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疯狂石头显真情矢志不渝寻主人

奇石(资料图片)
  《石清虚》连环画封面图

  文/刘黎平

  世人皆有所好,或好棋弈,或好穷游,或好收藏。而收藏也五花八门,当然,石头是常见的一项。当年宋徽宗要收藏石头,结果闹出花石纲翻船,杨志卖刀这一出戏。这才叫“疯狂的石头”。

  《聊斋志异》里也有一块“疯狂的石头”,讲的是一个草根,几乎用生命来收藏他所喜爱的石头。这个故事叫《石清虚》,很神奇,也很有情怀,有石头收藏爱好的朋友不妨一读。

  美妙的石头

  打鱼遇佳石  神奇有灵性

  也不知道是什么朝代,顺天有个叫邢云飞的人,特别喜欢石头,是个石头收藏发烧友,一看到中意的石头,无论多高的价格,都要买回来,“好石,见佳石不靳重值”。看来此公不止是有情怀,还有点财力,不管古今,想要做收藏大户,财力不雄厚是不行的。

  邢云飞有意于天下佳石,那么,天下佳石也会自己冒出来找到他邢云飞。有一回,他去河畔打鱼,发现很重的一件东西挂着网,取出来,是一块妙石,怎么个妙法呢?看蒲松龄老师的描述:大小不过一尺,袖珍玲珑,似一座座山峦,当然是缩微版山峦,“则石径尺,四面玲珑,峰峦叠秀”。邢云飞识货,被这精巧美丽的造型深深地吸引住了,为了供养这块宝贝,他特意造了一个紫檀底座,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案头上。

  人不辜负石,石也不辜负人,总会给收藏者一个惊喜。惊喜在哪里呢?每到天快要下雨的时候,这小石头山的细孔中居然冒出氤氲的云雾之气,俨然一座微型庐山,现场看上去,那些小孔当中好似塞满了白色棉絮,“每值天欲雨,则孔生云,遥望如塞新絮”。

  与其说这是一块神奇的石头,不如说蒲松龄有一支神奇的笔,将一块顽石写得富有灵性,将单块的石头写成富有生命力的山峦。记得小时候,笔者看过关于这个故事的连环画,看的时候陷入深深的幻想,也想着自己能有这么块奇妙的石头,下雨的时候能冒出云雾来。

  文学的奇妙功能,就在于能唤起人的幻想和梦想,让人对美好事物产生憧憬和向往。这块神奇的石头就包含了这样的文学功能。

  然而,考验邢云飞的时候也到了。这块奇石是否值得他用生命去珍惜、去爱护、去奋斗呢?接下来的故事更传奇,更坎坷。

  顽强的石头

  历经磨难  终完璧归赵

  树大招风,邢云飞是一介草民,家里藏一块仙石,是件招惹祸害的事。《红楼梦》里一个书生藏了把好扇子,结果招来王熙凤亲戚的迫害。《三言二拍》的老翁有处好花园,结果惹来权贵的窥伺。邢云飞家的石头惹来豪贵抢夺,但被抢走后,经过一条桥梁时,奇石却似乎不乐意跟着强盗走了,扑通一声掉落河里。豪贵叫善水的人打捞,神石就是不露脸,像是自己藏起来了似的。豪贵无奈,怏怏而去。

  接着,很多好事者也来打捞,还是一无所获,“由是寻石者日盈于河,迄吾获者”。没有碰到对的人,奇石也懒得露脸,然而,一碰到对的人,它很快显露。邢云飞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河边看,居然毫不费力就看到了,奇石就在河水清澈之处,对着他,“但见河水清澈,则石固在水中”。邢云飞马上将宝贝搬回家,这次吸取教训,再也不敢摆在大厅里招摇,而是藏进了内室里。

  宝物拿回来了,接下来的危机是所有权的危机。某天,来了一位老者,说石头是他的,“此吾故家物,失去已久……请即赐还”。可怕的是,这位老者对于神石的特征了如指掌,能说出石头上有多少个洞,“前后有九十二窍”,还能说出石头上的标识,“巨孔中有五字云,清虚天石供”。一验对,皆属实,邢云飞哑口无言。

  邢云飞首先想顽抗,但是顽抗失败,因为老者分明是“神仙”,一出邢家的门,那石头也跟着不见了。顽抗不成,他只好哀求,“强曳之归,长跪请之”。老者倒是个厚道人,只要邢云飞承认石头的归属权就给他,邢云飞只好老实说:老人家,石头确实是你的,恳请您送给我吧。

  老者确实是个神奇的人,他说:这块石头上空穴的数目就是你的寿命数,如果你要得到它,就得减寿三年,行吗?邢云飞立即表示他愿意用生命来捍卫这块石头,说少活三年就三年。老者被感动了,用手指关闭了石头上的三个洞穴。

  这个情节其实是邢云飞爱石精神的一个考验和升华,闯过了这一关,会面临更多更大的波折和灾难,但主人公的战斗精神会更坚决、更彻底。

  此关之后,人与石的波折一个接一个,看得读者那叫一个喘不过气来。首先是石头被小偷盗走,邢云飞四处访查,没有消息,令他如同死了人一般沮丧,“悼丧欲死”。过了好几年,才在报国寺看到,正被人贩卖,邢云飞近前一看,果然是家中的宝物。他揪住此人打官司,幸亏前主人告诉了邢云飞关于石头的特征,邢云飞讲出了石头有多少洞穴,尤其是那一行像蚊子般大小的五个字。卖石头的傻眼了,无话可说。还好,他不是盗窃者,是花了点钱从另外一个人那里买来的,免了官司之苦。

  这还算小的波折,后面又来一波大的。对手是朝廷的尚书,盯上这块石头了,愿意出一百两黄金,但邢云飞不买账,“而刑意万金不易也”。这可是一个大麻烦,无论如何都跨不过去了。尚书大人不同于一般盗贼,他有权力,所以就捏个罪名陷害邢云飞,“阴以他事中伤之”。邢云飞坐了大牢,其妻子儿女明白其中的奥妙,马上将这块惹祸的石头送给尚书。于是,石头送进去了,人就出来了。邢云飞出狱后,听说石头没了,“骂妻殴子,屡欲自经”。然而,石头并没有消失,还是跟着邢云飞走,这不是托梦来了吗?说不过“特与君年余别耳”,很快就会再见面的,时间就在明年八月二十日拂晓时分,地点在海岱门。这个跋扈的尚书虽然得了奇石,但那石头却没精打采的,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放出云雾,于是也不怎么重视它。第二年,尚书因罪免职,死了。尚书家道衰落,家里人拿出这块石头到岱门贩卖,出价两贯铜钱,邢云飞按照梦中暗示到此地,花两贯钱买下。

  故事到此,似乎圆满结束了,物归原主,完璧归赵。然而,别忘记了,这是“聊斋志异”,故事具有超越生死时空的无限伸展功能,生不能尽,继之以死;死不能尽,继之以生。邢云飞活了89岁,死后将灵石陪葬。才半年,又有盗贼来盗石,结果被邢云飞的“灵魂”紧追不舍,被押送到官府。一见石头,审案的官员也起了谋心,说先寄到仓库里,但是石头不乐意,自行摔碎了。

  最后,石头以破碎的方式回到邢云飞的坟墓里,与主人团圆了。这根本不是一个喜剧性结尾,带着深深的悲剧色彩。

  多情的石头

  主人在选择它

  它亦选择主人

  对于《石清虚》这个故事,我们不能单方面从主人收藏的角度去看,主人在选择石头,石头也在选择主人。蒲松龄在故事情节设置和安排上是很用心的,例如石头落水,这么多人找不到,邢云飞轻而易举地找到了。石头几度落入其他人手中,尤其是尚书手中,却最终还是回来了。一方面是主人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石头;另一方面,不妨看作是石头历尽艰辛回到主人身边。当石头不在主人手中时,也失去灵性,发不出光彩,吐不出云。其实,蒲松龄将石头设置成了另外一个主人公,它没有语言和行动,却一直在顽强地与主人团聚,我们能感觉到它的意志和力量。最后,邢云飞去世,石头也碎了,标志着人与石俱亡。

  向往一种美好,这种美好也会主动跟你接近,《石清虚》这个故事是不是这个寓意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蒲松龄《石清虚》:三生石上旧精魂,此身虽异性长存
拾器格物:石痴蒲松林
石清虚
蔡九迪​:奇石的癖好丨《十面灵壁图卷》海外研讨专场 NO.6
聊斋志异:渔夫捡到奇石,主人上门索要,他为了石头宁愿折寿三年
爱上一块石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