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破资产配置的思想边界

普通人要想实现财务自由,就要在前半辈子拼命工作赚钱,尽可能运用这些辛苦取得的主动收入去积累资产,然后在后半辈子用这些资产所产生的被动收入去覆盖生活成本。

普通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资金都是极其有限的,而资产的概念又非常宽泛,任何能够产生现金流入的资产都可以称之为资产,那么这就涉及到如何把有限的资金进行最优配置,保证风控和收益的最佳平衡。

除非你是巴菲特,拥有巨额的保险浮存金可以运用,否则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的资金都是有限的,如何选择投资标的,如何进行最优配置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事实上,即便是巴菲特也首先是一个资产配置方面的大师,其次才是一个股票二级市场的优秀玩家。

因此就算我们和巴菲特一样,能够取得一个高达23%左右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这辈子也不可能取得巴菲特那个级别的财富……

巴菲特对于在什么时间,利用什么样的资金,投向什么类型的资产,等等关乎资产配置的大框架上的思考极其深入。

那这么说,普通人岂不是单股满仓穿越牛熊就好,一只股票就消耗完了所有的资金,去谈论资产配置岂不是毫无意义?

确实,越是深入垂直的内容,通用性越差。但是抽象为哲学的层次,却可以类比迁移到不同的领域。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门学科,最终都可以回归到哲学的高度,因为哲学是一切科学的起源。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个垂直领域钻研到极致的深度再去跨界做多元化的拓展会更容易的原因。

世界上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一个领域的经验很多时候可以迁移到另一个领域并调整适用,这就好像一道数学题目抽象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拿去解决一类题。

资产配置也一样,资产配置的思路,实际上并不限于配置在股票,甚至不拘于投资领域

资产配置决策是一个只有投资视野很旷阔的人才会常常遇到,并且思考的问题。

没什么资金又年轻的时候,投资操作往往是激进的,常常是单股满仓甚至杠杆跨越牛熊,一方面是因为没什么钱买不起多少股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往往怀抱着迅速崛起甚至一夜暴富的心理,也算是符合年轻人活力激进的气质。

但随着投资视野的逐渐扩大,你会发现能够作出比较的东西越来越多,心仪的股票越来越多,甚至从股票拓展到其他投资品种诸如可转债,新股,分级基金等等,同时无法作出比较的投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多。

另外资产配置其实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需要一定的资金体量的,因为资产配置的本质是风险控制,如果一只或者少数几只股票就可以消耗你的资金,去讨论资产配置毫无意义,这个时候趁着年轻去高风险市场博取不加杠杆的高收益比如投资神创板的小盘成长股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这样看起来在钱少的时候好像确实没必要去考虑资产配置,但是重复说过很多次,与其说理财投资是一种致富的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思维,一种精神。学习理财,学习基金定投和股票之后,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影响不是基金账户里攒的小几千,也不是股票账户里的股票,而是头脑里的思维和观念,是我对于这个经济世界运行规律的把握和看法,是我对于人生的自由和价值的意义的思辨,是逐渐养成的关注财经和商业的习惯。这种东西也许还看不见什么明显的效果,但是我深信这是一个区分度,也是一个在持续关注之后可以带来深远影响的东西,最起码可以填充知识框架,完善世界观的架构吧。

学会从大的格局来看待问题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虽然年轻人可能没有什么资金,但是仍然需要塑造正确的投资观念,大格局和大视野下的观念,这么说看起来有些形而上假大空,但是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很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师和普通人的区别,往往不在于专业的技巧,而在于眼界高低和格局的大小。总是从小微的角度看问题,容易陷入死胡同,如果能够跳出框架俯瞰世界,迟早会帮助你赢得更大的财富。

我在学习证券投资的时候,并没有一开始就去学财务分析投资技巧等细枝末节的东西,而是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反反复复读了近百本讨论投资理念的经典著作,研究格雷厄姆巴菲特林奇等人的一些经典投资案例,形成了一个大框架。虽然我朋友一直说我学得东西太笼统,但我至今仍然相信,这是区分我和其他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的沟壑,也是我在投资领域赖以思考和发展的土壤。

很喜欢长江商学院的一条校训——取势、明道、优术。也就是说做事先看大趋势,然后确定方向,再从具体的方面去执行。我一直觉得,选择比努力重要,在错误的方向上奔跑就如同南辕北辙,花时间去思考好方向,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惜绝大多数人都不曾仔细地观察过这个世界,不曾思考过人生,终其一生忙忙碌碌却不知去向何方。

势和道的层面最难学,细枝末节的技巧都是容易的,先框架,再骨肉,百战归来再读书。势、道就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内力,往往需要耗费数十年的修炼才有小成,可是一旦内功得成,剑技何愁。

所以,资产配置这个名字不重要,它的概念和限制因素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把投资的思维深化和外延,运用到整个人生的哲学框架里。

比如一个没什么经济基础的年轻人,到底需不需要理财。这个其实也可以用资产配置的思维来回答,无非就是一个时间配比的问题。

既有工作又有资产性收入毫无疑问比单靠工资性收入好,在工作的同时也很有必要学一些理财投资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填充你认知世界的框架,还可以带来实际的金钱效益。

没钱才要理财,不懂就去学,只不过在没什么钱的时候,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提升工作技能上,顺手投点钱攒个经验,等到有余钱的时候可以慢慢把重心转移,逐渐进入财产性收入大于工资性收入的境界。

比如我自己,决心依靠商业写作和理财投资打造被动收入,创建自己的管道,实现财务自由。那么除了主职,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研究商业写作和理财投资这两件事情。我知道自己不是牛逼的人,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看不见成果,可是只要坚持去做,三五年之后,多少有些效果。重要的是,我做这件事情是利用闲暇的时间,是本职工作之外的时间,所以即使失败了也没什么影响,何况写作这么一件事情,坚持三五年,总有些拿得出手的东西吧。

说到底,就是在工资性收入大于财产性收入的时候主要专注于提升工作技能,在财产性收入高于工资性收入的时候专注投资,其实就是在考量时间和效益最大的情况下的配比问题,这也是资产配置的范畴。

也就是说,比起单纯地了解资产配置的概念,学会把这种思维深化和拓展,运用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虽然资金体量小但还是有必要学习资产配置的另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养成风控和资产配置的习惯非常重要,因为习惯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现在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特别是社会中相对基层的年轻人,所感受到的来自社会,工作,主要是钱的压力是很大的。毕竟房价这么高,工作又那么辛苦和压抑,人在财务方面特别特别迷茫并且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单股满仓穿越牛熊甚至加杠杆。结果一不小心碰到像15年6月份的股灾就容易爆仓亏损全军覆没。

一个人在缺乏资金的时候在股市里攒经验,如果养成了赚快钱的心态,抱着如此心态追逐热点,习惯了孤注一掷,那么等到他有余钱投资之后,很难改变这种心态和习惯,一旦遭遇黑天鹅,就是灭顶之灾。

—END—

投资,就是一项智力游戏,金钱只是计算胜负的分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嗯,你们要的投资理念和交易方法,在这里了
大卫·史文森教我的事
好文分享:你没学到的巴菲特隐藏版智慧:揭开70%之谜!
196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基金投资品种不应过度分散
sosme论巴菲特和“中国的巴菲特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