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病患者合并胆囊息肉怎么办?

近年来,随着肝病患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肝脏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不少肝病患者常常在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且发病率呈现日益增高趋势,尤其在慢性乙肝人群中。体检发现胆囊息肉的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或体征,加上日常生活及工作繁忙,极易被患者忽视而延误治疗,最后导致胆囊癌的发生。胆囊息肉虽属良性病变,但其危害仍不可低估。

什么是胆囊息肉呢?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凸向腔内的胆囊壁隆起性病变,发病率约为0.3% ~ 9. 5%[1]。胆囊息肉分为假性息肉与真性息肉,前者比后者更常见,最常见的假性息肉是胆固醇假性息肉。假性息肉自身不具有恶变潜能,比如腺瘤,而真性胆囊息肉则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比如腺癌。不同于结肠息肉的腺瘤-癌进展顺序已经明确,胆囊息肉的腺瘤-癌顺序目前仍有待研究探讨[1]

怎样辨别是良恶性息肉呢?

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胆囊息肉的主要手段。对大于5mm者检出率可达90%以上,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均较高,同时可以通过判断病变回声性质、蒂的有无和粗细、病变处的黏膜改变等指标,对鉴别良恶性息肉也有一定价值;而对于胆囊息肉是否存在恶变,往往需要通过超声随访胆囊息肉病灶短期内有无增大、病灶内血流有无增多等指标来评判,必要时可联合CT、磁共振等检查进一步协助诊断。

肝病患者得了胆囊息肉,该怎么办呢?

临床上绝大部分患者均无特殊症状,极少数可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不适。

应当根据患者病情与胆囊息肉情况具体分析,而胆囊息肉大小为重要指标。

1、无任何症状,息肉较小(10mm以下)且长期无变化或息肉为多发、假性息肉可能大的患者,无需采取手术治疗,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应定期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观察,刚开始3~6个月随诊1次,1~2年后延长至 6~12个月随诊1次即可,如随访期间胆囊息肉增加≥2 mm,建议行胆囊切除术[1]在观察期间切忌偏听偏信、乱用药,因为目前还没有能抑制息肉生长或消融息肉的药物;

2、对于无蒂胆囊息肉,即使直径<10mm,也应立即切除;

3、对于直径>10mm、单发且合并有胆囊结石者,即使症状不明显,也应行胆囊切除[1];

4、年龄>50岁的中老年,原本无临床症状,但近期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伴消化道症状者,尤其合并有胆囊结石,应尽早诊治。

根据息肉性质来决定手术方式

1、对于直径小且有蒂的非肿瘤性息肉,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而直径>10 mm,考虑为恶性息肉或具有恶变风险者,需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过程中行冰冻切片,若为恶性息肉,但肿瘤在局限黏膜,可采取单纯胆囊切除术;若肿瘤已向其它部位扩散,则需行扩大切除术,清扫淋巴结。

一般来说,胆囊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胆囊结石及胆囊炎、吸烟、酗酒、饮食及作息时间不规律、高脂饮食、肥胖和糖尿病等[2]。

因此,肝病患者应在预防胆囊息肉要做到:

1. 合理、规律的饮食:

饮食要规律,特别是要吃早餐,不吃早餐会导致晚上分泌的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进而刺激胆囊息肉形成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应避免进食高脂类食品,如肥肉、海鲜、动物内脏等;戒烟禁酒,吸烟及饮酒可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变大。

2. 合理生活作息及运动: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及过于劳累,合理作息,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3. 积极控制原发病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该抗病毒必须抗病毒,糖尿病患者必须控制血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要手术吗?(苏秦小哥的回答,38赞)
胆囊息肉等于致命威胁?看完你就明白了!
7大要点更新,带你解锁胆囊息肉治疗新指南!
胆囊息肉与胆囊癌
区别对待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