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体内隐藏着神秘“新”器官
人体内隐藏着神秘“新”器官
 
         这些疾病或与肠系膜有关,儿童感冒后腹部剧痛未必要吃药。 
 
  人体内有78个器官?错!最近,由爱尔兰科学家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体内竟然“隐藏”着一个新器官!

  这项颠覆了传统认知的最新研究由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医院的加尔文·科菲(J Calvin Coffey)教授主持。这个新器官“隐藏”在人体消化系统内,即人们熟知的“肠系膜”。加尔文·科菲解释,这一发现有望开启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肠系膜学。 

  加尔文教授致力于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曾来穗参加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办的2015年广州消化道疾病周IBD分会场,并进行主题演讲。肠系膜成为新器官,改写了教科书对其的传统定义,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克罗恩病等消化系统疾病。

  肠系膜消化系统内的“扇形膜”

  对很多人来说,肠系膜可谓异常低调、神秘。作为悬吊、固定肠管的腹膜的一部分,肠系膜主要的组织成分包括表面的间皮组织、结缔组织网以及脂肪细胞。加尔文·科菲教授的文章指出,肠系膜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把小肠固定在后腹壁,防止在站立时掉入盆腔,维持结肠回旋的形态,还可能与肠管蠕动密切相关。

  过去,人们认为,拥有独立的结构组成和独特的生命机能的结构单位才被称为“器官”。例如,心脏是一个负责供血的由肌肉构成的器官。肠系膜早在几百年前就被人们发现。然而,过去人们认为,连接肠道和腹部的肠系膜只是由多个单独部分组成的“碎片结构”,因而不够资格成为器官。

  而加尔文·科菲教授的研究证实,肠系膜根本不是组合结构也不复杂,而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近似扇形的器官。练磊指出,尽管肠系膜除了作为连接层之外的功能还不够被了解,但该器官的解剖学构造和组成已经确定,科学家们下一步会弄清它的功能。

  研究肠系膜有助了解更多消化疾病

  未来关于肠系膜的研究,将使我们更好地识别肠系膜异常和相关疾病,甚至促进胃肠道手术和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发展。肠系膜异常与几种常见疾病有关:原发性肠系膜相关疾病包括肠扭转、无旋转、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和肠系膜囊肿,继发性肠系膜相关疾病包括肠恶性肿瘤或炎症肠系膜受累、克罗恩病等。

  比如一直困扰着很多医生和患者的“克罗恩病”,作为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IBD),克罗恩病的病变贯穿肠壁各层,并可侵犯肠系膜和局部淋巴结,而且诊断和治疗都相当复杂。克罗恩病存在着“脂肪包裹”现象,有助于手术当中辅助诊断以及确定手术切缘。研究肠系膜在克罗恩病的发病中发挥着哪些影响,可能对克罗恩病的治疗手术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出更好治疗克罗恩病的手段。因此,肠系膜定义的转变,将影响科学界对肠系膜的研究,如果科学家能更多地了解肠系膜如何与消化系统相互作用,将可以开发出更好的疾病治疗对策。    

  儿童肚痛或因肠系膜淋巴结炎 

  原发性肠系膜相关疾病中,既有可夺人性命的恶性肿瘤,也有让人生不如死的慢性疾病。

  不过,有一类和肠系膜相关的疾病比较特别:发病时非常痛,但又无需治疗。这就是在儿童中高发的“肠系膜淋巴结炎”。

  这种病叫做Brenneman综合征,于1921年由Brenneman首先报道。又名咽喉病毒感染伴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回肠及结直肠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具体来说,肠系膜淋巴结炎这种病多在感冒后发生。得了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孩子,会表现为持续的剧烈疼痛,腹部有压痛甚至反跳痛,大便后不缓解,有高热,症状特像急性阑尾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其他部位的淋巴结发炎一样,是局部的感染令周围的淋巴结遭受波及,是体内的免疫调动的原因,目的是清除病原体。因此,如果是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七天就会好转,而如果属于细菌感染引发的,则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2018.07.18 消化系统疾病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炎症性肠病
消化系统疾病丨克罗恩病
消化系统疾病丨炎症性肠病的CT/MRI诊断(克罗恩病)
【晨读结果公布】2019.02.14 消化系统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