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以说,有些人做豆粕盈利是注定的(下)

来源:一德菁英汇

作者: 引一汪活水

豆粕供应情况对价格的影响

1.大豆供应量

豆粕作为大豆加工的副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豆粕的供应量,正常情况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豆粕供应量的增加。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块,一是国产大豆,二是进口大豆。我国的东北及黄淮地区是大豆的主产区,近几年,在进口大豆的步步进逼之下,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开始持续萎缩 ,2016年中国大豆产量比2015年明显减少。大豆的播种、鼓粒和收割阶段的天气状况也将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收割阶段的连续降雨将增加机器收割的操作难度,影响最终产量和作物质量。

2.大豆价格

大豆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豆粕生产的成本,近几年,我国许多大型压榨企业选择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进口大豆价格对我国豆粕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国际市场对国内豆粕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3.豆粕产量

豆粕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大豆加工能力等因素。一般来讲,豆粕产量与豆粕价格之间存在反向关系,豆粕产量越大,价格相对较低;相反,豆粕产量减少,豆粕价格则上涨。

压榨利润也会影响到豆粕的产量。当压榨利润增大时,大豆压榨企业将积极增加未来的大豆压榨,扩大大豆进口量,导致未来的豆粕产量增加;压榨利润缩小,甚至压榨利润亏损时,大豆压榨企业一般会缩减大豆压榨量,豆粕产量缩减。

近十年国内豆粕产量(千吨)及增长率

4.豆粕库存

豆粕库存是构成总产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则价格上涨,供应充裕则价格下降。

当企业豆油库存较高时,表明近期油脂类消费不旺,在豆粕需求相对较好的前提下,油厂可以考虑提高豆粕销售价格来弥补豆油销售的亏损。反之,当油厂豆油库存较低,豆粕库存较高时,油厂将采取提高豆油销售价格的方式,弥补企业豆粕销售的亏损。但当企业油粕库存双高时,通常是商品销售全面萎缩,或短期价格上涨,需求不能有效消化,此时企业可以考虑降低开工率,以减少产量的方式消化剩余库存。因此说库存对价格的影响是个动态指标,分析油粕库存对价格影响应视具体情况来定。

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豆粕具有不易保存的特点,储存时间较短。在南方,豆粕的储存时间一般为3~4个月,而在北方可储存8个月左右,从而使豆粕在现货市场上周转很快,贸易商都希望在短期内完成交易。一旦储存时间过长,豆粕质量发生变化,厂家只能降价销售。豆粕储存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一旦出现集中供货的情况,豆粕的区域性价格就会立即下跌。例如,进口豆粕集中到货,会影响进口口岸周边地区的供求关系,导致豆粕价格下跌。豆粕储存时间短,一方面促进了豆粕的市场流动,另一方面也造成豆粕价格波动频繁。

豆粕消费情况对价格的影响

我国是豆粕消费大国,近几年,豆粕消费保持了13%以上的年增长速度。豆粕在饲料业中家禽的使用量占52%,所以牲畜、家禽价格的影响直接构成对饲料需求的影响。正常情况下,牲畜、家禽的价格与豆粕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统计显示,90%以上的豆粕消费是用于各类饲料,所以饲料行业景气度状况对豆粕需求的影响非常明显。

豆粕需求还要考虑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国家的需求变化,亚洲国家的消费者食用禽肉、猪肉较多,养殖业、饲料业比较发达,对豆粕的需求量较大。亚洲国家的经济景气状况对豆粕的需求有较大的影响,经济不景气,亚洲地区的进口量就少;经济复苏、增长,豆粕进口量就会增加。

近十年国内豆粕供给量及消费量(千吨)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还有: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者偏好,替代品的供求,人口变动,商品结构变化及其它非价格因素等。

相关及替代商品对豆粕价格的影响

1.豆粕与大豆、豆油的比价关系

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每1吨大豆可以压榨出大约0.18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粕的价格与大豆的价格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每年大豆的产量都会影响到豆粕的价格,大豆丰收则豆粕价跌,大豆欠收则豆粕就会涨价。同时,豆油与豆粕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豆油价好,豆粕就会价跌,豆油滞销,豆粕产量就将减少,豆粕价格将上涨。大豆压榨效益是决定豆粕供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油脂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会停产,从而减少豆粕的市场供应量。

2.豆粕替代品价格的影响

除了大豆、豆油等相关商品对豆粕价格影响外,棉籽粕、花生粕、菜粕等豆粕的替代品对豆粕价格也有一定影响,如果豆粕价格高企,饲料企业往往会考虑增加使用菜粕等替代品,因而菜籽粕、棉粕、杂粕价格与豆粕价格呈负相关关系。

由于我国蛋白质饲料来源主要以豆粕、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葵粕等为主,因此当以上商品间价格差值明显低于历史水平,或替代效应较高时,替代现象就常有发生,即如果豆粕价格高企,饲料企业往往会考虑增加使用菜粕等替代品。

豆粕与菜粕的需求情况

豆粕价格变化的季节性因素

通常11月份大豆收获后的几个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旺季,4~8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淡季,而豆粕的需求一般从3月份开始到10月份逐步转旺,在此期间,豆粕的价格波动会很大。

国内养殖业消费周期主要集中在传统节日,历年春节前后、正月十五及大型集中节假日都是肉类产品的集中消费阶段。消费主体主要是餐饮行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消费比例提高,尤其是国内餐饮行业的快速扩张,国内肉类消费比重迅速增加,豆粕需求集中放大。

相关政策对豆粕价格的影响

国家的农业政策往往会影响到农民播种的选择。如国家通过调整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农民加大对大豆的播种,从而直接增加了国产大豆产量;国家鼓励饲料行业及养殖业的发展直接扩大了对豆粕的需求等。2008年美国政府适时推出生物能源计划,力图通过大豆玉米豆油等生物产品转化成能源,打开了农产品大幅上涨的价格空间。

国家进出口政策的改变对于我国豆粕进出口总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国内方面,政策影响主要表现为大豆进出口政策及国产大豆的压榨补贴和大豆原料的最低保护价格收购政策;对豆粕进出口关税进行调整,都会对我国豆粕的进出口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近日,中国商务部表示自2017年1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DDGS)征收反倾销税,这也将对国内豆粕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禽流感、疯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继发生以及出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政策。这些新食品政策的实施,对养殖业及豆粕的需求影响都是非常直接的。

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近几年,豆粕进出口贸易非常活跃,进口豆粕占国内消费量越来越大,国际市场豆粕价格(特别是CBOT豆粕期货合约交易价格)已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目前饲料用豆粕的质量标准执行国标GB10380-89。进口豆粕的品质均一性好,进口豆粕按国标定级后,一般除粗纤维指标只能符合国标三级标准外,其它指标都能达到国标二级以上要求。由于运输时间长,进口豆粕的新鲜度一般比国产豆粕的差,赖氨酸等指标比国产豆粕稍低一些,因此,在现货贸易中,进口豆粕的价格比国产豆粕要低一些。由于进口豆粕到货量大且比较集中(一般每船3至5万吨),所以,每次货船进港都会造成短暂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当地豆粕价格也会随之下跌。

我国豆粕基差定价简介

我国传统豆粕现货销售以“一口价”为主,也就是在合同签订时就规定好销售价格。在未来市场走势存在较大的上涨预期中,油厂将会面临机会成本增加的风险。而在未来市场走势存在较大的下跌预期中,饲料厂不愿意采购大量的豆粕,这对于油厂的销售形成了冲击。尤其是近年来市场中出现较大的波动,传统的“一口价”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基差定价模式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如火如荼地走进了大豆压榨业、广大代理商和饲料厂的视野。

发展历程:

2004年开始,金光油脂进行的买卖双方对各自头寸都进行保值,点价时通过期转现交易平仓。

2006年,嘉吉与路易达孚开始了油厂入市对合同头寸进行保值,点价时,油厂在买方指定价位进行头寸了结的尝试。

2008年前后,植之元开始基差定价的试点

2013年,广东地区,嘉吉、东凌等油厂又开始推行豆粕基差定价。

2014年,国内大部分油厂使用豆粕基差定价,锁定利润操作。

什么是基差

说到基差定价,首先要知道何为基差。所谓基差,就是商品的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传统理解的话,基差主要反映了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之间的运输成本和持有成本。单纯从定义来看,基差反映的是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加和,理应期货价格大于现货价格。但是在实际上看,基差的意义并非如此。比如农产品,基差还反映了不同作物年度的生产情况,市场中的供需结构等等。

1. 国内即期市场是一口价模式为主导的现货市场,企业如果通过基差定价模式进行即期销售,那么“即期基差与期货价格之和要小于等于现货价格”才能够被市场接受。因此,基差的大小,主要受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影响,基差基本上就是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差。

2. 对于远期市场而言,不是缺乏权威性的现货价格就是没有现货价格。以豆粕市场为例:2013年12月下旬,对于代理商和饲料厂而言,可以接受的远期一口价预售合同平均为1~2个月,对于2014年6月、7月、8月提货或是更远的合同,代理商和饲料厂则轻易不敢以一口价模式敲定价格。因此远期市场并没有,可以用来与期货价格进行比较,来衡量基差大小的现货价格。因此,既然没有现货价格,那么基差等于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的定义就不能成立。

基差是连接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纽带,是未来远期市场现货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差可以实现期货市场为现货市场定价。

基差如何敲定

进行基差定价的企业会非常关注盘面利润:油粕值=豆油期货价格×出油率+豆粕期货价格×出粕率,盘面利润=油粕值-进口大豆成本盘面利润-加工费+豆油基差×出油率+豆粕基差×出粕率=0。

通过上述关系,企业可以测算出在边际贡献为零的情况下豆粕基差的理论值,企业还会考虑以下因素来对基差大小进行调整:

第一,即期利润。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即期利润向好,多数是在行情上涨或者现货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发生,在此种情况下买家购买意愿积极,因此企业在进行远期基差预售时倾向于扩大基差。

第二,期货价格走势。卖出套保价格与基差之和,是企业基差定价的销售价格。因此,如果期货价格走高,企业则趋向于调低基差报价,如果期货价格走低,企业则趋向于调高基差报价。

第三,市场的接受程度。要想通过基差定价实现豆粕销售,企业还要考虑买家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将基差报到200元/吨、300元/吨、400元/吨,甚至更高的水平,但如果无人问津,企业要么不卖,要么调低基差。因此,如果终端对基差定价热情不高,企业就会考虑适当调低基差,如果终端对基差定价采购十分积极,企业就有可能适当上调基差。

第四,市场供求状况。大型的大豆压榨集团,都会有专人追踪大豆船期表、企业大豆豆粕豆油库存、企业开机率等关键的行业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的表间关系,推算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范围内豆油豆粕的供给程度。如果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豆粕供应趋紧,企业就会考虑调高基差,如果预期充裕,则会适当下调基差。

基差定价对卖家的好处

1.提前实现销售锁定远期市场

在基差定价模式开展之前,中国大豆压榨行业主要有即期一口价和远期预售两种销售模式。远期预售帮助大豆压榨企业提前实现了销售,但因为远期预售合同定价模式也是一口价定价模式,因此,合同一旦签订买方就会面临跌价亏损风险。所以买方一般不敢订立期限过远的预售合同,一般也就是提前1~2个月。而大豆压榨企业的大豆采购却早在半年前甚至一年前就开始了,因此企业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定价模式,来实现期限更远的产品销售。

通过基差定价,大豆压榨企业将豆粕价格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只占价格很少一部分的基差,另一部分是占价格绝大部分的期货价格。合同签订时买卖双方只敲定了基差,占价格绝大部分的期货价格在买方平仓时才确定。这大大降低了买方的价格风险,因此,买家敢于签订半年甚至更久基差定价合同。

与此同时,大豆压榨企业实现了与采购同步的产品销售步伐,提前锁定了市场。而未进行基差定价的企业,要在半年甚至更久之后才能进行产品销售,在不知不觉中市场就已被基差定价的企业抢走。

2.以时间换空间(利润)

大豆压榨行业是一个产能严重过剩、压榨利润微薄、变现周期长的行业。企业如果单纯依靠先进口、再生产、后变现的模式经营,多数情况下是不赚钱甚至亏钱的。但如果长期跟踪盘面压榨利润,就会发现一年中总有几次压榨利润为正的机会出现。通过基差定价,企业可以在这段时间提前进行销售,从而锁定部分远期产品的利润。

3.以期货为纽带实现供产销联动

企业可以在部分大豆采购成本确定后就通过基差定价销售豆粕;也可以通过追踪盘面利润,一旦利润为正,便通知进口部采购大豆、销售部销售产品,而且每吨通过基差定价销售的豆粕,企业都必须对其进行卖出套保,能够降低企业的风险敞口比例。从而将企业的大豆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风险规避有效地联动起来。

4.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进口大豆价格一旦确立,企业就要面临采购成本和套保成本两方面的支出。传统的一口价格销售模式,需要在产品销售后才能够回笼资金,在此之前企业要自己承担全部费用。通过基差定价模式进行销售,一旦签订基差定价合同,买家就要支付给卖家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

基差定价对买家的好处

1.锁定货权

大豆压榨行业每隔一段时间总是会出现豆粕或者豆油供应紧张的状况,此时无论是代理商还是饲料厂都曾经历过一货难求的窘状。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大豆压榨企业大豆采购船期安排不平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涨跌,买家追涨杀跌而极度扩张或极度压缩库存,从而使得买家不能够常年建立稳定库存的结果。

在一口价定价模式下,采购远期合同买家会面临大幅度的价格波动风险,因此买家轻易不敢签订远期合同来建立稳定库存。但通过基差定价,买家在签订合同时,只是敲定了不到货物价格10%的基差,大大降低了价格波动风险。因此,买家敢于和大豆压榨企业通过基差定价的模式签订远期合同,从而使买家能够常年建立稳定的安全库存,避免一货难求的窘状。

2.减少价格波动风险

通过基差定价,由于签订合同时只是敲定了占到价格很小比例的基差,基差通常只有200~300元/吨,甚至更低,与一段时间内豆粕价格100~200元/吨甚至更大的波动相比,基差的价格波动也就是几十元。这大大降低了买家远期采购的价格波动风险。

下面举个真实的例子: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前,天津一段姓代理商和路易达孚天津工厂签订了基差定价合同。随后美国爆发经济危机,CBOT豆类期价一路下跌,带动国内豆油、豆粕期现货价格一泻千里。在此期间,一口价模式签订合同囤货的代理商纷纷产生巨额亏损,有的甚至一蹶不振。但该段姓代理商签订的是基差定价合同,90%以上的价格待定,因此没有产生囤货亏损,而且因为期货价格下跌幅度明显大于现货下跌幅度,该代理商“基差+期货价格”的结算价要明显低于提货时现货价格,不但没有产生亏损,反而产生了盈利。

3.更多的价格选择空间

一口价采购模式下,企业通常每日会进行两次豆粕报价,这意味着买家每日只有两次价格选择机会。通过基差定价模式采购豆粕,买家可以拥有更多的价格选择空间:即使在签订基差合同当日买家就进行买入平仓,由于在交易时间内期货价格每时每刻都在波动,而且豆粕合约每日波动几十点是经常出现的情况,因此基差定价买家的价格选择空间明显要大于一口价的价格选择空间;一般情况在基差定价模式下,买家从签订合同到提货都有几个月的时间差。在几个月的时间范围内,豆粕期货价格波动起伏的空间就更大了,因此买家可以拥有更多的价格选择空间。

如何进行基差定价

1.基本操作流程

对于买家而言,通过5步操作基本上就能完成基差定价合同的采购:

第一步,卖家报基差,买家询基差;

第二步,买卖双方签订豆粕基差定价采购合同;

第三步,买家按照合同约定缴纳履约保证金;

第四步,买方点价。对于未点价部分如果买家想先提货后点价,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比例支付溢价货款,也就是先提货后点价;

第五步,对于先点价后提货的买家而言就是结清货款、提货,对于先提货后点价的买家而言,就是结清货款。

2.注意事项

(1)基差大小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反向市场,那么基差大小在200元/吨左右较为合理;如果是正向市场,企业如果能给出0基差或者负基差,那么比较有订货优势;

(2)买入平仓结算时间和提货时间的掌握

越早的买入平仓确定采购价格,就意味着距离提货的时间越长,这期间可能会面临跌价风险。因此,在分析期货价格走势的同时,要掌握好点价的时间和节奏;

(3)积累期货经验避免赌徒心态

每经过一波大的行情波动,总会有一些代理商因追求高额利润而大量压库、最终产生亏损、从此在业内消失的情况发生。基差定价模式下,最终的采购价格多数由期货买入平仓价位决定,如果豆粕代理商或饲料厂还是按照一口价模式的经营思路,在距离提货日期尚远的情况下,认为期货价位合适就一次性结价,那么可能同样会产生大量亏损。

因此,运用基差定价一方面要了解期货,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还要把握好心态。

3.基差定价操作

前阶段进行基差定价企业推出的基差定价合约有1月合约、5月合约、9月合约。对于基差定价而言,价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差,另外一部分是期货价格。因此,基差越小意味着价格越合适,一般情况下基差会占到整体价格的5%~10%。

举例说明:假设当前为3月份,1月和9月合约对应的基差从180~260元/吨不等,5月合约基差较大,在300~500元/吨之间。当300元/吨以下的基差是较为合适时,建议选择基差在200元/吨左右的合约月份进行基差定价:

(1)1月合约由于已经进入交割月,这里就不谈了;

(2)5月合约基差多数在300~500元/吨,基差较高。如果购买5月基差,意味着后期买家要在点价结算价位基础上再加上300~500元/吨,才是最终的采购价格,风险较大,建议不要进行操作;

(3)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9月合约而言,基差为260~300元/吨,目前大多数基差定价合同提货月份是6月、7月和8月。相对于点价时间,200元/吨左右的远期基差是合理的。

因此,代理商或者饲料厂可以按照平均库存水平,安排一部分远期基差定价合同,确保远期豆粕库存。

如何进行基差点价

基差定价合同签订后,基差大小就已经确定了,期货价格就成了决定最终采购价格的惟一未知因素,而且期货价格一般要占到整体价格的90%以上。因此,点价成了基差买家最关心的因素,那么如何进行点价呢?

1. 接近提货月点价。接近提货月点价,期货价格与基差之和能够较为接近当时的现货价格,买家风险较小;

2. 分批次多次点价。在提货前分批次逢期价回落点价,这样最终的期货点价加权平均价,就会处于这个阶段期货价格运行通道的平均水平,能够有效地防止期货点价处于较高价位;

3. 测算利润点价。对于饲料企业而言,可以根据期货价格与基差之和测算在这个采购成本下,企业的利润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利润大于等于零,或者企业预计的什么样一个水平,饲料企业就进行产品预售,同时进行豆粕点价平仓;

4. 买卖基差不理会期价。对于代理商而言,可以在基差上加上几十个点,之后将基差合同转卖给饲料厂等其他买家,这样稳赚中间利润,还能锁定远期市场,期货价格涨跌风险都与之无关。

基差定价发展趋势

1.从市场的“决定性”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之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两字之差,彰显出中国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场化”导向的坚决态度。

期货是市场化的产物,三中全会将市场定性为“决定性”作用,在市场朝向决定性作用迈进的同时,期货市场必然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从2012年开始期货新品种大爆发似的上市速度就可以印证这一点———从白银期货、菜油、菜粕,再到铁矿石期货、焦煤期货、国债期货、鸡蛋期货、粳稻期货、两板期货。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必将促进基差定价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从大豆压榨业应用程度看

大豆是我国入世后最早对外开放的农产品,作为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的大豆压榨业,是中国受国际市场影响最重的农产品加工业。经历过2004年大豆风波、2008年经济危机、2011年欧债危机、南美北美连续减产等一系列大的事件引发的期货价格大起大落的行情,运用期货套期保值的观念和行为已经深入大豆压榨行业的每一个企业。对期货的熟练应用能力,说明大豆压榨企业具备了基差定价的能力。

3.从快鱼吃慢鱼的产业历程看

在大豆压榨企业时常面临“涨价期间代理商和饲料厂扩张库存,企业100%开机仍不能满足需求;跌价期间代理商和饲料厂极度压缩库存,企业顺价销售依旧胀库停机”的局面下,大豆压榨企业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有效帮助代理商和饲料厂规避跌价风险、从而长期稳定出货的定价模式。在既拥有能力、又迫切需求、还有学习范例的背景下,大豆压榨企业大力推广基差定价的决心不言而喻,这必将促进基差定价的快速发展。

当前基差定价已经展现出了她的魅力:率先实行基差定价的大豆压榨企业会更早更多地积累基差数据、基差定价经验,更会提前占领客户,占领产品销售市场;率先采用基差定价购入豆粕的代理商和饲料厂,一方面降低了跌价风险,另一方面积累了经验,也更好地维护了和大豆压榨企业的关系。

如果经过若干年发展,依旧以一口价为主要定价模式的大豆压榨企业,必然会受到来自于基差定价大豆压榨企业的强有力竞争,很有可能会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对于不采用基差定价模式采购货物的饲料厂和代理商,因为面临巨大的价格风险,很可能在几轮价格波动后被洗牌出局,也可能会面临在基差定价为主导的定价模式下,通过即期一口价订货会无货可采从而不得不转行的结局。

豆粕期权交易规则解读

投资者适当性标准

期权的保证金制度解读

保证金制度是在豆粕期货期权交易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保证金制度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期权交易的杠杆作用,投资者不需要支付合约价值的全额资金便可获得全部收益。

豆粕期货合约的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买卖双方均需缴纳保证金。交易保证金实行分级管理,随着期货合约交割期的临近和持仓量的增加,交易所将逐步提高交易保证金比例。

而在期权交易中合约买方无需交纳交易保证金,支付保证金的仅为合约卖方。因此期权也被称为“买方风险有限,收益无限;卖方风险无限,收益有限”的金融衍生品。

保证金既不属于买方,也不属于交易所,它仍然归于卖方,但卖方却不能自由支配。如果卖方平仓期权或买方放弃行权,从而期权合约解除,那么保证金就会解冻,转变为卖方的可用资金。由于豆粕期货期权保证金计算相对复杂,下面我们用实例说明豆粕期货期权卖方的交易保证金是如何得出的。

假如某企业觉得当月豆粕需求旺盛可能会上涨,于是决定卖出一份M1609-P-3000看跌期权。假设该合约当日结算价为108.4点,豆粕1609期货合约当日收盘价为3003点。卖方需要向交易所支付3471.4元保证金,即每手看跌期权交易保证金=MAX[期权合约当日结算价×期权合约对应的期货交易单位+标的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1/2)×期权虚值额,期权合约当日结算价×期权合约对应的期货交易单位+(1/2)×标的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其中,看跌期权虚值额为MAX(标的期货合约结算价-期权合约行权价格,0)×交易单位。

如果该企业想卖出一份看涨期权,涨期权虚值额的计算为方式为MAX(期权合约行权价格-标的期货合约结算价,0)×交易单位。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卖出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影响保证金的三个核心要素为标的期货合约价值、期权虚值额和期权合约价值。因此,在卖出期权合约时,投资者需要考虑到保证金因素,及时补充账户资金。

豆粕期权的应用

1.期货与期权套保比较

期货套保和期权套保各有利弊。如果对后期价格走势的预判把握很大,可以直接考虑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如果对后期走势有大致方向,但担心可能的不利价格变动,可以考虑利用期权工具进行套保。

(1)期货套保

优点:现货价格向不利方向变动时,可以通过期货弥补。

缺点:当期货价格向不利方向变动时,存在续交保证金的压力。

(2)期权套保

优点:最大成本已经锁定,无需缴纳更多保证金;在保值的同时,保留了进一步获利的空间。

缺点:当标的价格向有利于现货或期货端的方向变动时,依然损失权利金。

(3)期权套保效果

示例1,合约:M1701-C-2900(大商所豆粕仿真期权,看涨期权,标的M1701,执行价格2900,最后交易日2016年12月7日)

某饲料生产厂计划12月采购豆粕,担心大豆供应紧张局面在12月中旬前难缓解,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进行套保操作。我们比较期货套保和期权套保的效果。

示例2,合约:M1705-P-2900(大商所豆粕仿真期权,看跌期权,标的M1705,执行价格2900,最后交易日2017年4月11日)

某经销商在11月签订了一批豆粕采购订单,担心后期豆粕销售价格下跌,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进行套保操作。我们比较期货套保和期权套保的效果。

综合对比上述两个套保案例,期货套保和期权套保各有利弊。如果对后期价格走势的预判把握很大,可以直接考虑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如果对后期走势有大致方向,但担心可能的不利价格变动,可以考虑利用期权工具进行套保。

2.价差套利

在期权操作中,根据对标的价格走势的预判,既可以针对标的价格走势的方向进行套利操作,也可以根据标的价格的波动性进行套利操作。

(1)牛市价差套利

如果预计2017年一季度南美存在天气风险,不利于大豆生长及收获,利多美豆走势,从而预期连豆粕价格走高,则可以买入执行价格为K1的看涨期权;同时,为了减少权利金投入,或者认为连豆粕价格难以向上突破某一个价格阻力位,则可以卖出执行价格为K2的看涨期权,组成一个价差套利策略。

(2)熊市价差套利

如果预计2017年一季度南美大豆丰产压力压制美豆价格,进而预期连豆粕价格有下跌可能,则可以买入执行价格为K2的看跌期权;同时,为了减少权利金支出,或者认为连豆粕价格难以向下突破某一个价格阻力位,则可以卖出执行价格为K1的看涨期权,组成一个价差套利策略。

3.波动率套利

(1)买入跨式套利和买入宽跨市套利

如果预计USDA公布全球油籽供需预测报告期间,连豆粕价格会出现大的波动,但方向难以确定,则可以以执行价格K买入看涨和看跌期权,组成买入跨式套利策略。

如果认为买入跨式套利策略的权利金成本过高,则可以以执行价格K1买入看跌期权,以执行价格K2买入看涨期权,组成买入宽跨式套利策略。

需要指出的是,买入跨式策略成本较高;买入宽跨市策略虽然成本降低,但收益也降低。

(2)卖出跨式套利和卖出宽跨市套利

如果预计连豆粕价格震荡运行,上下方均难以突破阻力位,则可以以执行价格K卖出看涨和看跌期权,组成卖出跨式套利策略。

如果认为连豆粕的波动区间相对较大,同时避免行情的一些非理性波动,则可以以执行价格K1卖出看跌期权,以执行价格K2卖出看涨期权,组成卖出宽跨式套利策略。

需要指出的是,卖出跨式策略权利金收入高,但风险大;卖出宽跨市策略虽然权利金收入降低,但风险也降低。

(3)其他组合套利策略

利用期权的四个基本投资策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组合成不同的组合策略,并不限于我们在专题报告中提到的这些策略。

4.期权操作风险

利用期权进行套利操作,也存在一些风险或不利情况:

(1)组合的策略越多,则交易过程中的手续费支出越多。

(2)由于大商所的豆粕期权是美式期权,在期权到期前买方可以随时行权,卖方随时有被行权的可能。因此,对于持有空头头寸的套利交易者,如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被行权,则套利计划将被打乱。

由于案例中的期权价格取自大商所期权仿真交易,与实际交易的价格可能存在出入,会造成最终结果的差异。因此,后期豆粕期权上市后,我们还需要对期权的实际价格走势及市场变化进行跟踪。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平台:引一汪活水 ,ID:puokebaiji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和讯期货除发布期货市场行情评述、行业要点解读等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差交易:油脂企业&饲料企业购销模式变局
中国买家囤积大豆遭海外对冲基金伏击
菜粕压榨企业引入“期货价格+基差”定价模式
粮师益油
为什么基差对期货市场的分析尤为重要
期货套利有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