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连海说西游(5)
userphoto

2023.03.07 河南

关注


        五、孙悟空的师父
        本篇我们说说孙悟空的师父——非常了不起的菩提老祖。
        关于菩提老祖,比较有意思的就是他的形象。首先这菩提老祖到底是道士还是和尚?一般都会认为是道士,因为受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影响;作为电视剧人物,菩提老祖总得穿一身合适的衣裳。电视剧里面菩提祖师是身穿着八卦衣,手持着拂尘,那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道士形象,那么我们据此就认为菩提老祖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其实不一定。
        仔细看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任何一本小说里面,首先出场的人物作者都会给一个比较详细生动的交代,这人长得什么模样,穿的什么服装。但是菩提祖师在小说《西游记》中的出场却并不是这样。小说中菩提祖师出场是在第一回的末尾,孙悟空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书里是这么说的: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与上面这段极为类似的话,还出现在《封神演义》对准提道人的描写中: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这一句话里一个有效信息都没有,就只是告诉读者这个人是叫菩提,是一个老祖宗,高矮胖瘦,长什么模样,是瓜子脸还是圆方脸,白的还是黑的,长没长胡子,一概没提,一直到第二回菩提老祖消失了,以后怎么样都没有再提。他的相貌问题,穿衣服问题特别像《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谁呢?就是没面目焦挺,他是“没面目老祖”。
        那问题就出来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要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还得从菩提祖师的名字上入手,也就是“菩提”两个字。
        说到菩提,我们肯定会想起一句非常有名的佛教的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话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话,这个典故就来自于释迦牟尼当年是在一棵菩提树下坐了七天七夜,最终了悟成佛,所以说菩提树就是佛教的宝树。“菩提”这个词是从梵文来的,它的原本意思是觉悟和智者,是一个典型的佛教用语。
        佛经里就有一个说法,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说法,意思就是最高的智慧觉悟,而菩提祖师敢称自己是菩提的祖师,说明这个人的佛法很厉害。从这个角度说菩提祖师应该是个和尚。
        再从孙悟空学道的过程来分析,最经典的桥段是:话说这一天菩提祖师正在讲道,孙悟空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师父生气了,就打了他的头三下,把手一背走了。孙悟空自己就领悟到,这是师父让他半夜三更从后门去找他,结果当天夜里他就去了,果然有好事,这故事历史上也是有原型的。原型就是前面所说的禅宗祖师——六祖慧能的故事。
        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代,第五代的祖师叫弘忍,他老人家要找个人接班,就出了一道题让弟子们写一首有禅意的诗,当时这弘忍的大弟子叫神秀,就写了一首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大家听了掌声雷动,认为神秀肯定能继承师父的衣钵,结果当时在寺里当厨子的一个火头僧看到了,也做了一首,这首就是前面说过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位厨子就是后来佛教的禅宗祖师——六祖慧能。这慧能特别怪,他当时不会写字,是请人家帮忙写到墙上去的,弘忍大师一看到这首诗之后把慧能喊了来,当着大家的面说你这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胡言乱语,并且马上命人擦掉了这首诗,然后拿戒尺在慧能的脑袋上打了三下,背起手来走了。
        当大家都在嘲笑着慧能的时候,慧能却明白,师父的意思是半夜三更从后门来找我。于是他在当天晚上半夜三更的时候就去了弘忍的禅房,接受了师父的衣钵。更巧的事,当时弘忍传授给慧能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一部《金刚经》,所以无论是从人物原型还是从故事原型来说,菩提祖师都与佛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这菩提应该是个得道的高僧。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这菩提到底有多厉害?
        菩提的厉害之处应该至少有三点:第一点,来头特别大。我们知道小说《西游记》里他就出场了一回半的篇幅就结束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但是如果我们将《西游记》与中国另外一本稍晚一些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对比着看的话,那我们对菩提祖师的身份的认识就会更清晰。
        我们知道这两本书对于中国神话人物体系的建构来说有很多相同之处,根据《封神演义》的说法,菩提祖师是准提道人,是如来佛祖的师弟。菩提原来叫准提道人,如来原来叫接引道人,二人共同掌管西方教,在《封神演义》里他们可以说是法力最强的两位。这准提道人收了孔宣,接引道人用三颗舍利子帮助元始天尊打破了通天教主的阵法,两个人的贡献都特别大,这接引道人后来将西方教改造,创立了佛教,又传到东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来佛祖。而准提道人不知什么原因,却被排挤出来,后来化身为菩提道人隐居起来。
        说到这里,就要交代一下这菩提祖师所住的地方——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暗含灵山二字,而斜月三星暗指的是天上,因为天上才有月亮和星星,所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实它的准确寓意是天上灵山。而如来佛祖住在天竺灵山,敢跟如来佛祖并驾齐驱的,叫天上灵山。我住在天上灵山,口气不小,所以我们说菩提来头大。
        菩提的第二点厉害之处是神通大,菩提所在的地方也是在西牛贺洲,关于西牛贺洲,在《西游记》第八回,如来佛祖曾经这样评价说:
        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瞻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如来佛祖这句话中的“我西牛贺洲”,指的是西牛贺洲是他的地盘。如来佛祖还说“西牛贺洲”“无上真”。看来如来佛祖居然没察觉到菩提祖师就隐居在家门口——西牛贺洲地界灵台方寸山中。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非常之高,高到可以避开如来的法眼,这是其一。
        其二,要说菩提祖师的神通,那就要仔细看《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学艺时候的描写。孙悟空在山上待了七年,终于要学真本事了,结果一上来,这菩提祖师就问他说:“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菩提祖师既然说有三百六十门,就说明他对这三百六十门都精通,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一门都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这一点就可以说明菩提祖师的学问非常多,在数量上要跟如来佛祖相比,应该有绝对的优势。另外,在质量上独传给孙悟空的只有一种长生之妙道,叫“显密圆通真妙诀”,当然这也是打基础的,后面才是七十二变化,筋斗云什么的。因为菩提祖师在《西游记》中,只出场了不到两回,后面就再没出现过,所以可供我们分析的资料就比较少。除此之外,咱们还得对照着《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来看看这菩提祖师到底有多厉害。
        《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有一个回目叫“准提道人收孔宣”,孔宣是天地间出生的第一只孔雀,实力那是非常强,什么哪吒、杨戬、燃灯道人,都不是它的对手。它一出场就把姜子牙这一众将领,通通打得落花流水,但是最后准提道人拿一根树枝子,啪啪两下,就把这孔宣给打败了,现了原形。
        第三点,我认为菩提祖师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的贡献大。虽然我们说在小说中菩提祖师只是出来晃悠了一下,打了一下酱油,咱们就再也找不着他了,但是他的贡献对于全书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做了一件大事儿,就是将孙悟空彻底地改造,而这种改造我们之所以说比较彻底,是因为从心改起。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菩提祖师的形象问题,我们看到菩提祖师是一个儒释道合一的名字,道家气质的装扮,儒家的行为思想,为一个精通道教、佛教及诸子百家的高人形象,特别符合唐宋元明清那个时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三教合一,灵台方寸与斜月三星都寄托了作者吴承恩“三教合一”的思想。
        在那个时代,我们说一个高人,你不能跟那个时代相抗衡,但是最起码作为一个作者,我们希望把他塑造成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而这一点我们可以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对于菩提祖师的塑造非常正确。
        菩提祖师隐居在西牛贺洲,对于身为弱者的普通民众传道授徒布施百姓,正是兼济天下的表现,对身为强者的诸天、诸佛,他不同流合污,而是默默无闻,这正是独善其身的具体体现。并且他告诉孙悟空说,你坚决不能说出我自己来,这一点,不是因为他软弱,而是因为他睿智。如果孙悟空拿菩提祖师撑腰,以孙悟空的性格,那不就更加天不怕地不怕了,可能什么事情都会做出来,那就可能让自己背上一个不仁不义的名声。所以他不让孙悟空说出自己正是成全了孙悟空,也是成全了自己,让你知道天高地厚,让自己继续远离俗世,常饮于这灵台方寸山之中。
        这就又有个问题了,原著第二回菩提祖师已经说了:
        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但是,我们要注意:孙悟空他在日后真的做到了吗?仔细读《西游记》,就会发现孙悟空还真没记住,他真说出来过至少三次。
        在小说里,孙悟空提到过自己的师承,第一次提就是在原著中的第二回,刚学完回家,回到花果山,看见水帘洞被那混世魔王占了,把混世魔王打败了以后,小猴们就问他说:
        “大王去到那方,不意学得这般手段。”悟空道:“我当年别汝等,随波逐流,飘过东洋大海,径至南赡部洲,学成人像……又渡西洋大海,到西牛贺洲地界,访问多时,幸遇一老祖,传了我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不死长生的大法门。”
        我们看,孙悟空已经说出来了,有一个西牛贺洲的老祖,如果有人要据此探听一下,是可以摸到菩提老祖的祖庭所在地的。但是虽然后边没有人这么做,我们也可以想到,这毕竟孙悟空提到了西牛贺洲,提到了一个老祖,只是没提菩提而已。那如果有人真的去,那肯定能摸到。孙悟空当时怎么摸到的?不就是找了一个樵夫,一问,人家就给他指点了吗?所以别人如果走到这儿也问那个樵夫,很有可能也找到。所以这一次隐隐地提到了自己的师承,并且是对自己的猴子猴孙说的,只不过没有触碰到师父的底线,没有受到惩罚。
        第二次他说到自己的师承,是在小说第十七回,保唐僧的路上,对妖怪黑熊怪说:
        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
        这一次,孙悟空不但提到了西牛贺洲,而且提到了灵台山。
        第三回说出师承,那是到了第六十七回,他告诉了一个凡人老头。
        行者告诉他:“祖居东胜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身拜灵台方寸祖,学成武艺甚全周”。
        这一次,孙悟空已经和盘托出了。但是,他没忘师父告诉他的话,但是为什么师父没有收拾他?因为这个时候的孙悟空早已经不是当年心高气傲惹祸的那个猴精,而是越来越有佛性的苦行僧的形象。他已经把保护唐僧、斩妖除魔当成一种修行和磨砺,而菩提祖师当时不许他说的前提是什么?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我现在没惹祸,我没行凶,我认认真真地努力,我说给普通人听,那是因为我觉得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师父教我的,师父您就是我心中的一个骄傲,我自己对自己所有的事情问心无愧。所以菩提祖师就没有来由收拾他了,没有理由降罪于孙悟空,这并不是护短儿,是孙悟空在一切的行为中,并没有违背自己心中的承诺。
        关于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就先讲到这里,下一篇咱们讲讲孙悟空的兵器——如意金箍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游记是个坑(6)
西游记中道和佛谁强?
菩提祖师到底是谁?
菩提祖师:孙悟空师傅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孙悟空的授业恩师究竟是谁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能背唐僧去西天取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