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启超窜改了谭嗣同狱中诗吗?

梁启超窜改了谭嗣同狱中诗吗?

作者:吕冠兰

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这样两个场景:晚清维新变法的志士谭嗣同知道变法行将失败,不禁黯然神伤。他一边抚琴,一边吟出“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的诗句。之前,他已经将他的文稿交于好友梁启超。后来,梁启超在日本讲学时,提到这首诗,不过已经与谭嗣同的原诗有很大出入:“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举遭到谭嗣同和梁启超的共同好友、与梁启超政见不合的王照的质疑,他声称看过谭嗣同的原诗,并不如梁启超所说,还说梁启超为了政治主张而窜改了原诗。事实真是这样吗?

《走向共和》是目前在豆瓣上评分最高的历史剧,自有它的严肃性,上述情节也非一味戏说,它牵扯到一桩历史公案,便是梁启超是否真的篡改过谭嗣同这首也叫《狱中题壁》的绝命诗。

梁启超改诗说最早见于台湾已故学者黄彰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专著《戊戌变法史研究》,其中有“论今传谭嗣同狱中题壁诗曾经梁启超改易”一文,谈到在1908年出版的一本叫《绣像康梁演义》的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和谭嗣同同为戊戌六君子的林旭在受刑前,曾吟过两首诗,其中一首便是“望门投趾怜张俭……”黄彰健认为和谭嗣同的绝命诗有些相似,很可能便是谭嗣同的原诗,而流传后世的“望门投止思张俭……”其实是梁启超改动而成的。

由于这是晚清历史,当事人已经去世多年,自然无从反驳这种说法。不过还好,历史总会留下一些线索让认真者找寻。孔祥吉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手抄的《留庵日钞》中有谭嗣同的这首绝命诗,原文如下:“望门投宿邻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吾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和梁启超所记载的谭诗只有两字之差。《留庵日钞》是唐烜撰写的日记,他是当时的刑部主事,谭嗣同被关押时,他正在刑部,该诗经狱中流传,又在日记中记述,估计唐烜不会胡编乱造。同时,唐烜在日记中还指出:“(该诗)前二句,似有所指,盖谓其同党中有惧罪逃窜,或冀望外援者而言;末句当指其奴仆中,有与之同心者。然崛强鸷忍之慨,溢于廿八字中。相传谭某与林旭最为康逆所重,预谋为亟,想非谬也。”看来,当年的唐烜,自然不会因为附和后来的梁启超而早早就按照梁启超的意思而把原诗改动。况且,《绣像康梁演义》也就是一本小说,其中所载诗歌虽然有一定价值,但并不能当作史料使用。看来,黄彰健先生是冤枉梁启超了。

真理越辩越明,随着新史料的出现,黄彰健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在《论谭嗣同狱中诗——与孔祥吉先生商榷》一文中写道:“由唐烜《留庵日钞》所记,可以证明‘去留肝胆两昆仑’确系谭诗原文,未经梁启超改易,可以修正拙说。”由此,这段历史公案算是盖棺定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评价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之谜:可能为梁启超所篡改
谭嗣同绝命诗:去留肝胆两昆仑,两昆仑指的是谁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这句绝命诗被人改过?那原版是什么?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被抓,狱中写下一首诗,其中两句人人皆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