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止

人常言适可而止,就是在强调要“知止”。老子这么讲过,孔子也这么讲过。可笑之处在于,两千多年前的智者都已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了,至今还是太多的人对此一无所知。

按照朱熹的注解,人只有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隋代大儒文中子有《止学》一书响绝天下,“止”是中国古人所重视的独特的智慧。书中有一句名言:“大智知止,小智惟谋。”“知足”是人家给多少,自己“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得某个程度了,是否能适时止住,说:很好了,可以了。不但要针对“欲壑”懂得说,够了;也要对“苦恼”懂得说,行了。一句话,要恰恰在一个关键时节,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墨子的总结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宋代诗人邵雍的总结则是“知行知止唯贤者”。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既要懂得“行”,也要懂得“止”,懂得“于止中行”。在事业和人生的转折点,一个人一定要懂得“知止”的含义。一旦做到了能进能退,善始善终,就获得了一种大智慧。

故此说,“知止”比“知足”的境界要更高一层。

弘一法师曾经给好友夏丐尊写了一幅字:“知止”。寥寥二字,蕴含了无限深意与禅机。赠人以人生至理,是为益友,其意自明。

陕西汉中张良庙里,有两块碑。一石刻:“送秦一椎”、“辞汉万户”八个大字。另一石刻“知止”二字。两碑文合起来,可看成一副对联。张良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天下初定,便托病隐退了,“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其后汉初“三杰”中的韩信被杀,萧何被囚,独张良因懂得“知止”,全身而退。刻石于此,教育人的目的很明确。

《增广贤文》则将这个道理总结为两句易于传颂的警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其实这不过是墨子所言的进一步延伸。纪晓岚先师陈自崖有一幅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也是这层意思的另一番诠释之言。

历览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一些伟人英雄,他们的英明伟大,名垂青史,在于能够如同张良,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顺势而为,同时,在紧要关头,更懂得适可而止,功成身退。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官场在位者理解“知止”,只要简单到知道什么时候该走就够了,因为,上台有时候靠机会,下台则完全靠智慧。

“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足”由别人,“知止”由自己。

这就要把功夫做到细微处。一念起来,知止,不随着走;一念消失,知止,不动如山

如果有人懂得了“知止”的道理,那就应及时审视自己,及时有所行动。在这个方面,切莫不动如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活到极致的人,都懂得节制
人生有三知 搞懂不白活一世!
知行知止,能进能退,善始善终
《素书》:全译(精简完整版)人生智慧和处世之道,适合终生研读
《围炉夜话》:人生修身处世,无外乎“静”与“敬”两字
一个人最大的修养:和气的脸、克制的嘴、良善的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