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提耳垂 可治神经衰弱

 时常手摩耳轮有健脑、明目之功效。

  一、背部特区

  经常敲打背部可疏通经络、安心安神

  中医经络学说指出,人体背部属阳,有一条从上到下沿脊柱纵向贯穿于背部的督脉,这条经脉总督人体全部属阳的经脉。手足三阳经及奇经八脉的阳气都通于督脉,所以督脉又被称为“阳脉之海”。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促使背部免疫细胞活化,安心安神,尤其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平日要注意背部保暖,勿睡卧潮湿、冰冷地板,背部要多晒阳光。西北关中地区民间俗语“冬晒背(鳖)盖”指的就是冬天要多晒一晒背部。这样可使行走于背部的阳经多采太阳之阳气(能量),具有温煦经脉的作用。现代医学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战斗力很强”的免疫细胞,通过推背及背部刮痧、捏脊,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的目的。

  保健方法: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锤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颈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疗。还可以请人在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在背部肺俞穴、大椎穴进行中医蜂针疗法针刺对治疗久咳、体虚易感冒、肩背慢性疼痛等效果极佳。用三伏天灸敷贴背部对哮喘、鼻炎很有帮助。用宽频照射背部对反复感冒也很有好处。

  二、 脊柱特区

  要避免使脊柱过度负重,不睡太软的床垫

  脊柱内有脊髓,上通大脑,下联肢体神经,脊柱受损导致椎间关节移位,对周围神经、肌腱韧带产生挤压刺激,引起相关疾病。现在约有70%的人因平时缺乏对脊柱特区的正确保健而使之产生了病变,脊柱特区有四个生理弯曲,最易发生病变的有颈部(颈椎病)和腰部弯曲(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最近研究表明,脊柱特区发生病变的情况有逐渐低龄化的趋势。所以,我们要尽早做好脊柱特区的保健。平时应注意多活动脊柱,也要避免使脊柱过度负重,不睡太软的床垫。要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延缓脊柱的退行性改变。

  保健方法:每天晚上对脊柱进行按摩理疗、刮痧、走火罐、轻轻拍打。还可以请医生在脊柱特区进行针刺、中医蜂疗及艾灸,对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经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有治疗效果。用宽频照射脊柱各段对脊柱各部的疼痛疲劳很有帮助。沿脊柱两侧夹脊穴按摩可以增强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儿童厌食、偏食的目的。这叫做“捏脊疗法”,具体做法是:施术者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小孩子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俗称尾龙骨、尾巴骨)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家长可以在家中给孩子做捏脊保健,每天一次,每次5到10分钟即可。

  三、 前胸特区

  擦拍胸部能增强心肺功能

  科学家发现,人的胸骨后有一个免疫器官叫胸腺,它是主宰人体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对胸腺予以调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强身延年。

  保健方法: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擦摸50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摩擦50次;再用手掌跟对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还可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加胸腺素分泌,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心肺功能。心脏按摩法:一侧手掌跟放在胸骨和左乳头之间的位置,顺时针揉按50次,逆时针揉按50次。再换另一手掌跟重复上述动作顺逆时针各揉按50次。此心脏按摩法对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失眠等效果不错。

  肋骨发炎或岔气时胸部有疼痛感,在痛点处进行中医蜂疗很快可以解除疼痛。请医生在胸骨中段(该处是胸腺在体表的投影处)进行针刺、蜂疗、艾灸及神灯照射治疗能够激活胸腺细胞分泌较多的胸腺素,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四、 腹脐特区

  腹部是保健“要塞”,要注意保暖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分理阴阳,充实五脏,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

  腹部要注意保暖,民间传统穿戴的“红兜兜”就有腹部保暖的作用。以药物敷脐或以艾条熏灸脐部,有健脾益肾作用。以中医蜂疗法刺激中脘穴可以治疗反复性胃脘疼痛。特别是喜好饮酒的白领男性,时常会发作慢性胃痛,经常吃雷尼替丁等胃药可能会导致阳痿等疾病。建议胃脘痛发作时,不妨试一试在中脘穴蜂疗一下,止痛效果很好。下腹部多于人的生殖有关,在耻骨联合上缘蜂疗可以治疗阳痿、早泄。在卵巢于腹部投影处蜂疗或艾灸可治疗月经病及不孕症。

  保健方法: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柔腹锻炼可以改善脏腑血液循环,促进肠胃和肝肾代谢,不仅能防治胃肠道疾病,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和生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以消除堆积于腹部多余脂肪及治疗结肠炎、便秘的功效。值得提醒的是,腹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或腹部有急性炎症(如肠炎、痢疾、阑尾炎等)时,不宜按揉,以免炎症扩散;腹部有癌症,也不宜按揉,以防癌症扩散或出血。揉腹时,出现腹内温热感、饥饿感,或产生肠鸣音、排气等,也属于正常反应,不必担心。

  五、 耳部特区 

  经常搓耳廓可健肾壮腰、养身延年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现耳廓与人体各部存在着一定的生理联系,20世纪50年代,法国人诺吉提出了人的耳朵形如胚胎倒影的理论。并在全息理论指导下提出了供耳部针灸推拿使用的耳穴图。耳廓主要由弹性纤维软骨、软骨膜、韧带、退化了的耳肌及覆盖在最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所构成。耳廓的皮下有极为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分布。别看耳朵小,它上面分布着上百个可以用来防治疾病的常用穴位。中医传统疗法使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耳部要注意保暖,防止耳部冻疮发生。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经常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时常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有空闲时多提拉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成永明副教授

  人体有五大保健特区,即背部特区、脊柱特区、前胸特区、腹脐特区、耳部特区。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成永明副教授提醒,人们日常养生保健时,只要抓住这五大特区保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有效促进新陈代谢、扶助正气、提高免疫力、消除亚健康,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话健康】女人按这几个地方,胜吃任何补品
中医养生:按摩这五个部位胜过吃补品
帮老婆按摩这五个部位 胜过吃任何补品
男女人体五个部位长按摩治百病
常搓女人这儿,青春永驻
百岁老人的“长寿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