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1章 PADS功能使用技巧(8)
三五、遗留项目的原理图与PCB不同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相信读者都会将最终完成项目进行的原理图与PCB同步,这当然是项目设计与管理中的理想状态,但很不幸的是,总会有一些工程师不愿意因为设计的一点点修改,而进行修改原理图、生成网络表、同步的繁琐操作,而是直接在PADS Layout中的ECO模式中进行PCB修改。
乍看起来好像问题不大,只要项目负责人能够理得清楚就行了,但如果多次更改之后就会显示比较混乱了。更严重的,如果该项目负责人一旦离职,接手该项目工作的工程师就会对其中的变更比较迷惑,再不幸,如果要新工程师对该PCB进行升级操作,那么直接用上述方法进行同步是行不通的,因为旧的原理图与PCB本身就是不同步,因此首先需要将旧文档进行同步工作。
从项目维护的角度来看,合理的项目开发文档应该是规范的,且不会因为团队中某成员的因素(如离职)而受到影响,而始终坚持将原理图与PCB同步将会最大程度地降低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成本。
我们现在要维护的项目,就是之前由工程师负责开发与维护的严重不同步的原理图与PCB文件,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它们两者之间修改成同步(亦即完全一致)。实际上该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layout.rep文件的实际应用,目的并不是为了维护该文件而维护,而是通过这个维护项目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layout.rep文件的作用,因为本书其它章节也会用到这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用PADS Layout将原理图与PCB进行对比,这样会生成一个layout.rep文件,这里面包含了所有关系两者差异化的信息:
为更好地理解layout.rep文件,我们不会(也不需要)给出原理图与PCB的原文档,直接阅读layout.rep的内容即可推断出原理图与PCB差别在哪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都是将以PCB作为标准去修改原理图(也就是说,在维护两者同步时,PCB文件是完全不可以修改的,因为PCB文件可能已经生产批量了,只能以PCB为基准修改原理图使两者完全一致),因为PCB文件才是量产出来的成品。这里我们也使用这种原则。
从上节可以看到,Layout.rep描述了很多关于两个文件不同地方的信息,它们包括元件、网络、交换的引脚、引脚名、未连接的引脚及属性差异,这里我们以元件与网络的差异为例讲解如何阅读该文件,因为大多数时候,这里出现的问题最多,而如果把该部分的处理思路整理清楚,其它部分的基本思路也是大体一致的。
下面我们以表格的方式详细解读layout.rep文件中出内容。注意左侧栏为旧设计文件(此处为PCB),右侧栏为新设计文件(此处为原理图)。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信息所代表的差异性内容我们只需要一小部分就可以判断,而另有一些则需要参看更多的部分才能确定两个文件之间区别的真正原因。正因为如此,我们将不会逐个分开讲解三部分(即Part Differences、Net Differences、Unmatched Net Pins)所代表的含义,而是以一些小小的案例进行综合描述,这样更能保证这些知识的实用性。
Num
Item
PCB
SCH
1
PART  DIFFERENCES
C1   C0603
C9   C0603
原理图中元件C9位号与PCB中元件C1位号不一致→将原理图中的位号C9改为C1
2
PART  DIFFERENCES
C1   C0603
C1   C0402
原理图中元件C1的封装与PCB中不一致→将原理图中位号C1的封装改为C0603
UNMATCHED  NET PINS
5V      C1.2
5V       C1.1
GND       C1.1
GND       C1.2
PCB与SCH中,网络5V与GND分别交叉连接C1.1与C1.2,说明C1元件的引脚在原理图中被反向连接了→将原理图中的元件C1的两个引脚调换过来重新连接
3
PART  DIFFERENCES
C8   C0402
C2   C0402
C2   C0805
C8   C0805
PCB与SCH中,位号元件C2与C8对应关系交错,说明位号C2与C8被错误标注→将原理图中的两个位号C2与C8对调重命名
NET  DIFFERENCES
5V
5V_22966442
UNMATCHED  NET PINS
5V   C1.2
5V  C1.2
从上面可以看出,网络名有差异,查看一下原理图,也并未发现有什么不妥之,但是UNMATCHED NET PINS一行为什么也报告了这一行信息呢?仔细检验一下,发现网络5V_22966442 为第二页原理图中标注为5V的网络,但由于没有分页符(OrCAD中是Off-page Connector),所以在生成网络表时,第二页原理图中的网络5V被自动修改成了5V_22966442→在第二页原理图中为5V添加分页符,使其在电气上真正实现连接
4
PART  DIFFERENCES
C1  C0603
C3  C0603
C1  C0603
C3   C0603
NET  DIFFERENCES
5V
5VD
UNMATCHED  NET PINS
3_3V   C3.2
3_3V   C1.2
5V   5V.1   C1.2
5V   5V.1
GND  C3.1   C1.1
5VD   C3.2
GND  C3.1   C1.1
这次错误牵涉地方较多,将其全部浏览一下,发现NET DIFFERENCES只有一行,可以从此入手将其先改正过来→将原理图中的网络5VD重命名为5V,再进行对比,可得如下结果
PART  DIFFERENCES
C1  C0603
C3  C0603
C3  C0603
C1  C0603
这种情况与第一种类似,很明显可以出,原理图与PCB中的位号C1与C3恰好反了→将原理图中的位号C1与C3调换过来过来即可。这个例子主要告诉读者,有很多错误是连锁反应的,可以看到,我们并没有对UNMATCHED NET PINS所示的那么多错误进行任何更改,因为它是由上述所引起的,如果首先从UNMATCHED NET PINS栏入手去修改原理图,将会非常困难,这有赖于读者在以后学习与工作中细细体会。
三六、如何编辑板框(或其它对象)?
在一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由于突发原因,结构很有可能会进行相关地修改,对于修改很大的场合自然是重新导入最新的结构,再进行板框的描绘。但是对于板框修改很小时,这种办法似乎就很笨了,因为有些结构是很复杂的,描绘完整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复杂的结构是闭合曲线的话,导入进来就可以直接设置为Board Outline,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描板框操作),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已有的板框上更改就可以了。原始板框如下所示
比如由于结构的变动,需要将板框改成如下图所示,即在板框的缺口中添加一个突出点。
这时我们可以按如下所示进行操作。
(1)执行【右击】→【SelectBoardOutline】后,按图所示的单击板框线段的靠右点,执行【右击】→【Split】,表示我们需要进行该线段的分离操作,这时应如下图所示。要注意的是,选择的点靠近左边或右边出现的斜线段会稍有不同,但后续的方法是一样的。
(2)我们再次如图所示进行分离操作,如下图所示。
(3)完成后有点类似图所示的板框了,但宽度有点不对,我们分别这两段线,右击后,执行Move拉到合适位置,即可,这时的板框就已经修改完毕了。
三七、为何导入到PADS Layout中的结构文件被缩小了?
很多读者在导入结构文件时,频繁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导入到PCB文件中的结构图被缩小了(通常是39.37倍),其原因即为两者(结构文件与PCB文件)的单位不一致所导致。解决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将原来DXF文件中的结构图复制到一个新的DXF文件,再导入即可。另外,也有一些问题是无法导入,这通常是DXF格式不兼容所导致的。
三八、为何对直角进行Pull Arc时,两个相关边框都被推成弧?
有时候用户使用Pull Arc将直角推成圆角时,发现整个两个边都推起来了,如下图所示:
这种情况通常是直角两个边相对倒角值 的比例不够大,可以将两个边的线宽减小(比如1mil),执行Pull Arc后再改回来
之所以设置为1mil,是因为该倒角比较小,当板框的宽度与倒角的大小可以相比拟时,在进行下一步骤的倒角时可能会出现倒角范围扩大的错误现象,因此把板框线设置成较细,才能进行较小的圆弧倒角,而对于大角度的倒角就不需要这样做,读者若将板框画得较大,也不会出现该现象。
三九、对齐元件推荐的常用方法?
PCB中的元件在布局时要求尽量做到整齐,这样会使得PCB外观很简洁漂亮,大多数用户可能会用到如下操作方法。
选择需要进行对齐的多个元件后,执行【右击】→【Align...】即可弹出下图的所示的元件对齐对话框,该对话框包括6种对齐方法,均以最后选择的那个元件作为基准进行对齐操作,
如下图二与图三都是图一所示的原始状态中的进行对齐后的状态,所不同的是,图二是第①个元件为最后选择的对象,而图三为第②个元件为最后选择的对象。
如果没有选择DRC(设计规则检查),自动对齐元件不能保证元件之间应用的不安全间距,这时设计得可用Nudge(交互推挤)来保证元件之间应用的最小间距。如果设计规则检查(DRC)设置在警状态,或自动对齐过程中出现设计规则错误,则不能正确执行对齐操作,并会在状态窗口中出现错误信息。
上述对齐操作虽然很方便,但会带来一些小问题,即元件坐标可能出现的小数的状况,尽管这对于PCB本身而言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并不推荐经常使用该操作。
有些工程师布局的时候把栅格设置很小,比如1mil,然后用Align功能对齐,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设计习惯,这也是个自由的国家-_-!!
笔者在进行PCB设计时,很少用到过Align功能执行对齐操作(除少数在PCB上分布距离较远,且需要对齐的对象,就算这种情况,也比较常用坐标对齐),基本是用修改栅格的方式移动元件来取代对齐操作,这样在移动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对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CB设计时常用软件工具
PADS9.5安装失败
Pads如何消除铺铜 po
PADS Layout进行PCB布局的方法
PADS Layout导出PCB的gerber文件
如何将Cadence的原理图和PCB转成PAD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