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年了
 

 过年了

   作者:代江涛

   算上今年,已经足足有十一年没有在老家过春节了。

   在老家,腊月初一村里人就开始“罢工”准备过年了。第一个进村带来“年”的信息的便是杀猪匠。每家每户都会杀一头肥猪来过年,杀猪匠因此成为“抢手货”,需要预约,整个村子不过二十余户人,总能够排上。

   同时进行的是写春联,那时我爸毛笔字写得好,这时候家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纸把我家的四合院围得水泄不通。有的提着红灯笼,求一“福”字。我爸忙得不亦乐乎。灯笼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都是铁丝编结成的鼓形密网,木头底座的正中立着一根固定蜡烛的钉子,上端有系子,好拴上木棍挑着走。糊灯人先将旧纸撕干净,再将一个稠糨子做成的大圆球放进灯笼里滚摇,使铁丝都粘上糨子,然后将又韧又白的纸从里面贴牢,有的还加上雇主挑选的红绿剪纸,灯笼就颜色各异,好看极了。

   我们村一共可以赶三个集,分别是金石街、新村街和金山街,金石是阳历一、四、七,新村是三、六、九,金山则是不分日子的一个小集场。腊月间,三个集不分时候都可以赶,而且专门只卖年货,物品比平常丰富得多,门上贴的对子,墙上贴的年画,灯笼里和桌案上点的红蜡烛,裹着红黄绿纸的炮仗,姑娘媳妇们戴的绒花……色彩一种比一种鲜艳,所以这3个集有个不同于往常的名字,叫“红火集”。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升天。他老人家在灶前整整被柴火烟熏了一年,浑身无一干净明亮之处。于是,当天不开灶,好好打扫一下,也让灶王爷好好休整一下。带着“上天言好事,入宫降吉祥”的请求,升天述职去了。

   送过灶王之后,“灶烟门”(意思是生火的地方)前却空前忙碌起来。因为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动烟火做干粮的,要备下全家半个月的主食,还要准备走亲戚拿的礼品,那也只是干粮。由于不能耽误白天正常做饭,只好在晚饭后加夜班蒸干粮。夜里醒来,常能听到饭屋里“咕当——咕当”地拉风箱和女人们说话的声音,听着它会感受到一种非常特别的气氛。

   腊月三十晚饭之前,要先“烧香奉先”,就是把远在千里之遥的祖先和不在的族人们请回来一起团圆。仪式相当严肃认真,却又亲切简单。先将写有祖先名讳的立轴或牌位挂起或摆起,献上供品,由家里的顶梁柱带上最小的子孙捧上一炷香,面朝祖坟,口中念念有词,说:“老爷老娘的,回家过年了。”然后,转身引路,将爷娘们领进家来。爷爷一般都是带着我,三叩头,然后许两个愿望!一个是要大声说出来的,另外一个则是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奉”过了“先”,过年的气氛加速地浓重了。晚饭以后,家家都在大门前矗立一捆“谷个子”(削掉了穗子的谷秆),一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在旁边等候着,太阳没入大地的时刻一到,家家不约而同点燃谷草,顿时全村火光冲天,与晚霞相映,伴着噼噼啪啪的火星爆裂声和孩子们的拍手跳跃欢呼声,有声有色,极为壮观。之后,各家将草灰摊开拨匀,刚好在大门外画一个半圆。据说这样就把家门拦住了,任凭什么妖魔鬼怪就都进不来了。

  “照”完了庭,人们就各自进家,关闭大门,再不出来。全村立即转入一片寂静。在那里,没有年三十守夜这一说,一律提前睡觉。据说此时,“诸神下界”,没有月亮的夜色里充满了神秘和恐怖,不允许发出较大的响动,连说话都要小声,只能叽叽喳喳,类似唱歌的气声。

   刚进入下半夜(那时农村没有钟表,不知道什么是零点),爆竹(我们叫炮仗)声起,灯笼亮起,先是各家自己过年,最老的坐在正面,晚辈们纷纷跪下磕头拜年,然后依次按辈分再拜,发放压岁钱。接着下饺子,吃团圆饭。然后,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提上灯笼,打开家门,走出去拜年。全村的街巷霎时间流动着点点萤火,沸腾着声声道贺。邻里之亲,乡党之情,融入天地之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丁香湖拾零{过年}
郑学明:小年情思
走着走着,年味没有了,情味也淡了,今后还能不能“过年”
【灶爷今日上青天 蓝田人传统是这样祭灶王爷的| 过小年】
清代民国时期“活化石”灯谜——武强古版灯方年画
雪妮:山窝窝里的年(外一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