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从身边现象谈“轻负担高质量”教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从身边现象谈“轻负担高质量”教学
 
 
摘 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教师要转变观念,教育要面向全本学生、因材施教,家长、学校、老师间要相互理解、支持,使学校教育少些沉重,多些快乐,让“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中小学生书本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这已严重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不堪重负。”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分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我们常常将之归结为外部环境的恶劣:如人口众多,竞争激烈;我国的高考升学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缺乏严格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手段等。这样的归因分析使学校将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归结为被动受外在因素制约,于是教师坦然地沦为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执行者”。
       如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家长、学校、老师应尽其职、尽其能,积极正面地做出努力,还学生幸福、快乐、健康。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提倡“轻负担”也不是绝对地减少作业,减少授课时间,或降低教学要求,而是以不造成学生心理上或行为上的过重负担和压力来衡量。“高质量”的教学也不是向学生提出过高的教学要求,或者在考试中获取了高分的成绩来评定,应该是让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具有较强的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地去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素质教育”内容对“教学高质量”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所以要把握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生负担是学生为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必要的负担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过重的负担才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阻力。“减负”只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的要求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
      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使“育人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作为教师,首先自己的教育观念要更新,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将学生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二、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负担”的轻与重是相对的,不同的人对负荷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产生的后果和作用也是不同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不是一律地都要造就一批科学家,或者培养少数人成才;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因此“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必须“因材施教”。   
    受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共性,注重少数人才的选拔,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比如:一堂课,面对几十个学生,一个教学内容,面对众多的学生,用同样的传授方法,同样的要求,做同样的作业,这势必造成一部分学生课内课外部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则因“吃不下”而感到压力过重。过轻或过重的负担都会产生不良的结果,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适度的负担才会促使他要有效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施“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长、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实行个别教学,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这是面向全体学生,达到“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的根本途径。
    三、家长、学校、老师要相互理解、支持
    (一)学生“自由时间”----老师“抢”
(二)学生“学习太忙”----家长“怨”
(三)学生“各类竞争”----大家“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忻州市七一路小学开展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学研讨会
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表
对当前中小学“减负提质”的几点思考_
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效率
关于减负增效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思考
南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十项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