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慧口岸龙头,盛视科技:“AI ”小巨人,业绩反转在即吗?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华西证券 刘泽晶 刘波)

01 智慧口岸龙头,“AI+行业”的躬身践行者

1.1 盛视科技:科技赋能,助力口岸数字化转型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为用户提供符合未来发展的智能产品及“AI+行业”解决方案,服务智慧社会建设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是提供智慧口岸查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其智能产品,包括陆路口岸、水运口岸、航空口岸,业务涵盖边检和海关等出入境旅客、货物及交通运输工具智能通关查验和智能监管等系统。此外,公司已将业务拓展至智能交通、智慧机场等其他应用领域。

基于在口岸领域的AI技术积累,公司已在城市管理、园区、物业、物流、交通、车联网、机场等行业落地智能产品、形成了应用案例,并不断探索更多的AI产业化道路。

公司拥有完善的软硬件产品线,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智慧口岸查验系统、智能交通等。

智慧口岸查验系统:是传统口岸向智慧口岸升级的关键应用系统,包括智能边检边防查验系统、智慧海关查验系统、智慧海关(原检验检疫)查验系统等产品及服务。

智慧交通:以智能分析算法为基础,以实际场景应用为驱动,针对公安、交通、学校、景区、园区等提供专业的细分产品及解决方案,推出了AI前端智能产品以及后端平台应用产品。

1.2 业务分解:智慧口岸贡献主要收入,营收稳步增长

智慧口岸业务贡献主要收入,营收稳步增长:从公司的收入结构看,公司整体收入结构保持稳定,智慧口岸业务贡献了主要的销售收入。

智慧口岸收入:由2020年的8.8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87亿元,同比增长23.38%。

智能交通及其他收入:由2020年的0.54亿元略降至2021年的0.4亿元,同比略有下降。

从收入结构占比来看,2022年中报智慧口岸的收入占比为84.38%,贡献主要收入。

1.3 智慧口岸:聚焦产品研发,助力口岸智慧化

智慧口岸:通过优化旅客、交通运输工具、货物、邮件查验流程,整合现有口岸系统资源,打通口岸各系统信息壁垒,实现口岸系统之间无缝连接,构建统一平台协作模式,形成资源共享、数据互通、智慧互联的现代新型口岸。

智慧口岸产品:覆盖信息采集、自助查验、身份核验等全流程的人员、交通运输工具、货物等查验。依托于上述产品的应用及长期的技术、业务积累,公司形成了航空、陆路、水运三大口岸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面向边检、海关(含检验检疫)等垂直应用场景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智慧海关查验系统:通过运用物品分析、图像处理与视频分析等技术,实现了设备一体化、查验精准化、通关人性化、执法智能化,提升了疫情判断的速度、风险拦截的准确性,降低了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强了国门的安全。

1.3 智慧口岸:口岸防疫解决方案助力口岸常态化通关

口岸防疫解决方案:盛视科技口岸防疫重点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健康申报核验产品、智能试管分发终端等终端产品,结合出入境人员智慧检疫平台,经过各海关的业务打磨、升级改造,目前在全国具有领先的市场占有率。

1.3 智慧口岸:与华为海关&港口军团深度合作

2022年3月8日,盛视科技与华为海关&港口军团正式签约合作,根据协议盛视科技与华为将聚焦各自优势领域,强强联手整合双方资源,携手打造智慧口岸新产业生态,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在包括但不限于科技抗疫、智慧旅检、云卡口、特殊监管场所智能管控等多个场景展开深度合作,孵化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也在销售领域紧密合作,共享商机,开启商业市场合作新模式,共同为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1.4 智能交通及其他:依托AI智能算法,助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依托公司多年的行业技术积累,以智能分析算法为基础,以实际场景应用为驱动,针对公安、交通等提供专业的细分产品及解决方案,重点应用在车辆违法取 证、智能识别抓拍、实时预警反馈、立体布控稽查、智能交通管理、车辆大数据分析等实战业务,推出了 AI 前端智能产品(AI摄像机、智能管理/分析/预警终端、便携/手持/移动/固定式多功能测速仪、占用公交/应急专用车道抓拍机等)以及后端平台应用产品(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视频结构化分析平台、车辆大数据应用平台等)。

智慧机场:智慧机场自助系统包括自助值机、自助托运、自助安检、自助登机、违禁品分析、服务机器人等无人化、全流程的系统。

其他人工智能产品和“AI+行业”应用:基于多年的技术基础和在智慧口岸、智能交通、智慧机场领域积累的经验,公司产品还可应用于其他智慧系统领域(如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管理等),助力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1.5 上游市场充分竞争,下游需求稳定增长

公司上游主要为硬件元件/设备或智能产品,以及基础材料制造商,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配套完备的珠三角地区,市场竞争充分、原材料供应充足。由于上游电子元器件、计算机、网络设备市场生产企业众多,市场竞争充分,采取市场化定价的方式,公司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

公司所属细分领域的下游行业主要投资主体是口岸主管部门、边检、海关(含原检验检疫)、机场集团、国有企业、公安部门、交通管理部门、道路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企业等。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航空、水运和陆路通关及运输日趋繁忙,提高口岸和交通管理水平,维护口岸和交通安全等对智慧口岸和智能交通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使得本行业必须不断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智慧口岸和智能交通的需求规模,在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上都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公司上游行业市场竞争充分,采取市场化定价的方式,市场供应充足,行业下游的投资主体包括主管部门、职能部门、机场集团、港口公司、政府投资平台等,下游投资主体多元,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6 盛视科技:核心技术自研,技术与行业Know-How融合优势明显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布局满足市场需求的系列人工智能算法、智能终端。在2015年武汉成立人工智能算法部的基础上,2020年8月,在深圳成立了新技术研究院,引进高端人才。目前新技术研究院人数已达百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知识产权1068项。

根据爱企查数据,公司已申请“掌静脉”算法、终端相关专利。

2022年11月,公司的“智能掌静脉识别终端”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实现从技术研发向产品的转化

公司立足自研技术及对行业需求的理解,推出多款极具行业特色的机器人。

车底查验机器人具有车牌自动识别、整幅车底图像扫描、嫌疑位置识别等功能,解决低矮空间查验的难题。

智能巡检机器人具有红外夜视监控、自主避障等功能,可实现对封闭、半封闭区域的自主巡检。

智能协作机器人具有自主识别、路径规划、自动抓取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口岸的物品核酸采样、辅助查验、巡检、物流搬运、分拣码垛等场景。

2022年12月27日,公司公告拟收购深圳市贝特尔机器人有限公司100%股权,进军消防机器人领域。

公司将机器人业务作为智能终端业务重点方向之一,贝特尔在消防机器人业务领域积累多年,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对贝特尔的机器人业务赋能,进一步提升贝特尔在消防机器人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进而完善公司机器人产品线和增强综合实力。

1.7 盛视科技:技术与行业Know-How的融合形成其核心竞争力

海比研究院依据提供产品解决方案的主体以及AI能力来源,归纳了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我们认为,公司采用第二种商业模式(AI自我赋能),充分发挥了公司在“技术+行业”的优势。

与初创AI技术公司相比,公司拥有高粘性客户群体、销售渠道、行业Know-How、完整解决方案等多方面优势,具备行业壁垒。

与其它涉足口岸行业的ISV相比,公司技术研发能力更强,研发投入更大,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更快,具备技术壁垒;同时,核心技术的自研保障公司发展不受制于人,也有利于提高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附加值。

与ICT、互联网巨头相比,公司在口岸行业同样具有行业Know-How、完整解决方案等优势;同时,口岸相关需求具有行业特征,且行业市场空间相对有限,巨头一般采用生态合作模式进入该细分市场,公司积极融入巨头生态,提供具备行业特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02 从口岸到特殊监管区,从国内到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2.1 从电子化到智慧化,口岸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

2010年1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交通电子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统一的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对具备条件的地方,以港口(港航)EDI中心为基础,与海事、海关、质检、边检等口岸查验部门和单位的信息系统连接和互联互通,实现出入境旅客信息、货物信息、交通运输工具信息和出入境监管信息的共享。”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口岸监管方式创新,通过属地管理、前置服务、后续核查等方式将口岸通关现场非必要的执法作业前推后移,把口岸通关现场执法减到最低限度。

2021年9月,口岸办提出《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口岸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建设集约高效、运行安全便利、服务完备优质、管理规范协调、危机应对快速有效、口岸经济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现代化口岸。到2035年,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口岸,高质量完成“五型口岸”建设。”

2.2 交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智能融合

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加强人、车、路、环境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执法,推进交通安全社会管理创新。”

2016年7月,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实现重点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将一体化和信息互联互通作为关键点进行突破,推进交通产业智能融合。

2021年10月,交通运输部发布《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我国交通建设的主线,尤其在稳增长的背景下,交通智能化有望扮演重要角色,行业发展有望提速。

2.3 智慧口岸发展驱动因素:新增口岸、口岸扩建、产品更新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自贸区建设的推进,对改善各地投资环境,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智慧口岸市场的发展主要受三大因素驱动:

新增口岸: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带动新增口岸建设所产生的增量市场。

口岸扩建:因现有口岸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场地扩建而带来的增量市场。

产品更新:是产品升级、产品更新、新型产品的出现而进行改造所产生的存量市场。

2.4 公司凭借智慧系统技术研发,引领口岸市场

公司作为智慧口岸的先行者,提出智慧口岸理念并付诸实践,成功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口岸领域,首创了多项口岸智能查验产品,开创了口岸旅客查验、车辆查验及卫生检疫等领域智能查验的先河,推动了中国口岸信息化的发展。

公司基于声波原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图像合成和分析算法、智能判图、多光谱图像分析等核心技术原理,运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叠加智能监管设备,突破了在口岸复杂环境下实现全方位智能查验的技术瓶颈,解决了海量复杂场景下人脸自动识别、集装箱空箱检测、人物双向关联查验、尾随闯关、人员精准拦截和行李物品风险拦截、人员健康信息和车辆信息自助申报及核验等技术难题。

在口岸旅客查验领域,公司首创旅客自助查验系统,实现快速自助通关,开创全国口岸旅客自助通关先例,还最早推出了海关智慧旅检人脸识别系统、手提行李智能查验系统,提高了海关监管效能和旅客通关便利性。

在口岸车辆查验领域,公司首推车辆一站式查验系统,整合查验单位信息资源,实现车辆“一站式”快捷查验,开启口岸车辆联合查验先河。

在口岸卫生检疫领域,公司首推智能检疫查验系统,解决多年来旅客体温探测与精准拦截难题,实现自助查验、自动预警拦截,快速隔离拦截疫情旅客,保障国门安全。

除此之外,公司在国内较早创新研发的产品还包括视频防尾随系统、行李物品风险拦截系统、机场安检自助通道、智能验讫章管理等。

2.5 对外开放不断深入,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不断升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频繁,疫情前出入境人员数在高基数上保持增长。根据华经情报网的数据,2011-2019年,我国边防检查出入境人员数从4.1亿人次增长到6.7亿人次,复合增长率为6.3%,2020-2021年受全球疫情影响,我国边防检查出入境人员数下降至1.3亿人次。

从交通工具的出入境情况来看,2011-2019年,出入境检查机动车数量在较高基数上保持持续增长,从2374.3万辆次增长到3623.5万辆次,是出入境检查交通工具中数量最大的一类,因而也是智慧口岸产品和解决方案最为侧重服务的交通工具。

从我国进出口总额走势来看,据统计,202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6.05万亿美元,是我国加入WTO前的10倍以上,在此期间自贸区、跨境电商口岸、市内免税店等各项深化开放举措相继推出。

从我国口岸数量来看,根据《中国口岸年鉴》数据显示,2011-2018年我国口岸数量逐年增长,截至2018年我国口岸数量为304个,其中水运、公路、空运、铁路口岸分别为133个、77个、73个、21个。

2.6 海南封关在即,需求集中释放,特殊监管区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口岸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要在“一线”口岸基础上增设“二线口岸”功能,完成“一线”口岸升级改造并完成“二线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有明确项目建设规划的口岸包括7个水运口岸,3个航空口岸,匡算投资总额约115 亿元。按照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工作计划,2023 年要具备封关运作硬件条件、2024年完成封关各项准备。

公司已成功中标封关运作建设第一批项目中多个项目,根据公司2022年9月7日公告,海口秀英港、新海港、南港项目合计合同金额超5亿元,工期375天,将在2023年完成交付。

我们认为,2023-2024年海南口岸建设需求将集中释放。

公司在海南标杆项目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公司拓展“特殊监管区”业务,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7 携手华为,拓展海外市场

根据公司官网消息,公司携手华为共同打造的5G智慧港口联合解决方案,成功在阿曼上线运行。实现集装箱号识别、管制区域徘徊监控、非法入侵智能监测等核心功能,可有效减少港口运营人力需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根据公司官网消息,公司参加2021年海湾信息技术展览,展示智慧口岸管理平台、智慧卡口一站式解决方案、一码通关解决方案、智慧港口管理平台等产品,拓展海外市场。

03 公司财务表现稳健,业绩反转在即

3.1 股权高度集中,创始人专业技术背景深厚

根据公司2022年三季报数据,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瞿磊,持有公司 62.86%股份,第二大股东深圳市智能人投资合伙企业持有公司5.65% 股权,第三大股东深圳市云智慧投资合伙企业持有公司4.87%股权,其他股东均持股1%以下。

瞿磊先生曾任合肥动力机械总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深圳东华视频设备厂产品研发部主任、副总工程师。1997年创立深圳市盛视实业有限公司(公司前身)并一直担任公司重要经营管理者,现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战略委员会主任职务。

深圳市智能人投资合伙企业、深圳市云智慧投资合伙企业为员工持股平台。

3.2 营收、利润表现:疫情前快速增长,疫后有望快速恢复

疫情前公司营收快速增长,2016-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49.61%;疫情导致部分项目延迟,2020-2022年营收增速放缓;疫后随着通关人数增加,下游需求释放,营收有望快速恢复高增长。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1.27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52亿元,同比下降5.34%。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存在季节性波动,受疫情影响国内口岸关停,部分项目验收延迟。

随着疫情管控放松,通关人员增加,口岸业务下游需求有望持续释放,叠加海南封关带来的增量,营收有望快速恢复高增长。

公司利润表现弹性大: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在疫情影响下仍保持较高水平。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48.83%。我们认为,随着后续营收恢复高增长,利润表现弹性大。

3.3 毛利率较为稳定,2022年开始企稳回升

公司毛利率较为稳定。2020年之前整体毛利率稳定在46%以上;2021年受疫情以及大项目占比增加的影响,毛利率有所下滑,2021年毛利率为38.11%;2022年毛利率企稳回升,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增长到43.05%。

2021年公司主营产品中智慧口岸毛利率最高,为38.52%;智能交通及其他次之,为27.05%。

2021年分业务毛利率均有所下降,其中智慧口岸由2020年的47.57%下降至38.52%。作为2021年主营业务中占比最大的业务,智慧口岸毛利率的下降也导致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明显。

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管控放开,下游需求释放,自研产品占比增加,公司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3.4 费用控制良好,疫后业绩弹性大

各项费用中研发费用占比最高,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次之,财务费用为负;2016年至2021年研发费用占比稳中有升,2021年达到11.45%,代表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管理费用占比略有所下降,但由于股权激励影响,2022年前三季度有所增加,2021年研发、管理、销售费用占比分别为11.45%、4.79%、6.57%。

我们认为,公司费用控制良好,研发高投入和股权激励均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后续随着营收恢复高增长,各项费用占比将显著下降。

3.5 公司重视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引领公司发展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公司发展的基本定位,跟踪新技术发展,以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产品方案持续迭代升级。

2021年研发费用1.29亿元,研发费用占比持续增长,达到11.45%。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知识产权1068项,公司研发投入取得显著成效。

3.6 人员结构持续优化,人均创收持续增长

2021年公司专业构成人员中技术人员占比高达74.50%,为公司的主要人员组成。

2021年员工人数增长至1008人,人均创收整体也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实现人均创收111.79万元。

04 盈利预测与估值

基于公司基本面情况,对公司未来经营作如下假设:

收入方面:

智慧口岸业务受益于疫后复苏,通关人数增加拉动下游需求释放,我们预计22-24年增速分别为5.0%/65.0%/30.0%。

智能交通及其他业务受益于公司产品成熟度提升和海外业务的拓展,我们预计22-24年增速分别为300.0%/40.0%/40.0%。

业务非公司重点,占比很小,我们预计22-24年增速保持在0%左右。

毛利率方面:

口岸业务的自研产品比例提升,22-24年将保持在43%左右。

智能交通及其他业务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22-24年将保持在34%左右。

其他业务非公司重点,占比很小,22-24年将保持在0%左右。

得到公司收入拆分预测如下图。

综上所述,根据公开招标信息,结合公司经营状况,我们对于公司的盈利预测如下表所示。

公司是智慧口岸龙头,短期(2022-2024年)我们看好海南、云南等大项目带来的业绩增量,中长周期(2025-2030年)我们看好公司出海业务、特殊监管区业务带来的长期增长。

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01/21.06/27.60亿元,同比增长15.4%/61.9%/31.1%;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3.93/5.39亿元,同比-23.9%/188.2%/37.1%,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53/1.53/2.10元,对应2023年1月20日33.32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62.8/21.8/15.9倍。

05 风险提示

疫情导致全球经济的下行的风险:疫情蔓延全球,宏观经济下滑导致企业IT支出增长放缓,下游客户对软件企业的需求下降的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国外巨头扩张、下游企业下场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格局,导致行业盈利水平下降。

核心技术突破进程低于预期的风险:核心技术突破困难,进程低于预期导致的产品性能更新放缓,竞争力下降。

公司核心人才团队流失风险:公司核心技术人才可能因激励不足等原因流失。

拟收购事项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拟收购事项尚未完成,存在不确定性。

——————————————————

报告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独食的智慧口岸股:盛视科技(002990)
盛视科技:专注于“智慧口岸”,财务业绩不错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 南京海关集中智能审像促进通关提效增速(图)
2023年中国智慧口岸行业现状与展望(附市场规模、产值、需求量及区域结构)「图」
AI究竟能为城市做什么?
京东城市郑宇:智能城市的市场规模很大,关键要看商业模式怎么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