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八章 公共资源管理

第一节 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公共管理内在发展的依据
   1、资源与公共资源
   所谓资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作为公共管理内容的公共资源是有其特定含义和范围的。狭义的公共资源主要指公共物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公共设施等。广义的公共资源界定为属于人类社会公有、公用的自然与社会资源的总和。
   ①公共自然资源。即一定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性物质条件和基础,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等。
   ②公共设施。也就是特定社区所有人们都有可能享用和受益的物质性存在,如图书馆、学校、医院、城市道路、路灯、桥梁等。
   ③公共人力资源。公共人力资源也就是由劳动力、人才所形成的社会资源。在种种社会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活跃和最宝贵的财富。
   ④公共信息资源。即一定社区的人们共同拥有和可能享用的各种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产品、科技成果、经济信息等等。
   ⑤ 公共企业和公司。公共企业主要是指由国家投资兴办的国有企业。公共企业属于公民共同所有,它是由纳税人的税收所建立起来的,是由公共投资所建立的。因此,对其进行良好管理是公共管理机构应尽的责任。
   2、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的现实意义
   ①公共组织实现自身职能的基本方式
   资源是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无论对于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都是如此。就公共组织而言,“资源配置是政府实现其自身职能的一种方式,其核心就是如何把有限的或稀缺的公共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公共物资资源以及公共权力资源的配置目标、配置方式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配置主客体的管理等。
   ②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根本出路
   公共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首要条件。实际上,中国过去近三十年来所创造的“经济奇迹”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高速的经济发展是不断向自然资产拼命索取和透支的过程。当前,急剧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造成了人口与资源矛盾的空前尖锐,产生了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和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系统增长的无限性与资源生态系统供给的有限性矛盾日益突出,只有依靠公共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才能解决我们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问题、民生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乡发展等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最优地利用和分配公共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以达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取得最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地发展。
   ③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
   公共资源管理的价值倾向对于一系列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公共资源的竞争性和对于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的直接相关性,政府必须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中发挥积极作用,保证公共资源真正能为其实际归属者—社会公众提供公共福利或利益,体现政府在公共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民本”价值取向。政府部门对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会向社会传递一种积极正面的引导信息,在社会再分配领域起着重要作用的政府公共部门,其合理、有效的资源利用也将深切地关系到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殷切期盼。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1、人事管理的困境和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
   (1)、传统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困境
   主要表现在:
   第一,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角度,其人性假设是建立在 “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忽视人的社会性、主体性与能动性。把人设为一种成本,认定为被动的工具,要求个人要服从组织需要,服从工作需要,管理的运行机制是自上而下的“垂直式”管理,强调政治、人治,而忽视法治。
   第二,从管理的原则角度,传统人事管理以物为中心,管理过程强调事而忽视人。主要偏重于具体的、技术性事务的管理,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的控制和管理,管理权限过分集中,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对人的管理注重的只是投入、使用和控制,根本谈不上开发。
   第三,从管理的地位与作用角度,传统人事管理不重视人事管理的地位与作用。人事部门一般被视作非生产、非效益部门,其功能只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大,其管理职能由专职的人事干部来执行。把对人的管理看作管理的次要部分,既看不到它的直接影响,更不重视对人事管理本身的研究和改进。存在着管理手段和方法简单、粗糙,管理制度落后等现象。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是指国家和各种行政组织通过对其人力资源开展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包括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宏观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对人力资源整体的管理,对公共部门内外的人力资源进行的规划、管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以达到组织的工作目标、工作的性质与人力资源的整体结构相互匹配的目的,营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环境。微观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各类公共行政部门以及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依法对本组织内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招聘、培训、激励、考评等具体的管理活动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性
   公共部门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其人力资源除了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的共性特点以外,还具有一些自己的特殊性:
   第一,公共人力资源的政治性。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掌握着公民和国家赋予的公共权力,从根本上要受国家政治制度的制约。作为公共部门实现其政治管理职能的重要保障,执行着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其一切行为的过程和结果,都必须以维护国家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为依据。
   第二,公共人力资源的公共责任性。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代表国家权威地配置着社会公共资源,其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众形象和影响。这种特殊的地位和权力必须要与特定的公共责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保证其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第三,公共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一方面由于公共部门组织体系构成及职位的有限,使得公共人力资源的数量受到公共部门职位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专业性、特殊性,对其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导致社会中的人力资源不可能都转化为公共人力资源,导致能够胜任和适应相关要求的人力资源的稀缺性。
   第四,公共人力资源的可开发性。公共人力资源作为公共组织发展的资本具有主观能动性,与物质资源的一次性开发不同,对其开发应体现在使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应根据公共部门职能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与完善,以满足公共部门的需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价值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只有根据公共部门的任职标准和要求对其进行持续地开发才能实现公共人力资源的保值和增值性。
   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
   公共部门本身的特殊地位以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具体而言:
   第一,战略性。这是由公共部门的战略地位所决定的。在各种人力资源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性,一方面体现在各个部门的人力资源战略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制定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这是人力资源进一步开发的首要的环节;另一方面体现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公共治理的结果和影响,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第二,复杂性。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一方面取决于公共部门的特殊性,体现在其管理层次的错综复杂。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权的划分复杂,组织结构纵横交错、层层节制,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必然增强;另一方面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在于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培养数量充足、质量优秀的公务员;通过高水平的管理、保持其高涨的士气和不断提升的工作业绩,管理内容繁多、复杂,而且管理过程的不确定性及管理结果的难以评价更加增大了管理的难度。
   第三,系统性。一方面公共部门是一个横向部门分化、纵向层级节制的庞大的组织结构体系,系统内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活动构成现代国家管理的大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同时,这个分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与规划、教育与培训、招聘与使用、配置与管理等活动有构成了更小的子系统,所有的小系统共同构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有机统一体。所有环节必须按照统一和效能的原则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安排,共同作用,产生整体开发效应。
   第四,法治性。宪法、法律和各项行政条例等是公共部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依据,因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规划、管理与开发等活动都是有法可依的,各个部门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和有效的开发。
   第五,权威性。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不同,是具有特殊地位和权威性的公共部门。公共部门凭借国家权力对公共人力资源和其他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因此,公共部门制定的有关公共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措施,对其他社会组织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第六,动态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节奏以及组织目标来不断调整管理的内容、手段和方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还要根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不同的结构层次及公务人员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开发策略。
   ③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差别
   第一,对于人的认识是建立在不同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传统人事管理视人为成本,把人事管理工作看作行政工作,属日常人事行政事务;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把人看作资源,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把对人的开发置于重要位置。
   第二,从管理方式上看,传统人事管理是强制、被动的“管家式”管理,主要依靠纪律和监督,偏重于“管”;而人力资源管理实行开发与激励以及有预见性的方式,既注重“管”更注重“理”;既强调遵循科学规律,也注重管理的艺术性。
   第三,在管理内容上,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组织成员进、管、出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为本组织招募新人,填补空缺,监督执行各个环节的有关规定等;而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野广阔,内容更为丰富,不仅局限于本组织人员的使用环节的管理,更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第四,在管理部门的地位上,传统人事管理把人事部门视做从属性的非生产、非效益部门,对从事管理的人员要求不高,且进不了决策层;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经成为组织的核心部门,除了落实传统的人事事务之外,还参与协调管理系统、提供决策预案的咨询等业务,且人力资源管理者越来越多地进入高层领导,甚至成为核心成员。
   第五,针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加致力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管理日趋科学与规范,将加强公务人员的需求预测与规划、培训与教育、选拔与使用、配置与管理看作开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致力于吸引优秀人才,构建政府高效、精干的管理工作系统。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公共组织根据一定时期发展战略的要求,运用科学方法与技术,对公共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与规划,对可能的人力资源进出途径进行系统安排的过程。
   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录用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录用是在公共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的基础上,不断为公共部门充实人力资源,以确保公共部门任务和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一般来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录用包括人员的招募、甄选、录用及评估等环节。
   ③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
   培训与教育作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根据组织发展的目标,按照不同岗位需要、公务人员自身素质及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旨在提升公务员的智力水准、政治和业务素质的一个训练活动和提高过程。
   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
   薪酬是指组织成员因工作关系而从组织获得的各种财务报酬,包括薪金、福利及各种奖金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主要包括工资管理、福利管理等方面。
   ⑤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工作包括绩效考核制度以及以此为依据的奖惩制度和职务升降制度,是人才管理的重要激励机制。
   4、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说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忽视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配置不尽科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能够有效地预测公共部门的人才需求状况与结构,以此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我国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制定出明确的有关人力资源规划的法律法规。长期以来,因为外部劳动力市场较为丰富,人们通常认为人力资源规划是无关紧要的,组织并不关心人力资源的规划问题。因此也导致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尽合理,在实际操作中行政机关缺乏具体的工作分析、职位评价和工作说明书等实质性的内容,往往出现人员的能力、水平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人的才能与潜力无法充分发挥的情况;此外,由于亲缘、地缘等人情关系在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上往往并不是根据部门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甚至有些部门还存在因人设岗、岗位人员供过于求等现象。不合理的配置浪费了有限的人力资源,降低了组织绩效,从而影响了公共部门的长远发展。
   ②人力资源录用工作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员考试录用制度已经基本普及,尤其是《国家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以来,“凡进必考”已经成为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录用的重要特征。但是在录用的各个具体环节及相关制度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个别省市公务员录用中存在身份和地区限制,严重违背了考录制度的基本原则;在公务员招考过程中还存在简化考试办法和程序的现象,尤其是乡镇一级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比例偏低;公务员笔试、面试等环节还存在不尽科学的问题,录取同报考者学历水平难以形成正相关关系,测试的范围、测试的内容以及测试的技术环节等方面有待加强。
   ③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不够健全
   组织效率的提高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只有通过有效的培训,才能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公务人员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当前公务人员的学历、知识和技能结构还存在很大的欠缺。目前这方面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没有将组织战略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需要有效结合,培训需求分析不足,导致培训的针对性不够,无法满足组织成员不同的多样化需求;培训手段相对落后,大多采用“填鸭式”的讲授,缺少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培训的内容不够科学,随意性强,缺少科学的规划和设置,培训内容滞后,培训效果差;培训评估体系不够健全完善,一般只在培训结束时对受训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估,缺乏对培训前培训计划的评估、培训中培训过程的监控,以及培训后培训效果的跟踪评价。培训评估体系的不完善,最终导致培训形式化,培训效果无法得到检验和进一步改善。
   ④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亟待加强
   目前公共部门的绩效考核框架基本形成,但偏重于定性的评价,考核缺乏量化标准,总体上依据的还是“德、能、勤、绩”的模糊评价体系,没有具体、准确和权威的规定,现有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具体操作来说都过于笼统抽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能真实反映工作实绩的情况;由于缺乏评价的定量标准,绩效考核结果与工作业绩的相关度不高,考核结果的主观性使得绩效考评的功能趋于虚化;目前绩效考核主体以部门负责人为主,绩效考核主体和考核对象单一导致考核的片面性,考核信息渠道有限,考核的客观和公平难以实现;绩效考评方法简单,基本是叙述法与硬性分布法的结合体;考评结果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客观依据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很大程度上,奖惩、职务升降等同公务员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决策主要不是依据考核的结果做出,致使考核主体和客体对此项工作失去热情,绩效考核就成了“走过场”的形式。
   ⑤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仍存在缺陷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日渐科学,但功能及有效性不足。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具体缺陷主要在:薪酬制度不合理,公共部门的薪酬水平一般是由国家的法律法规来统一制定的标准,工资缺乏弹性,并且工资与工作实际贡献、工龄等的相关性很小,激励机制名存实亡;尽管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惩戒条款、奖励办法有着详细的规定,但由于绩效考评作用的模糊化,使其结果对职务和级别的升降影响不大,更使得激励效果不明显;公务员的退出机制还不健全,普遍只有谋求升迁的动力,被辞退的压力不足,“一业而终”,平平稳稳干到退休,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等。
   (2)、加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①构建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制度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应该随着公共部门的管理目标和管理职能的转变而逐渐完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人力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和配置,其特点是具有层次性、长远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一方面,人力资源规划要与社会和组织发展目标相适应。目前,应该依据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等宏观战略的实施,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有针对性地吸引、调配和补充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有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法规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规范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任务、实施方法以及保障措施等,使规划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在制度上,首先要变“人治”为“法治”、“相马”为“赛马”,为各级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宏观社会环境。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使人力资源的配置科学化、规范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②积极调整和改进考试录用制度
   依据“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录用基本原则,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转变人才录用观念,进一步打破公务员录用中的身份和地区限制;严格禁止各地把对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免考,或随意简化考试科目和程序作为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根据实际需要,对考试录用的范围适当加以扩大;合理解决考试的轮制和分级、设线问题,保证考试的可信性与有效性;科学安排录用程序,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设计合适的测试问题,保证面试的科学性和规范化;通过法律法规堵塞录用过程中的不正当渠道;设置专门机构,对录用工作实施监督;建立权益维护机制,保障应聘者的合法权益。
   ③改革与完善人力资源的培训体系
   深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机制改革,加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公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积极借鉴国外经验,研究制定国家公职人员各种类型培训的管理办法,建立培训施教机构资格认定和培训质量评估等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培训设施和手段,开辟个性化的、经济实用的培训途径,不断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努力提高公职人员培训质量和培训机构的办学水平、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根据公职人员的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将个人需求、职位需求、组织需求结合起来;及时更新培训内容,注重培训的时效性,不断地将党和政府工作的新思路、新变化、新趋势等体现在培训内容中,将管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行政改革的新动向等充实进去;拓宽培训的途径,将在职培训与学位教育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和加强MPA教育,改善公职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④提高公共部门绩效考评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目前,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重点和难点是要设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首先,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建立在严格的工作分析基础上,必须健全工作分析和职位说明书,依此制定出适合于不同层级、不同职位的考核标准;当前必须重视量化考核指标的设置,强化考核指标的可度量性和可操作性,减少考核中的主观随意性;公共部门绩效考核主体不仅应该包括上级、同级,还应包括下级和广大的服务对象,增加考核主体的范围和参与程度;克服考核人员在评估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等;公共部门绩效考核还可以尝试把部门作为一个整体考核,这样可以激发团队的合作力,有利于部门目标任务的完成,从而促进组织的整体目标的实现。
   ⑤加强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水平和有效性
   激励机制的建立主要是要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在部门内部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并且充分尊重和满足各类人才自我发展的需要,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改革我国公共部门的薪酬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让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且要体现出实际的工作成绩、工龄因素等对待遇的影响,发挥待遇的激励作用;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改革现有的考核手段,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使评估手段科学化,并且要实现绩效评估结果与实际待遇和晋升机制的切实挂钩,发挥绩效评估和晋升的激励作用;逐渐实行竞争淘汰机制,这样不仅可以选贤任能,还可以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激情和危机意识,使其成为工作的内在动力,以此实现竞争激励的作用;此外,公共部门还应加强对组织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计划地为组织成员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和轮换岗位的机会,培育组织成员的自我激励机制,使其将自身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自觉投入到组织工作当中,实施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⑥采用新技术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运用多种高新技术,组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对人力资源实施科学管理。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沟通反馈效果得以改善,使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募、培训、日常管理等事务性工作以及信息搜集工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速度,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有效。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用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包括从笔试、面试开始到离职或退休整个周期的人事信息,统一管理起来,形成完整的信息库。完备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把精力投入到更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从战略和宏观的角度来考虑组织的人力资源建设。

第三节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1、公共信息资源及其特征
   信息(Information)一般是指我们所说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等有关的知识。信是指信号,包括数据、指令、符号等;息是指消息,包括情报、知识等。信号和消息的总和就是信息。
   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即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而广义的信息资源还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信息活动中的相关要素资源。
   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动态性。任何信息资源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公共信息资源的动态性一方面体现在其一定的时空界定上;另一方面,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也是由其公益性程度及划分边界等条件随时变化的。这些信息只有与政府公务活动联系起来时,原有的信息才称得上是政府公共信息,上升为政府公共管理范围,这也决定了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是充满了变化的。公共信息资源无时不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动态变化成为公共信息资源的存在方式。
   第二,复杂性。随着公共管理领域的不断扩展,信息空间的范围逐渐扩大,信息结构复杂,总量激增。此外,信息技术更新迅速,公共信息获取传递的渠道多样化,政府的相关公共事务日益膨胀和复杂化;同时,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涨,这些都决定了公共信息资源的复杂性。
   第三,系统性。虽然公共信息资源表面上看似乎是杂乱无章,但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始终是无序与有序的高度统一。其有序性主要体现在系统内的信息是按照某种相互联系的形式有规律地排列着的,如按照传递的路径、按照涉及的内容以及作用范围等等进行分类。
   第四,开放性。公共信息资源系统具有广泛的社会覆盖面,该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的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如与其他组织、企业、社会非营利组织的合作等都可以促使新的信息以及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产生,同时,系统内的循环运动也会相应地通过其自身管理结构的完善向社会输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信息资源和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意义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及其主要内容
   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领域,是构建公共信息系统的过程,指对信息活动中各要素的全面管理,它把信息、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技术三要素按一定的原则进行配置,构成一个信息系统,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组织运作更为有效。通过对公共信息诸要素的组织和运作,使之达到为公共管理服务的目的。
   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其主要内容包括运用电讯、缩微复制、声像等技术和手段,用于信息的收集、贮存、加工和传递;信息收集、整理、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对信息工作人员的管理,进行职责教育与技术培训;信息资源管理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信息技术的开发与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等方面。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意义
   对于公共管理来说,公共管理更依赖于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便是“信息处理企业”。成功的信息管理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是绝对需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第一,信息资源管理有利于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扩大信息的来源和增大信息的获得量,使得公共决策者可以在更为充分了解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决策,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者对问题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避免了靠经验决策和信息不完备导致的盲目决策现象,从而改善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提高了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二,信息资源管理促进了公共组织变革。传统科层组织结构是公共部门组织结构的主要模式,它的弊端在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而且会压抑组织成员自身的全面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加强操作执行层与高层决策者的直接沟通,管理幅度得以增宽,逐步缩减以致最终取消中间管理层,从而使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扁平化。这一发展趋势对于公共管理部门机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三,信息资源管理提高了公共组织的行政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采用降低了信息传输和加工处理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使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如决策支持系统(DSS)、电子会议系统(EMS)、动态网络计划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都可大大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同时降低公共部门的行政成本。
   第四,信息资源管理提高了政府的社会回应力,扩大了公民参与。各级政府的信息数据库建设和政府上网工程,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勤政、廉政建设;各级政府网站建设成为便民服务的“窗口”,帮助人们实现足不出户便可履行完成政府各部门的办事程序;政府机关借助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建立政府组织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广泛的沟通网络,及时传达政府的施政意图、方针与政策,反映公民的要求和呼声,从而提高了政府治理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
   3、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策略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
   第一,突出公共性。开发公共信息资源时因其“公共物品”的属性,要求必须坚持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共性,推行信息公开。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最大代表,不能利用公共信息资源谋取自身利益,公共信息寻租行为必须得到有效遏制,主动开展面向公众的公共信息服务是政府坚持公共性的重要途径。
   第二,及时反馈。信息的反馈机制就是把信息通过信息系统输送出去,把信息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信息反馈贵在及时,这是由其时效特性决定的。尤其是政府对有关民生的重要信息,必须及时反馈。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的种类、数量有了极大增长,这更要求对行政信息的捕捉要快、广泛,加工、传递也要高节奏、高效率。
   第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共利益取向和共享性特性决定,如果公共信息资源过度使用或滥用,必将带来缺失公平的畸形发展。因此,为了保障社会的信息秩序和信息公平,政府必须对公共信息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滥用行为加以严格的政府规制。此外,目前我国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面还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构,各级行政组织各自为政、低层次大量重复建设等问题不断出现,造成不少信息资源的浪费。
   (2)、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
   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还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提升公共资源管理的系统各要素的整体水平。公共资源管理过程是由信息、人、载体和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发达国家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上的投入是不遗余力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我国公共资源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许多领域管理技术相当落后,而且现有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的地区间差异导致了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加强公共资源管理水平,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和规范;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他们进行职责教育与技术培训;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包括信息管理的系统方法、系统工程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的网络技术、检索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是提高信息管理效率不可或缺的条件;加强信息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安全的防护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
   第二,建构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化的管理体制。随着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趋向多元化,这种涉及多方主体参与的管理活动其管理体制的建构也应多元化,即构建一个政府主导,第三部门辅助,企业积极参与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综合体系。
   第三,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公共信息资源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而政府是其最主要的制造者、拥有者和使用者,有义务公开其信息,社会公众有权利要求政府开放其信息。这首先是基于法理的要求,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知情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基本前提。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政府除了危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隐私权的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都应全面公开。要按照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应该公开的事项,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公开。
   第四,树立积极的服务理念。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体现在运用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于组织行政目标的实现和社会公众需求的过程中。目前对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还存在着“不平等服务”,是指对待不同用户在服务的态度、服务内容以及服务的时效性等方面给予不平等的信息服务;“强制服务”,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同时政府管理系统庞大复杂,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不可避免地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整齐划一的服务,无论是哪种层面的社会公众,无论其是否需要和认可,都会进行强制性的信息传递和灌输;“不对称服务”,即政府在不了解其他社会组织、或者企业和公众想法的情况下,按自己的臆断为公众确定服务方式、提供信息内容,例如要求在信息化基础十分薄弱的贫困地区开展公共信息的网上公开、在应对灾害、疫情等危机时的信息沟通不畅等。
   4、电子政务建设
   (1)、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点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因特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从对定义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子政务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即政府的两大职能——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
   第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流程电子化。
   第三,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2)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电子政务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因特网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多中心,而不是一个中心;开放式,资源共享;既允许差异又允许统一。其服务本质上是通过快速的信息交流、信息获取和资源共享等途径实现。政府的平台和政府的服务在某种意义上与因特网的本质特征相关,通过因特网来行使政府的功能,这两者能够结合到一起。
   第二,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又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国外“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开始向交互性和因特网方向发展。
   第三,政府的大力倡导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主观条件。发达国家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普遍与政府改革紧密地结合。近20年来,发达国家普遍进行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运动。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放松政府对社会、市场的管制;削减名目繁多的规制,简化政府管理的行政流程;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将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更多地发挥非政府组织或民间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裁减机构和人员,削减财政开支;将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功能分离,加强对政府的绩效评估,提高政府管理透明度等。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发达国家不仅高度重视政府治理的变革,更加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把巩固改革成果与推动政府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收到了显著效果。
   (3)、电子政务的内容及其功能
   ①电子政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外又有不同的内容规范,根据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业绩评价系统等。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服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等。
   ②电子政务的功能
   从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电子政务主要有以下几大功能:
   第一,实行电子政务,有利于简化行政环节和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在传统方式下处理行政事务,需要层层审批,通过很多部门最后到达职能部门,办理结果反馈有需要一定周期,在这些环节中群众费时费力,有些事情没等解决就已经过了时效。实行电子政务,公众可以用交互式的方式,直接将要求、意见和建议反映到有关职能部门。实行电子政务,政府提高了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预先将各种证明或文件电子化,建立起统一的信息资源库,提高办事效率。
   第二,实行电子政务,能够提高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的绩效水平,有利于廉政、勤政建设。政务信息公开的绩效体现在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实效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四个方面。实行电子政务,可以使更多的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公众可以直接了解政府工作进程和工作业绩,监督政府行政;同时,政府在制定政策、做出重大决策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网络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通过电子政务拓宽了各种公众参与渠道,不仅能够体现出参政议政的效果,同时能够评估政府是否能够保证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及时处理与反馈。
   第三,实行电子政务,改善了政府管理模式,从传统的集权管理向集散管理转变。目前我国政府管理的模式基本上是按区域、级别、职能划分,自成一体,相互之间信息沟通阻滞,无法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管理要求。实行电子政务后,传统的金字塔式瘦长型的组织结构将改变成扁平化的网络结构。借助网络,政府部门的上下级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能够畅通、迅速地进行双向传递。与建立在广泛民主形式下的集中管理的有机结合,因为网络使每个人享有同等的知情权和提请权,建立在广泛协同基础上的集散管理有助于推动社会的民主进程。
   (4)、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
   电子政务不是一个技术项目,而是一个引领变革的工程。电子政务的最终目标是构造一个信息时代的政务。因此,在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电子政务的重点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在于:在政府管理领域,普遍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有反应力的、开放的和服务导向的政府。发达国家在确定电子政务的目标时,把电子化服务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他们认为,在电子化政府战略中,如果没有为公民服务、以及运行效率衡量的目标,电子政务的发展就将是失败的。促进政府信息的公开、流通以及普及应用;支持政府政策制定和科学决策,以提高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决策能力;提升政府对公民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政府改革,提高政府效率。
   第二,加强政府有效监管能力。国家着手研究、制定政府信息公开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公开的标的、公开的方式、请求人、适用机关、例外条款、请求公开的处理程序、信息获取的费用以及救济制度作出明确的界定。制定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的知情权,便利人民监督政府施政,强化政府部门信息流通进而提高行政效能。
   第三,推动政府信息和通讯网络的发展。推动国家信息的基础结构(NTT)的发展,加速国家信息化的步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连结在一起,便整个社会被此分享信息;以互联网络为基础,建构政府信息服务骨干网络GSN,在骨干网络上提供电子窗口、电子目录、电子邮寄、电子新闻、电子民意箱等基本服务;发展和建设政府机关内部的局域网应用环境,提供各级政府人员建设和发展电子化政府的系统平台,作为取得政府信息化服务系统及信息设施等。
   第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行政服务的水准。政府信息化或电子化政府的基础在于政府业务的电子化,即改变传统的政府机关的办事方式和手段。传统的办事方法、公务处理及事务管理,皆可以用现代信息及通讯技术加以改变。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政府业务的电子化,应着重加强电子公文、电子邮寄、电子采购、电子法规、电子税务、电子工商管理以及电子公共事务等方面的建设。对于地方政府,特别是最接近居民大众的基层组织,应更多地强调开展服务。
   第五,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化组织和协调运作机制。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使用者,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政府信息能力的集中体现。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有效使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利用的程度,以满足公众对政府管理和政府服务日益攀升的需求,从而提高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国家应设立政府信息化运作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统一领导、规划、协调全国政府信息化的工作;地方政府设立承担政府信息化职能的机构;积极研究与探索政府信息化实施的新机制。
   第六,加强公务员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公务员的信息素质以及应用能力的高低,是政府信息化能否落实的关键。适应政府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每一位公务员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以及应用能力处理政府公务以为民众服务之外,也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到来,依其专业性质和业务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网络应用的相关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公务人员。将信息和网络能力作为考试、录取以及培训的内容之一;加强对政府机关的管理者进行信息管理培训,以利于政府信息化的拓展;整合政府、学校各种资源(培训机关),配合政府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开展信息化的教育和训练。
   第七,加速政府的业务流程再造。电子政务推行的初衷是促进政府行政与服务效率的提升,电子政务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府上网工程,而是一个引领变革的系统工程。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在改进政府对企业和居民服务的同时,必须对政府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对政府的结构进行重组,在电子手段的帮助之下简化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居民的互动,降低而不是增加政府业务运行的成本。只有将政府业务流程彻底改造,与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以及配套的政策法规进行有机组合,共同推动,才有可能达到变革和改造现有政府形态的目的。

   第八,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首先,应健全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据有关专家估计,信息网络上的安全问题80%以上是由于制度不健全引发的,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和规范管理是加强信息安全保密的必要手段。其次,建立安全认证中心,保证信息传输安全,对不同的应用网络采用逻辑隔离和物理隔离。最后,建立网络安全紧急反应及处理机制,协调政府机关处理信息安全管理事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政府内部信息网络系统的监控。

第四节 自然资源管理
   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自然资源不仅在数量上是有限的,而且地区间的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通常,为了减少或消除这种差异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一定范围内,自然资源在开发、使用等方面必然要求公共部门的合理配置与协调。
   1、自然资源管理时代主题
   (1)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生存发展产生经济价值、增益造福的那部分自然环境的总和,也可以说是能被人们开发利用的那部分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这也是其作为公共资源的本质。主要体现在,首先是自然资源作为公共资源具有公共性,其所有权不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部分成员和全体成员所有。它同时存在多个使用者,每一个使用者不存在竞争性,具有公共性质。其次是自然资源作为公共资源具有不可分性、整体性。这就决定公共资源如受到破坏,将影响到公共资源的整体价值。三是自然资源作为公共资源,其价值具有社会性和间接性。评价公共资源价值不仅偏重于其经济价值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偏重于对其公共资源的社会价值的评价。四是自然资源作为公共资源具有一定的外部性。一旦公共资源遭到破坏时,对其它使用者来说会产生一种额外支出。五是自然资源作为公共资源,在使用上还具有非排他性,一个使用者使用公共资源应该不会引起另一个使用者的效用的减少。
   (2)自然资源管理
   自然资源管理就是社会公共部门运用政策制度、科学技术、社会经济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等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使用、保护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促进其合理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可见,自然资源的管理具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广泛性。其管理的地域范围涉及凡是有资源的各个地方,包括空间、地表、地下所有天然存在的各类资源。
   二是紧迫性。当今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调,环境污染严重,全球面临着资源危机,已经危及全人类的生存,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也说明了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合理性。
   三是艰巨性。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与生态失衡,都是长时期累积的结果,几十年、上百年不易恢复。因此,我们所面临着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是十分艰巨的,一定要抓紧此项工作,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四是复杂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资源情况复杂多样,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管理的认识也是千差万别,这都会给公共部门对自然资源实施管理带来不便。
   2、西方国家自然管理的模式和成功经验
   (1)国外自然资源管理模式
   由于资源条件的不同、各国管理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自然资源的管理模式上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国家。学者总结国外经验,将自然资源的管理模式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
   ①集中管理模式
   就是将土地、矿产、森林、海洋等主要资源由中央政府的一个部门统一综合、协调管理,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这些国家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有个渐进的过程。最初,人类对自然的索取非常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平衡被逐渐打破,必须要对某些短缺资源的使用加以控制,实行集中管理;资源的开发在这类国家占有重要地位,涉及出口创汇、就业、稳定经济等方面,资源管理部门特别受到政府重视,能够集中多方面力量协调各种关系;这种管理模式下,国有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处置权基本一致;另外,社会组织的健全和市场化水平较高也是这类国家的共同特点。
   ②相对集中管理模式
   相对集中管理模式是指土地、矿产、海洋、森林、水等主要资源由中央政府部委以下的二级机构管理或少数专门的部委管理,以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较为典型。如法国的经济、财政和工业部统一管理能源和矿产,土地由税务总局的地产管理局管理,海洋资源规海洋国务秘书处集中管理。
   这类国家资源缺乏,由于工业高度发达,各种资源需求强度较大,因而对各种资源的国外供应依赖程度逐渐增强。为保证国民生活质量,政府部门必须组织强有力的机构加强对外交往,最大限度满足国内各方面需要。如日本的综合资源能源调查会,是应经济产业大臣的咨询要求,对确保能源以及矿产资源的稳定有序供给,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政策进行调查审议。该类协调机构熟悉企业和世界同类企业的情况,会对政府政策的制定产生直接影响,起到桥梁作用。
   ③分散管理模式
   分散管理是将土地、矿产、海洋、森林、水等主要资源分别由中央政府的多个部门管理。巴西、智利、墨西哥和印度属于这类管理模式,以印度较为典型。
   这些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资源较丰富,具备向工业化高级阶段迈进的基础。同时资源开发在本国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对各种资源的消耗均表现较突出,资源开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较大。政府在资源开发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由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起步状态,各类组织机构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尤其是生产组织还在向竞争性的市场化迈进过程,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引导甚至是主导的作用一时还难以退出舞台,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是必须的手段。同时综合协调机构作用也很大,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上面列举的巴西、智利等国都设有综合协调委员会,各种委员会是保证本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协调机构。
   (2)国外自然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经历了工业化发展的资源急剧消耗,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学者们对国外许多国家的资源管理状况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出国外自然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资源的管理机构和职能趋向综合。
   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是当前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之一。所谓综合管理,是指以整体的自然资源为管理对象,依据不同门类自然资源的共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一体化的综合运行机制,将不同门类的资源统一管理。这种资源的综合管理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而是构成各资源管理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掣肘的牵制关系,机构合并后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管理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第二,自然资源的管理职能向产业管理延伸。
   所谓“产业”,本来意义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有时也专指工业。后来随着“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则推而广之,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等的企业或组织。自然资源及以其为依托的产业是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产业管理的角度,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法律、制度、政策层面的宏观管理和产权、市场和价值的微观管理。
   第三,自然资源管理日趋与生态一体化耦合。
   20世纪以来,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相应地在资源管理上,世界各国强调在加强对资源的资产属性管理的同时,开始逐渐注重协调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且,在管理上两方面表现出综合的趋势。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的日趋耦合,首先体现在资源管理观念和理念的转变。先后经历了从可持续发展,到理性发展,再到生态安全战略以及循环经济,这些理念几乎无一不与资源的生态问题紧密相连。随着人类社会对资源认识程度的加深,从“狭义的资源观”到资源的“产业观”、 资源的“生态观”以及资源的“全球观”的演化,各国政府对资源的管理先后经历了一个从数量管理到质量管理再到顺序开发及至生态管理的发展路径。
   第四,自然资源管理手段与方式日趋优化。
   资源调查是资源管理的基础,许多国家成立了专门的调查机构,加强资源综合调查与综合评价;同时凭借自然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推进资源综合管理的实现,世界各国的管理机构都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构建自然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许多国家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优化资源配置,进行综合规划与整治,考虑资源的自然条件,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政策措施的整体观点,对其加以综合利用、开发、维护,并使产业获得适当的配置,以提高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
   第五,自然资源管理观念越发理性。
   在西方国家的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理性发展、生态安全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理性发展强调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强调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分配过程中应该长远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资源开发保护领域的具体应用,也是解决当前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最优方略。
   第六,自然资源管理的制度保证。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资源法系逐渐得到确立,并与产业法系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融合,同时,各国逐渐确立了资源法系在民法中的地位,已经与民法、商法、行政法、环境法和产业法等各种法律得到了有机的融合。立法管理在许多国家都是国土资源与产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3、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路径选择
   公共部门开展自然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结合我国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今后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1)自然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安排的缺陷以及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客观要求,使我国必须尽快对自然资源管理制度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主要包括:
   ①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新
   产权不明晰和产权配置不适当被认为是资源耗竭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应依据市场经济发展对经济体制转变提出的客观要求,修改和完善有关法律,重点是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制度。体现出在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结构上表现为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以国家所有制为主体、以集体所有制为补充;明确国有自然资源由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统一行使所有权职能;明确国有自然资源属于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的国家所有制是国有资产制度的一种实现形式;完善自然资源的有偿占有制度, 在制度上充分体现自然资源所有权的经济权益;实现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经济手段为主转变的国有自然资源产权转让机制。通过对产权制度的创新安排与完善,可以突出体现自然资源所有权管理和集中统一管理,管理过程中重视经济手段的作用,能够促进国有自然资源的产权流动性;在明确了国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界限与相互关系的前提下,使国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在制度上既得到充分保证,增强资源的约束,又可以防止国有资源资产的大量流失,保证资源的配置效率。
   ②自然资源使用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受到的约束较少,对自然资源无偿开发和利用,导致自然资源的重采重用而轻保护、轻管理,并使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差。通过使自然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资源的有偿占有制决定资源的有偿使用制;提高资源使用成本,改变资源使用的零成本或低成本状况;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规范化的委托代理关系;改变生产增长方式,实行低消耗、高产出的集约型生产增长方式;明确职能分工,划分资源的所有者、管理者以及使用者各自的责、权、利界限,使所有者和管理者对使用者的监督约束的力度增强;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用行政指令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实行自然资源的有偿开发利用制度,可有效地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起来,并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③资源产业发展制度创新
   为了适应世界资源产业发展大趋势,我国资源产业发展制度应着力加强资源产业管理体制建设,组建资源产业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地制定出符合世界资源市场发展趋势的资源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与规划;通过对资源市场的科学研究,构建有效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这种机制下,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资源产业效率;出台有效管理资源产业的技术经济政策;加快发展生态环保产业等。制度是经济发展的保证,可以说,资源产业发展制度创新既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产业自身的稳定发展,又能解决资源的再生产和永续利用的出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的发展。
   ④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与监督问责制度创新
   自然资源的管理涉及到一系列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以及新的运营方式下整体协调的问题。国家或地方需要健全和完善管理公共资源的相关法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操作细则;有关立法机构制定管理公共资源的行为宗旨和规范,确定公共资源管理的法律框架,使各项活动有法可依,并努力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自然资源管理的评估评价体系;对资源的管理过程所涉及到的部门、组织、责任人员实行评估评价制度及问责制度,对自然资源管理的目的、计划以及管理过程 (包括公共资源的分配、开发、管理以及评估等的结果进行评价以及责任问责;建立对自然资源的评估和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对自然资源管理行为的评估,这种评估的主体应该由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组成。通过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与监督问责制度创新,加强监督机制,也就是减少了公共资源被滥用的可能性,提高公共资源的正确使用率,减少行政成本,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自然资源管理的治理模式创新
   面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困境,长期以来许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难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例如如何有效地对资源进行管理,如何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控制“搭便车”的行为,如何实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促进社会整体利益或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等等。选择有效的自然资源公共治理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路径:
   ①政府集权的治理模式
   政府是公共资源管理的重要主体 ,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政府运用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对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实施控制,对各种滥用公共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罚,强化对公共资源的保护;建立完善的公共资源保护体系;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制度来引导和激励全社会参与公共资源的保护,推进公民的治理合作等。
   ②市场机制的治理模式
   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所说:在本质上,经济学是对稀缺资源产权的研究。一个社会中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对使用资源权利的安排。在产权经济学看来,市场交换是分配财富的最有效的机构,也是资源分配的最有效途径。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和供给物品,是由于其中的“看不见的手”对市场中的各种行为主体起到的利益激励与约束作用。自然资源市场机制的治理模式主要是运用市场的价格变化、供求关系与竞争法则等来管理公共资源,最终达到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③自然资源的社区治理模式
   自然资源的传统政府治理与市场机制治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在双重失灵的情况下 ,以奥斯特罗姆夫妇为代表的制度分析学派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许多社区的人们能够凭借既不同于国家也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些资源系统成功地实行适度治理。社区本身是人们长期合作的产物,从公共资源治理的角度,社区内的公共资源使用者之间通过对公共资源的使用促进了相互认同与合作,增进彼此间的承诺、信任与社会资本,从而有效地治理公共资源,避免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现象。
   ④自然资源的网络治理模式
   自然资源的网络治理就是指为了增进公共利益,实现公共资源的永续利用,由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以及公民个人等众多主体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网络上的各个结点彼此合作、共同行动、相互协调,完成共同管理公共资源的目的。网络的构成是相互选择的结果,本身基于彼此信任、互惠与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其他治理模式相比,公共资源的网络治理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它克服了市场模式在某些领域的无奈,是建立在一种管理主体的相互依赖关系中,通过彼此的沟通与信息交流,能够弥补公共资源治理中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从而减少公共资源治理的不确定性。其次,它又避免了传统政府治理的命令等级和科层链接,建立的是一种基于共同准则的相互协作关系,不是正式的权威关系。
   以上的各种治理模式都有其优越性,但又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政府介入自然资源的管理会造成管理成本大、管理效率低;信息不全、决策时滞;在管理过程中,官僚会尽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并且追求预算的最大化,致使公共资源无法达到最优化配置。
   市场机制的治理模式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自然资源管理。事实上,对于那些涉及的范围过大,产权界定非常困难的公共资源,例如环境、空气和水等,由于它们无法解决公共资源的外部效应等问题,而且,它所涉及的消费者人数众多,难以形成一致性同意契约。因此,在自然资源治理中,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
   从理论上讲,社区虽然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比政府治理及市场模式更容易使人们达成合作,但社区治理的方式也不是自然资源管理的万能钥匙,其适应的条件比较严格。如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指出的,适合这种治理方式的资源必须:是可再生的;是相当稀缺的;资源使用者能够相互伤害,但参与者不可能从外部来伤害其他人。因此,只有奥斯特罗姆定义的公共池塘资源,如农业灌溉系统、渔场和水利等才主要是适合社区治理模式的资源类型。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见,自然资源的治理模式都各有利弊,有其所适用的特定范围。在选择我国自然资源的治理模式时主要应该依据资源本身的特性,以及具体的组织环境和制度规范,在不同情况下,综合应用不同的治理模式,才能实现对公共资源的有效治理,促进公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自然资源管理的理念创新
   ①战略管理理念
   “战略管理”最早出现在军事活动中,之后广泛运用于各类组织管理领域。当今的时代,由于资源与市场的有限,世界市场的争夺以及世界市场一体化,造成市场竞争激烈,环境恶化,因此,在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站在一定高度,审时度势,全面地分析管理对象的资源禀赋、所处内外环境状况,制定出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避免现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短视、盲目、被动地应对等现象,保证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资源供给的优势地位。
   ②理性发展理念
   资源利用既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也涉及国家生态安全,不仅涉及当代人的利益,也涉及后代人的福利。理性发展追求资源利用和配置的动态优化,资源管理的目的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适度和次优标准可能更适用于当前的实际情况。理性发展强调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强调在资源开发利用和分配过程中考虑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福利,是当前人类在管理和解决所共同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核心理念。
   ③生态循环理念
   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仅仅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果,而是经济循环和生态循环的综合作用结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生态平衡是经济平衡的客观基础,只有生态平衡下的经济平衡,才是社会经济效益最优的平衡。不能再把生产发展建立在贪婪地索取自然资源、大量地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使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强度开采和超负荷的状态。形成以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为基本目标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理念。自然资源管理必须把握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发展战略,既不是把生态凌驾于经济之上,也不是把生态至于经济之下,而是两者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相推动发展,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中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在科学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中促进经济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研视点】周宏春: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李江在云南省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领导讲话
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管理
我国正在步入政府数字化运营新阶段
电子政务的下一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