救他性命的典故。
    1800年前,襄阳名家黄承彦在黄家湾遇到求学的诸葛亮,都一边传授诸葛亮文化,一边把女儿许配给诸葛亮。
    三伏天,文弱书生诸葛亮日夜苦读史书,结果中暑,性命奄奄一息。精通文武的诸葛亮夫人黄月英,立刻一个燕子抄水,潜入黄家湾水库,拔掉几朵荷花,又是入药,又是做成荷花鸡蛋汤,不出三天,都把诸葛亮从死亡线拉回人世间。如今,黄家湾风景区的荷花也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春回大地》作者:王雷华 梅花,俏也不争回,只把春来报。我们要像梅花一样高风亮节,历经风雨,甘于奉献。读一读,文友王雷华对自己书画的解读,让我想起关羽水淹七军的茶馆典故。
     三国时期,红脸汉子关羽硬是水淹七军,在如今襄阳邓城,把曹军打的一败涂地不说,还把百姓田地给淹没了。这里百姓宛如梅花,一代又一代通过勤劳的双手,把邓城建成一座熠熠生辉的现代化都市。
4、《香远溢清》作者:高建华 菊在枝头干枯死,不落污泥秽自身。菊是一种气节,坚贞不屈,富贵安康、淡泊名利是天道所在。读一读,文友高建华对自己书画的解读,让我想起张三丰皈依武当的茶馆典故。
     江湖大侠张三丰又是少林学功夫,又是搏击江湖,树敌过多。进入中老年队伍时候,他转悠到武当山,目睹秋菊,感悟出“人生如菊”的真谛,皈依武当,潜心修道,演绎出武当太极拳,给后人留下无尽的太极风景。
5、《丹渠清风》作者:刘清华 丹渠是一条生命渠,活要干,死要看,死了埋在渠两边。人民群众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改变了鄂北干旱落后面貌。读一读,文友刘清华对自己书画的解读,让我想起南水北调的茶馆典故。
     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点来可以嘛。1958年,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垫底工程丹江大坝开工,而1973年左右的丹渠属于配套工程。
     可以说,修建时刻,几个县市群众,光着膀子,挑着担子,红旗招展,苦干几年竣工。如今,南水北调后,配套的丹渠也成为一道风景,不仅仅灌溉几个县市岗地农田,更让几个县市结缘,群众姊妹情谊更加美好。
6、《俯首甘为儒子牛》作者:刘智臣 像牛一样劳动,像大地一增奉献,这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牛一样的勤奋耕耘,我们才有幸福生活。读一读,文友刘智臣对自己书画的解读,让我想起郑集大臣帮皇太子的茶馆典故。
     公元614年,一个叫熊侣的皇太子,封地是宜城的郑集,天天寻欢作乐,花天酒地,皇帝气的一个劲摇头。而有几个孺子牛部下硬是不放弃皇太子,一步一步引导他步入正道,通过22年君臣合作,熊侣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7、《高风亮节》作者:高建华 竹空高节,总让我们不忘初心。衙宅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音。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一读,文友高建华对自己书画的解读,让我想起郑板桥换西瓜的茶馆典故。
     相传,伏天郑板桥外出溜达,目睹买西瓜群众太苦,干脆提出书画置换对方西瓜。结果,对方回绝:“没钱,滚蛋走人!少拿蛐蛐字来江湖行骗。”郑板桥并不计较,不仅赠书画,还按规定支付卖瓜钱。事后,这瓜农晓得一幅书画值千金,感激不尽,修碑文予以回馈。
8、《秋趣》作者:刘智臣 葡萄成熟时,狐狸瓜架下。人如狐,也有贪婪时。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读一读,文友刘智臣对自己书画的解读,让我想起谷城美女吃葡萄的茶馆典故。
     相传,二千年前,谷城女性患上一种疾病,浑身是疮,尤其面部是麻疹。后来,中医都提醒她们吃山区野葡萄,吃着吃着,一个又一个女性不仅疾病消失,而且飘逸雅致起来。故民谚:谷城女性,不愁嫁。

9、《一杯清茶暖客心》作者:孙旭东 一杯清茶,淡泊名利,曲直分明,清风拂袖身自正。正所谓,书能香我何须花,茶亦醉人未必酒。读一读,文友孙旭东对自己书画的解读,让我想起盛康茶水的茶馆典故。
    相传,旧社会一个邱家闺女嫁给盛康人,其母亲都天天哭,上火,奄奄一息。无奈,女婿都把她接到盛康,天天茶馆听戏喝茶,慢慢老人家疾病消失,活到一百岁无疾而终。
10、《仲夏荷风》作者:李默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仲夏的荷风,与荷的品格一样清香怡人,不与世俗同流,它是那么清高自然。读一读,文友李默对自己书画的解读,让我想起孟楼包子铺的茶馆典故。
     相传,明洪武年间,山西大槐树移民,落户如今孟楼。先是铁匠生意无法维持生活,都开一个包子铺,眼看又是顾客很少,面临关门时刻,有高人指路:“包子里面掺入荷叶”,立刻风味大变,生意兴隆起来后,都盖楼房,取名“孟楼。”
     品读到这里,晚饭时间又到,采取跳出书画谈书画技法,不妥处还请姊妹们多多包涵如何?!

【作者简历】张俊杰,笔名千里汉江、红盾文秘战士。男,汉族,1971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老河口市,1992年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参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线文秘工作;1998年在老河口市委从事组织科工作一年;1999年至今一直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线从事文秘工作。2003年取得自修武汉大学法学本科学历。迄今一直供职于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局,曾被求是理论网、光明网、荆楚网、长城网等十大媒体评为特约时事评论员,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现为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作者简历】作者知识渊博,谈古论今,书画同渊,博大精深,娓娓道来,让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如入书画天地,文学圣地,受益匪浅,值得推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望安山文学】张俊杰||风从《黄鹤楼》吹过——襄阳王府井社区书画教师崔随军写真(散文)
湖北襄阳:“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典故
国画世界有乾坤,著名画家刘协文书画作品鉴赏
北宋米芾《海月都师帖》《天马赋》
三国第四大骗局:三国大骗局: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背后的骗局
水镜先生:殷王王室后代里面的名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