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境界丨书法的灵魂

习书从最基本的技法开始,达到一定的工夫和创作能力,才能够进行书法创作,或者说从单纯的写毛笔字到书法艺术。最终,书法写的不是技法而是境界,当然没有技法能力也谈不上书法创作。那何为境界呢?

境界是指人的精神修养,首先是从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上认识。在没有进入到人类社会以前,人是不知有所谓精神境界的,有了人类社会以后,每个人都会本能地关心自已的生活。但是有的人除了自己,还想到关心别人,除了为自己,总还想到为别人,甚至想到为更多的人做点什么,这就是人的思想境界有不同了。有的人以能帮助别人做点有益的事为快乐,有人以牺牲自己帮助别人为痛苦,这思想境界、精神境界又有不同的层次差别了。

欧阳修书法

人类的文明进步,使人越来越懂得人的精神境界有高下,而只有精神境界高才可贵,才会受到社会的尊敬。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所有一切被世人尊为伟人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伟大的事业,哪一个不首先是由于有了高尚的精神和思想境界。我们知道,书法虽只是文字符号的书写,人们从不自觉到日益自觉地是把书法当作“人”来认识、来感受的,因而从审美上对书法中反映出的境界也特别讲求。

局部放大

其次,书法虽同是艺术,可是从艺术功能上,与文学、绘画等却根本不同。它既不能像文学创作那样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和以深刻的主题开掘、巧妙的题材处理、生动的形象刻画、优美的语言运用等给人以艺术享受,也不能像绘画那样以高妙的技巧将对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以审美上的满足,书法所能做的,仅仅是书写产生的所谓“不象形的象形”意味,和进行这种形象创造的技巧、工夫。它一挥而就,不得重改,似乎是世上最容易把握的艺术。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喜爱它,在其为实用而存在的时候,许多人不是为实用而要为之用尽心力,作为大学问家的欧阳修说:

“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渐已废去,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欧阳修《学书消日》)。

为什么情志那么高雅的大学问家对书法有独钟呢?他自己没有回答。今天书法成为纯艺术形式以后,将心力投于其中的人更多,似乎有些奇怪。

原因就在于这种艺术形式的把握,不仅能创造意味隽永的形象,而且在这种形象创造的技能功力的发挥上还展露出一种人们最以为贵、最以为美的精神境界、思想境界,所以它微妙耐品。

书法是精神产物,作为艺术的书法,写字就是写自己,抒发情感与精神,欣赏书法就是欣赏人。字如其人说的核心,也应该就是写书法即写自己。赏书法形象创造所展现出来的人的技能修养、思想修养、精神修养所达到的境界,所以书法的本质就是境界,一个书法家要重视个人境界的提升。

虽说书法最终写的是境界,没有精熟的技能用于形象创造,不可能产生书法艺术;只有精熟的技法,没有高雅的精神境界,也不是高雅的艺术——这就是书法特重境界的根本原因。

如今书法已成为专供审美的艺术形式。它当然也可供自娱,于自娱中也会产生为人们所美的好作品。但是作为纯艺术形式存在、有社会目的的艺术形式运用者,却不能仅仅如此。它应该考虑为社会而存在必有高雅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本文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境界的。

事实上,关于这一点,古人不是没有注意到。苏、黄、米都极力反对“俗书”,这个要领虽然是从气息上提出,实质上却都是反对精神境界的低下。只不过如何求雅去俗,宋人仅仅把办法限定在多读几本书上,在当时来说,就只能是以多读孔孟圣贤之书,修心养性,以增强“书卷气”今天来认识,时代之书,是不是只求有“书卷气”?或只能从读孔孟书中得“书卷气”?是不是有了孔孟书卷气就能给时代人以审美满足?当然我们的理解就不能停留在这点上了。

如今讲求创造境界高雅的书法艺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如果只求我个人高兴,也不管写得好不好,又何必去下什么工夫呢?关键是不要名利熏心、卑鄙控捉,让急功近利的心理统治了自己的艺术追求。

其实心态也正是精神修养的表现。

有的人,不是用心、用修养写字,而是用耳朵写字有的人写字不是写工夫、修养、境界,而是写时风、写行情。

为了创吉尼斯纪录,在篮球场地上铺上布幅,提着洗把,以跑步姿态上阵挥舞根本不知境界为何物,怎么可能产生境界高雅的艺术呢?

古人写书法,可能在不知有境界的自觉中有高雅的境界,因为他一心只为实用,

黄庭坚讲“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宋黄庭坚《论书》)

今人写书法,除了自娱,都为社会而存在。时代所需,不能不有境界的考虑,技法如何,功力多深,实事求是问自己:到达到怎样境界?在认识书法方方面面所体现的辩证规律,我理解到何种程度?掌握运用到何种境界?我的作品是名符其实的“精神产品”么?有怎样的精神境界?我懂得沽名钓誉、欺世媚俗是令人恶心的,还是念念不忘这一点?我敢不敢经常有这种自省?没有破,不会有立。让作品有尽可能高雅的境界,这不是个主观愿望问题,而是要以切切实实的修养,才可望达到的境界。

宋姜夔小楷

书法境界的讲求,是书法发展的大趋向。人们的审美需求是无止境的,是不会停步的。而书法即使成为纯艺术,不为实用所拘,其在形式构成上却永远受着严格限制:它只能是汉字书写,只能以已有的字体为据;它提倡创新,允许创新,但是任何人也不可能有新字体创造。因为一次性顺时而下的规定性限制了它,几千年来,千千万万人的书写,积累起来的经验,你认为好的你可以汲取,别人也可以汲取。除非你能见人之所不能见,取人之所不能取,从而出现你独出心裁的运用。否则,你新不了。而这正决定于见识、修养、思想境界。所以可以说,书法成为自觉的纯艺术的时代,实际也就是艺术家自觉追求境界的时代。

追求自我境界,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精神。有的人可能暂时还认识不到,有的人可能永远认识不到,有的人认识到了,才知道求境界既是时代给书法艺术追求提出的一个特殊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因此他能以平常心从长计议稳稳实实追求着,从而使越来越高的境界自然从其书中显露出来。当今书法创作方向,不能只注重技法,那将会落伍,做到“境界”两个字才是重要的。(文/一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文化和文化书法的当代阐释
书法丨写字,就是写“自”,书法就是“抒发”
品一品林散之作品中的'气韵之美'与'天真淡逸'
书法的三重境界:书写者的心灵,创造的工夫,意象气息境界
书法审美最高标准是什么?古代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书评 | 清正平和 风规自远 —丁谦先生其书其人浅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