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洱茶的来源

 三国时期,“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 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话史。“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武侯就是诸葛亮· 孔明先生,相传他在公元二二五年南征,到了现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的南糯山。然而当地兄弟民族之一的基诺族,深信武侯值茶树为事实,并世代相传,祀诸 葛孔明先生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唐朝 咸丰三年(公元 862 年)樊绰出使云南。在他所著的《蛮书》卷七中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菽姜桂和烹而饮之。这就证明了唐代时期已经生产茶叶。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银生城产的茶叶,应该是普洱茶的祖宗。所以 ,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 宋朝 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中国茶叶的兴盛,除了中华民族以饮茶为风尚外。更重要的因为“茶马市场”以茶叶易换西蕃之马,对西藏的商业交易,开拓了对西域商业往来的容景。 元朝 在整体中国茶文化传承的起伏转折过程中。是个平淡的一个朝代。可是对普洱茶文化来说,元朝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光景。因为云南的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也是最原始茶种的茶箐制成的。所以中国茶的历史,就等于是普洱茶的历史。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也被叫做“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明朝 万历年间(公元 1620 ),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蔗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 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蜂拥的驮马商旅,将云南地区编织为最亮丽光彩的历史画面。 清朝 时普洱茶脱胎换骨,变为枝头凤凰,不但广受海内外人们喜爱,更成为倍受宫廷宠爱的贡茶,为最光彩而鼎盛的时代。


    传说,乾隆年间(1736—1795)普洱地区的濮家茶庄将没有完全晒干的毛茶压饼、装驮进贡。到了京城发现,原本绿色泛白的茶饼变成了褐色。护送茶叶进京的茶庄少主人因为贡茶面目全非,甚至想到要了断生命,但却在无意间发现茶的味道变得又香又甜,茶色也红浓明亮。这些茶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并赐名普洱茶。据史料记载,早在清初(1659年),清政府便将普洱茶正式列入贡茶案册,清代宫廷也一直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传统。据《普洱府志》记载,普洱府当时会馆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中外茶商接踵摩肩,是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商贸重镇。

    

                      上图为普洱生饼

20世纪60年代,北京故宫的茶库里存放着清宫没有吃完用完的普洱茶贡茶数吨,当时已保存了150多年。2004年,由著名作家鲁迅的遗孀许广平珍藏的清宫普洱茶,在北京广东大厦拍卖,其中一块(约3克),拍出1.2万元(约合1451美元)。专家将藏品中的散块普洱茶用开水冲泡,茶块很快融开,茶汤呈褐泛红色,茶香陈厚,经数次冲泡后茶块全部融化。收藏普洱茶成了一种新的时尚。但是,贮藏普洱茶一般要求有专门的贮藏室、严格的温度、湿度控制、室内通风、每隔3个月翻动茶叶一次、并用紫外线灯消毒贮藏室等,这些条件,一般茶叶爱好者很难做到。

      

                     上图为普洱熟坨

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上图为普洱茶古树


1800多年前,云南茶叶大量销往西藏,茶马古道,由此产生。

  清雍正皇帝于1726年,派满清大臣鄂尔泰出任云南总督,设普洱府治,控制普洱茶的购销权利 ,与此同时,选用最好的普洱茶进贡清朝皇帝。从此,普洱茶有了189年的贡茶历史。


  普洱贡茶是八色茶品,有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瓶装芽茶、散茶,蕊茶、散茶、匣装茶膏共八种。

  其中最有名的叫“女儿茶”《红楼梦》中贾宝玉特别鼓欢普洱女儿茶。女儿茶是四两重紧茶。传说:作为贡茶的女儿茶,是由西双版纳六大茶山的茶园中的少数民族未婚处女采摘,瑶族、布朗族、爱伲族、基诺族等。采茶时先将摘的茶芽放入少女的怀中,然后才放入竹篓中。

  明末清初,直至同治年间,是普洱茶最繁盛时期。每年可收购茶叶万担之多(每担合150斤),主要行销四川、西藏、贵州及云南各地,由于茶叶丰盛,茶叶好,中外驰名,茶商早在六大茶山的象明倚邦设立茶号。宣统末年,尚存庆丰和、庆丰益、元昌、恒盛等四个茶庄。由他们将茶叶运往昆明,下关,分销各地,不仅如此,每年春、夏两季,云南、四川等地汉族,藏族商人赶着马邦云集于此,购买茶叶。当地茶农也定每年的清明节后为“茶会天”,届时,各人客商纷纷赶来,和茶农互相进行物质交流,场面极为热闹。

  光绪末年,地方治安混乱,盗匪四起,进贡皇帝的贡茶,在昆明一带被土匪抢劫一空,由于交通不便,茶商无法将茶叶运销外地,茶叶经营无销路。茶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不得已茶农将茶树砍下变种茶为种粮来维持生活。当时地方病疫流行,又无钱无药医治,茶农死亡不计其数。茶园被砍伐开耕农用,或被野火烧尽,十分令人痛心。

  1914年,内陆茶客又渐渐的进入六大茶山,又将普洱茶经营起来,运至泰国莱州销售。由于茶叶需求量的增加,又在倚邦增加了不少新茶庄:园信公、惠民茶庄、升义祥、鸣昌号等等。

  当时要将茶叶运至勐莱,赶牛的约要一个月的路程。牛马邦全靠思茅、江城、红河、元江等地雇来驮运,途中没有村寨,野外露营住宿,由于野兽经常出没,马邦队中都配有枪支。



          上图为运茶马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洱茶贡茶记
云南西双版纳首次为客商办理普洱茶原产地公证
茶王树,究竟是利益的别名还是品质的象征?
2016云南头春名山古树普洱田野调查报告
刚刚!普洱茶被指原产地造假成风,普遍使用禁用农药!真相竟是这样!
如画茶山,茶人向您展现鲜为人知的茶山内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