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人宣誓,里程碑还是形式主义?
 
成人宣誓,里程碑还是形式主义?

    作者: 子祁

  最近,广州市举行了成人宣誓仪式,一批18岁的青年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成人宣誓到底有没有意义呢?这个问题目前还存在争论。反对的人认为它流于形式;而赞成的人,比如参加了仪式的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则将它比喻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其实,成人宣誓的作用,有点接近心理学中的“诠释”。它通过仪式化的手法,对个体当下的状态作出一个解释,这能够增进个体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指控,从而为成长带来非凡的意义。

  举个例子——

  18岁所代表的青春期,会有性冲动、独立的愿望、建立社会关系的需要、幻想、敏感矛盾的心态,等等。而这些特征,如果缺乏一个恰当的诠释,将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将性冲动解释为“学坏”,将独立解释为“不乖”,将出去交朋友解释为“心太野”,将幻想解释为“神经”,将敏感矛盾解释为“孩子气”,等等。这样不恰当的解释,容易令青年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诱发精神障碍。

  这时,“成人宣誓”提供的正是一个恰当的解释。比如,“现在你成人了,所以”——性冲动是正常的,但你要负起责任;独立和交友是自然的,但你要学着在两者间建立平衡;幻想、敏感和矛盾将随之而来,它们将帮助你感受复杂的自我以及整个世界……“成人”的诠释,令青年意识到自己从身体到心理种种变化的真实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的掌控感和责任感。

  不过,“成人”的诠释能否生效,取决于一个关键点——时机。如果时机不对,诠释就毫无意义,宣誓,也只会沦为清风过耳。

  何为时机?是指18岁青年的心理发展状态,到底是不是18岁呢?

  比如,有些18岁的人,身体虽然发育了,但因为养育的关系,跟父母粘得过分紧密,丁点小事都不能自己干;被管得太死,一个朋友都不许有,只能关在家里读书——这样的人没有被作为“18岁”看待,所以他们的心理发展滞后了,就算经过成人宣誓,他们依然会觉得自己是个小孩,是父母的小跟班,难当大任,也无法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还有一些青年,小时被虐待得太厉害,情感隔离,年纪轻轻活得像行尸走肉——这样的人参加了成人宣誓,也很难享受到成人的喜悦。

  当然,正常来说,绝大部分青年的心理发展状态,跟他们的生理是相一致的。所以“成人”的诠释会对他们产生效果,成人宣誓,也会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重要里程碑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生宣誓感想
在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暨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上的讲话
年华未央,青春不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2019届高三成人宣誓仪式侧记
成人宣誓仪式议程与主持词
第10年! 被CAR-T免疫细胞治好的Emily又发来新的打卡照!
青春期女性如何克服性冲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