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市观察:人才争夺战更要打好“事业留人”牌


作者:阅尽

新一轮的人才争夺大战正在各地打响。据本地报载,广州市今年将实施系列的人才引进、培养计划,不仅给予财政资金扶持,且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大开绿灯。对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出入境和居留等也将建立绿色通道。

综合全国各地报道,从去年末至今的数月时间,包括多个省会在内约20余城市发布了引进人才新政,其中不乏落户政策宽松,首套房不限购、提供购房补贴、公积金贷款额度增加等“含金量”颇高的政策红利。

得人才者得天下。各地竞相展开人才争夺战,从注重招商引资转向大张旗鼓延揽、培养人才,这既是经济转型和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体现出主政者执政理念的变化。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第一位的资源。因此,在区域竞争中,能够吸引八方人才,也就把握了制胜之本。

综观各地吸引人才的“良方”,不难发现,政策聚焦大多侧重于“物诱”。无论“零门槛落户”还是住房、购房补贴等等,不外乎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在现实社会,这些东西当然需要,也是留住人才的基本保障,但这并非吸引人才的全部,甚至不是最根本的。而且,如若伸向人才的橄榄枝只是挂满票子、房子,所谓人才大战可能就沦为另类的“价格战”。

事实上,真正的人才选择就业地,最看重的还是事业。即有一个施展才华,令事业尽快发展的平台。美国的硅谷是世界著名的创新型人才聚集地。但其初创时却是一片荒芜之地,至今硅谷也算不得都市,但全球的高科技人才却竞相涌入。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在于“创新创业之都”散发的魅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三角吸引着全国各地人才南下,引发一波波“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涌动潮。彼时的珠三角,基础设施、生活条件等并不比内陆好,却磁石般引来全国各地大批人才,显然,他们图的并非优渥的待遇,而是冲着创业或理想而来。如果说当时珠三角能给人才什么“特殊待遇”,也只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政策开放”。

显然,随着社会发展,人才政策也必须与时俱进。当各地纷纷抛出“待遇留人”的红绣球时,政策的着眼点不妨看得更高更远,打好“事业留人”牌。譬如,通过制度创新,在股权设置、技术入股、知识产权等方面,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价值;又如,为创新型企业在孵化期提供优惠政策或财政支持,令其尽快成长。总之,人尽其能,才尽其用,要让良好的成才环境和蓬勃的事业平台吸引人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才争夺战
北京 上海 广州 工作压力大比拼
粗放型的人才争夺战弊大于利
人才争夺战应该多些“日常思维”
2018全国人口迁徙:珠三角经济、人才争夺战中再次崛起
【蓝海经济观察】房子、票子、户籍——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的冷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