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表情包虽直观,文字更有力

表情包虽直观,文字更有力 

       刘琛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聊天和发短信时,经常使用表情符号的人更经常去约会,在个人生活中更加顺遂,生活更丰富多彩。

  在微信上和朋友聊天时发几个可爱或搞怪的表情符号,能为单调的文字交流增添乐趣,缓和聊天氛围,让沟通变得生动有趣。这些表情符号往往夸张搞笑,以期适时地表达情绪,并且实现心理上的满足。

  表情符号涵盖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从简单的表达喜怒哀乐的表情人脸到各类影视作品中都有表情符号的身影。如今,还有不少名画、文物等高雅艺术作品也被人们制作成了表情符号,给普通大众一个“消费”高雅艺术的新形式,拉近了人们与高雅艺术的距离。也许你买不起一幅名画,但你可以把它放在手机里,聊天的时候发一个这样的表情,显得你既有趣又有文化。

  有人担心过多的表情符号交流会威胁到语言文字的存在,其实这种担心有点多余。纵观人类交流方式的发展历程,在语言文字还未诞生的时候,人类更多地也是在用面部表情和手势沟通交流。时至今日,以表情符号为代表的视觉语言有着更直观的、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它们并不会取代现有语言文字的存在,而是成为其补充,丰富其形式。

  当我们在键盘上敲下一个个表情符号,“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微妙情感被很好地传达出来。但在表达我们内心的观点和哲思方面,语言文字有着更细腻和深刻的力量。正如当你写下“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渐渐地、渐渐地,一轮红色跃出海面”与敲下一个日出的表情符号,哪个有更触及心灵的力量,一目了然。

  表情符号的出现为我们的交流带来了便利,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文化的发展要走得更远,只有浅薄的表情交流远远不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开了表情包,我们就不会说话了吗?|周末谈
“笑哭”表情的艺术考察
表情包简史
图片社交时代:没有表情包就不会聊天,我们的语言要重归象形文字了吗?
符号表达能否代替语言文字?
读懂人身上的那些字 (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