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看待“隔代抚养”

 
 
 
 
如何看待“隔代抚养”
 

  作者:周公子

  “全面二孩”的时代来临,但年轻父母可以获得的抚育政策、时间、设施等要素却未见增加。由此可以预见,养育的责任几乎不可避免地要落到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身上,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的“隔代抚养”,未来也将越来越多。隔代抚养,之所以争议不断,是因为它和养育质量密不可分。赞成的人认为,它补充了年轻父母养育时间的不足,对孩子成长有利;反对的人则认为,老一辈的养育方式落后,会对下一代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孩子交给老人带,和父母的接触就会减少,亲子隔阂,令许多父母又内疚又心焦。

  “隔代抚养”究竟应该如何看待?首先,它的确是当前养育制度一个有益的补充。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限于身体上的照顾,还有心理上的回应与构建。

  要知道,需要老人全面抚养孩子的时期,往往是从出生到3岁上幼儿园这一段。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这是一个“需要大量回应,以便构建完善心理结构”的时期。例如,人一生最重要的感觉,安全感,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当孩子饿了、渴了、尿湿了、害怕了……当他们因此发出呼唤时,如果绝大部分时间总是能得到恰当的回应,那么,孩子就会相信“抚养者代表的世界是友善的,我是被爱的”,他们的安全感就会构建起来。相反,如果每次孩子发出呼唤,得来的往往是无回应或者令他们失望的回应,那么,孩子就容易变得不安,防备重重,难以相信自己会被世界爱护——临床证明,许多自闭的儿童、精神病的孩子,除了身体的疾患之外,相当一部分人在从出生到3岁这段时期都存在回应不当所造成的创伤。

  恰当的回应是如此重要,可以想象,以往那种“把幼童独自锁在家中,自己跑出去上班”的养育方式,会造成怎样令人难过的后果。“隔代抚养”多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至少可以避免长时间的“无回应”——这种恶劣的养育状况,会导致孩子内心安全感极低,因此成为重型精神疾病的温床。当然,“隔代抚养”避免了“无回应”,但许多父母担心得更多的是老人“回应不当”。例如,不懂科学育儿,嘲笑或溺爱孩子,给孩子太多压力或太过纵容,等等。这些忧虑,令父母将孩子托付给老人时往往忐忑不安。

  然而,忐忑并非不可解决。首先,无论条件如何艰难,父母既然决定生育,就必须坚守在“主要养育者”的位置上,千万不要失去这个位置,不要把孩子甩给老人了事。就算老人承担起大量的抚育任务,孩子见父母的机会很少,父母依然要努力巩固亲子感情,要把“成为孩子最亲的人”作为目标——因为,一旦亲子感情丧失,父母正面引导孩子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孩子和父母不亲,父母说什么,他们都听不进去了。

  只要父母经营好亲子关系,他们就能够在老人“回应不当”的时候把孩子引回正道。有些老人不善于理解孩子的想法,面对孩子的情绪,回应比较简单粗暴,容易令孩子感到压抑、委屈,难以构建起“自我理解”的心理功能。这时,父母可以扮演一个善解人意的角色,耐心聆听孩子说话,帮助孩子了解自己,为他们补上这一课。有些老人喜欢大包大揽,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让孩子难以通过“动手”来确认自己的能力,长大后,这些孩子就容易变得依赖,而且对自身能力信心不足。当父母发现这种情况后,他们可以鼓励孩子实践,并对每一个小小的成就加以肯定,让孩子有自信,敢于走向独立。例如,有些老人视野狭窄,除了家庭琐事,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容易影响孩子对世界的探索。这时,父母可以积极参与进来,带孩子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在这样的抚养中,孩子获得的爱不只是来自于老人,而是来自整个家庭。这份爱的内容,也将比单一的养育方式,来得更加丰富全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隔代教育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既矛盾又心疼!
从孩子童年这件小事,看出父母的大格局
对“隔代教养”的错误认识,可能比“隔代教养”本身更有杀伤力
关于隔代教育:这十种老人适合帮你带孩子
第76期: 如何让隔代教育成为更好的教育方式
【话题】:溺爱,隔代抚养跨不过的坎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