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生儿好发“鹅口疮”

孩子得了“鹅口疮”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大约有4%的新生儿会感染‘鹅口疮’,高于其他年龄人群。此属新生儿多发疾病。”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主任程斌介绍,如果发现新生儿患有“鹅口疮”,用2%~4%小苏打水洗涤婴儿口腔和母亲乳头可治愈并避免交叉感染。

  4%新生儿感染“鹅口疮”

  “新生儿感染‘鹅口疮’的比例高出其他年龄阶段人群,一般出生后2~8天就发生了,好发部位在舌、颊、软腭、唇、口底等处。”程斌介绍,“鹅口疮”又叫急性伪膜型念珠菌病,除了新生婴儿外,另一多发人群则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

  “一般损害区会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如针头般大小;不久即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并可继续扩大蔓延,严重者会因此波及扁桃体、咽部。”程斌介绍。新生儿嘴内可能出现水肿,并伴有灼热、干燥、刺激等症状,宝宝会感觉到十分口干、烧灼感以及轻微疼痛。而白色斑片与黏膜粘连,不易剥离,家长不能强行撕脱,否则很容易暴露出血创面。

  可用小苏打水洗涤口腔

  程斌介绍,“鹅口疮”患儿会表现出明显的烦躁不安、啼哭、哺乳进食困难等,有时有轻度发热,但全身反应一般来说较轻。据介绍,如果治疗不及时病变可向口腔后部蔓延至咽、气管、食道。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和肺部的念珠菌感染,同时出现吞咽困难。少数病例病菌可进入血液循环,成为白色念珠菌败血症,病情危重,偶尔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因此,孩子得了“鹅口疮”,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程斌表示,对于此类宝宝的护理和治疗,可使用2%~4%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水),在母亲哺乳前后对婴儿口腔进行洗涤,每日3~4次,可有效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轻症患儿不用其他药物,病变在2~3天后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小苏打水数日,以预防复发。也可用小苏打水在哺乳前后洗净乳头,以免交叉感染或重复感染。另外,还可给新生患儿适当补充维生素。    

  如何预防“鹅口疮”?

  可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哺乳用具须煮沸消毒,并应保持干燥,产妇乳头在哺乳前,最好用1∶5000盐酸氯已定溶液清洗,再用冷开水拭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保健和口腔的护理方法
三个月宝宝鹅口疮治疗有哪些禁忌?
鹅口疮感染源 宝宝口腔护理方法
鹅口疮
了解鹅口疮
新手妈妈课堂:新生儿鹅口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